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松芝 《求索》2012,(2):242-244
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并精心策划的一场有重大战略预谋的侵略战争。战后日本强迫清政府完全按其意图所签署的《中日马关条约》,是其发动甲午战争的动机与目的的真实表述,揭示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真实原因,即进行领土扩张、谋取霸权地位以及缓和国内的经济及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2.
谭建川 《思想战线》2004,30(5):103-105
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安川寿之辅在2000年和2003年分别发表了研究福泽谕吉的两部作品。在这两部著作中,他始终站在批判的角度,对福泽谕吉的亚洲观和国内政治观等各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探讨。这两部著作在日本反响很大,是近年来福泽谕吉研究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3.
走进甲午,是为了更好地跳出甲午;殇思国耻,是为了屈辱历史不再重演。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争的失败,在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和耻辱的同时,也彻底打破了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激发起对民族现状和未来的深切忧虑,一部分知识精英开始重新思考国家出路与民族命运。自此以后,通过与西方民族国家之间的持续互动,中国人的"民族"观念有了巨大飞跃,开始将自身从"帝国"或"天下"的思维模式中逐渐想象和改造成为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由此而发轫的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取代传统中国的族类思想和"天下"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甲午战争成为促成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5.
在甲午战争中被视为中国近代海军图腾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成为中国海军历史上的一大恨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进程的一次严重挫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益崛起的中国并没有淡忘这场影响深远的战争,一直以来,举国上下深刻检思并纷呈强国之策,彰显了无数爱国和有识之士的拳拳赤诚。  相似文献   

6.
甲午战争的爆发绝不是一个孤立、偶然的事件,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充分的历史事实表明,这场战争是日本近代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必然产物,是日本帝国主义一次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侵略行动。  相似文献   

7.
1894年甲午战败,不仅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进而确认了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对"体—用"关系认知指导思想的破产,也对战后东亚乃至整个世界格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延续至今。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史鉴的功能也正在于此。习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认真反思甲午战争爆发及战败之原因,对理解这一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意义尤殊。本栏约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就甲午战争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发表见解,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与共鸣。  相似文献   

8.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置国内外的反对声浪于不顾,执意多次参拜了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此举遭到包括中国在内的、曾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亚洲国家广大民众的强烈抗议和谴责.那么,靖国神社是个什么所在呢?除了二战战犯外,靖国神社还供奉着哪些坏蛋呢?  相似文献   

9.
甲午战争是日本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也是列强为扩大各自在华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俄国对日本发动战争的立场由明确反对转向暗中支持,英国的态度则由暧昧变为怂恿,战后俄、法、德三国联合干涉还辽,美国利用单独调停中日和谈的机会偏袒日本,并在处理"日本间谍案"的过程中袒护日本的战争行为。《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东亚传统的朝贡体系和宗藩关系最终瓦解,中国加速沦为列强瓜分的对象;日本则迅速崛起,企图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国际新秩序,并开始了半个世纪的对外侵略扩张。  相似文献   

10.
1894年甲午战败,不仅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进而确认了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对"体—用"关系认知指导思想的破产,也对战后东亚乃至整个世界格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延续至今。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史鉴的功能也正在于此。习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认真反思甲午战争爆发及战败之原因,对理解这一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意义尤殊。本栏约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就甲午战争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发表见解,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与共鸣。  相似文献   

11.
在殇思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回顾这场战争清军在大连的溃败,特别是日军旅顺大屠杀所犯下的反人类罪行,时刻警示我们永矢不忘,自强复兴,圆梦中华。  相似文献   

12.
在殇思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回顾这场战争清军在大连的溃败,特别是日军旅顺大屠杀所犯下的反人类罪行,时刻警示我们永矢不忘,自强复兴,圆梦中华。  相似文献   

13.
在殇思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回顾这场战争清军在大连的溃败,特别是日军旅顺大屠杀所犯下的反人类罪行,时刻警示我们永矢不忘,自强复兴,圆梦中华。  相似文献   

14.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十分重视对华谍报工作,不仅在华设立了东洋学馆、汉口乐善堂、日清贸易研究所等机构进行人才培养,更是以各种方式派出大批间谍奔赴中国各地全面系统地搜集情报.其活动中心主要集中在辽东半岛、渤海湾沿岸和上海等地.有关上述地区的军事情报,尤其是北洋舰队的情报成为关注焦点.这些情报不仅直接影响了日本对华战争的战略决策,更在某种程度上确保了日本海军、陆军以及陆海协同作战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正THE year 2014 is a Jiawu Year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h i n e s e sexagenary cycle.This tradi tional method of numbering days and years adopted by many Asian countries through history no longer has any significance in modern calen drical matters.But it is still relevan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strology and fortune telling.It was during the Jiawu Year 120 years ago that the Sino-Japanese War broke out.Known in China as the Jiawu War,it com pletely reversed the national status o China and Japan,and led to a long term state of war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Nowadays,we see constan disputes and friction between China  相似文献   

16.
2014年,按照中国天干地支的记法是甲午年。一提到甲午,国人自然会想到120年前中日之间发生的那场激烈而又悲壮的战争。120年来,中国人从来没有忘记过这场战争。在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这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后果最重、教训最多的一次战争。  相似文献   

17.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历史的重要转折。从世界史视域下,甲午战争的性质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野蛮入侵;战争的过程是对两国现代化程度以及国家组织的全面考验;战争的结果则意味着东亚国际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而中国长久以来的封闭状态,造成其对工业革命的准备不足、接受不充分,以及中国在近代国际政治领域的幼稚性,是甲午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从表面看,“脱亚论”和“亚洲一体论”有很大不同,但其目标却惊人的一致,即都主张日本首先控制中国东北,进而统治整个中国和亚洲。这两种观点,不仅在日本民间很有市场,而且成为明治维新以后历届政府看待亚洲的基本态度,是其疯狂侵略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实行军国主义扩张政策的基本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9.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清军完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廷割地赔款为最终结局,泱泱大国何以至此?本文以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旅大地区战事为立足点,研究战时旅大守备清军在防务准备、兵力调动、将领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官兵心理素质和实战效果等多个方面的史料。历史告诉我们,清末官场的黑暗和腐败,是旅大战区军事失利、要塞失守的关键。文官贪财焉能治国,武官怕死焉能保疆,帝后厌战焉能安邦。  相似文献   

20.
王龙 《传承》2009,(9):44-46
1898年9月28日,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风雨如晦,杀气腾腾。戊戌变法失败了,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等"六君子"在这里引颈就戮。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就此落下苍凉的帷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