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晓阳 《理论学刊》2008,(2):103-105
红旗渠建设过程中,孕育并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红旗渠精神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有着重要作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这种现实意义概括起来就是:红旗渠精神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红旗渠精神鼓舞我们艰苦创业,鞭策我们求真务实,感召我们无私奉献,是引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面光辉旗帜;红旗渠精神集中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理念,反映了党员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良好风貌,展示了我们党依靠群众、广泛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鲜活教材.  相似文献   

2.
说起河南林州,很多人都会想到邡悬挂往半山腰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并由衷地赞叹这项灌溉工程修建者超人的精神和毅力。那么,红旗渠精神究竟是什么?身处新时期的我们应当从中汲取什么力量呢?参加省社科院党支部书记(扩大)班在林州培训活动期间,冒雨徒步红旗渠,笔者深深感到红旗渠精神至少蕴含着务实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等内容,这些内容对我们推动当前的工作具有昭示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红旗渠精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林州人民在修建红旗渠中形成、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丰富和发展的红旗渠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胡锦涛同志在视察红旗渠时指出:“红旗渠是一个典范,它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倡导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牢固坚持“两个务必”,全面贯彻落实“三个  相似文献   

4.
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新时代坚定不移地坚持红旗渠精神的实践品格,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实干有为、勇于担当。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趟过改革深水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正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入关键阶段,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笔者来到河南省林州市,现场学习、体验和感受红旗渠精神,还有幸在红旗渠干部学院见到了88岁高龄、林县县委原书记杨贵同志。一次次感同身受,一次次激动不已,大家被伟大的红旗渠精神震撼着、感动着。语言豪迈,重新安排林县河山。1954年,26岁的杨贵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当时的林县穷山林立,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红旗渠精神作为巨大的精神宝库,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从内在本质上讲,红旗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关于红旗渠,人们已做了许多文章。今日所以再提红旗渠,是因为林县新的“红旗渠”的故事打动了我。 80年代,林县实施了第二个“红旗渠工程”:13万建筑大军打入全国25个省市的250个大中城市,创收40亿元。在北京,不少  相似文献   

8.
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在党的领导下,河南林州(原林县)人民在生产力水平相当低的条件下,凭着自己的双手,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在这场气壮山河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这种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红旗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1995年,胡锦涛同志在视察红旗渠时指出:红旗渠是一个典范,它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可以说,红旗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  相似文献   

9.
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多层面、多角度挖掘红旗渠精神的新内涵,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从马克思民生观视角对红旗渠精神进行全新诠释,彰显红旗渠精神的民生意蕴:基本要义是对"现实的人"的关怀;核心内涵为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实现路径为革命的实践活动;价值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汲取蕴含其中的历史经验,砥砺奋进,开拓进取,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科学巧干,学习、领会、践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为了得到身心洗礼、精神升华和党性锻炼。在"三严三实"作风建设中,从导向性、渗透性、强度性三个方面发扬红旗渠精神,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成为砥砺广大党员奋发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多层面、多角度挖掘红旗渠精神的新内涵,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从马克思民生观视角对红旗渠精神进行全新诠释,彰显红旗渠精神的民生意蕴:基本要义是对"现实的人"的关怀;核心内涵为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实现路径为革命的实践活动;价值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闻有成 《党建》2004,(11):36-37
的象征;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红旗渠跨入了新时代。红旗渠精神依然像红旗渠水一样源远流长。林州人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描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山乡文明富裕的壮丽画卷。战太行金秋时节,在纪念红旗渠通水40周年之际,记者踏进红旗渠纪念馆,馆  相似文献   

13.
叶春涛 《学习论坛》2006,22(5):58-61
中原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红旗渠精神形成的文化底蕴,千百年来林县人民与干旱斗争的历程是红旗渠精神形成的历史渊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林县人民培养造就的革命精神是红旗渠精神形成前的酝酿,新中国成立后当家做主的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的豪情壮志与具体实践,是红旗渠精神形成的客观现实基础,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是红旗渠精神得以形成、发展的根本保证。红旗渠精神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红旗渠是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被国际友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的成功兴建,不仅展示了河南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而且体现了林县县委敢想善干的创业精神,以及破解全县长期干旱缺水难题的社会治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重温红旗渠的故事,总结其中诸多创造性的社会治理措施和经验,对新时代领导干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等等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领导干部要珍惜岗位,秉公用权,安身、安心、安业,多为老百姓造福。同时,他强调,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这些革命创业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结合我在林州市的督导工作体会和调研感悟,我认为,历经岁月积淀和风雨磨砺的红旗渠精神,是中国精神见诸实践的典范。红旗渠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对于党员干部在新的时期如何安身安心安业来讲,将是永远的精神丰碑。  相似文献   

16.
红旗渠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表现。红旗渠精神的传承有重要意义,却面临着传承的困境,通过拓宽理论研究、宣传教育、大众化传播等路径,实现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能更好地为四个全面战略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正>老一代的人,应该都记得河南林州红旗渠曾经书写的"世界奇迹"——上世纪60年代,林州(时称"林县")人苦干十年,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硬是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3月27日至28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河南调研时特地造访红旗渠,并强调要发扬"红旗渠精神",则让人关注起另一个细节:这项历时十年、投资近亿元的重大工程,不曾发现一起贪污和挪用修渠物资事件,没有一个  相似文献   

18.
杨震林 《党建》2023,(7):34-36
<正>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极端困难条件,以大无畏的气概引漳入林,历时近10年在太行山上建成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彻底解决了严重缺水的历史难题。红旗渠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而且留下了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考察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张立人 《世纪桥》2023,(3):94-96
林县人民群众在修渠过程中形成了“自立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修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觉悟提升的光辉典范。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内涵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深刻把握红旗渠精神内涵与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内在关联,才能使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伟大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红旗渠精神可以在中华民族精神中找到“基因”,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依然在延续。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与有效途径。因此,弘扬红旗渠精神与实现中国梦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本质上一致,逻辑上相通,二者具有双向互动关系,相互作用、相互推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红旗渠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弘扬红旗渠精神,让梦想插上精神的翅膀、能够为中国梦提供思想基础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