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政府、竞争对手和消费者内外合作,共同驱动制造业朝向服务化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程度整体水平较低,制造业服务化投入比率仍然不高,制造行业生产密度有待增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演进,知识要素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制造行业单纯强调生产和产品的技术改良、质量控制已经难以为继。为此,我国制造业亟待改变发展理念和模式,实施制造业服务化战略,从转变制造企业经营模式、生产组织模式入手实现"中国智造"。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政府、竞争对手和消费者内外合作,共同驱动制造业朝向服务化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程度整体水平较低,制造业服务化投入比率仍然不高,制造行业生产密度有待增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演进,知识要素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制造行业单纯强调生产和产品的技术改良、质量控制已经难以为继。为此,我国制造业亟待改变发展理念和模式,实施制造业服务化战略,从转变制造企业经营模式、生产组织模式入手实现“中国智造”。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促动制造业实现智能制造,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系统产品服务或一体化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创造多个全新的价值增值环节,获取全新竞争优势与更多财务收益。广东制造业应顺势而为,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广东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面临的问题体现为三方面:制造业服务化内在动力不足;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既面临专业知识储备匮乏,又面临资金技术相关人才的匮乏;广东制造业服务化缺乏外部支撑条件,体现为政策障碍较多。针对上述问题,广东省经信委等相关部门首先要向制造企业大力宣传服务型制造理念,相关部门应合力打造有利于广东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广东省科技厅、经信委等相关部门还应积极组织实施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科技专项行动,创建完善多个有利于制造业转型的专业服务平台,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领域的国际合作,并加快相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促动制造业实现智能制造,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系统产品服务或一体化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创造多个全新的价值增值环节,获取全新竞争优势与更多财务收益。广州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面临制造业服务化内在动力不足;专业知识储备匮乏,资金技术相关人才匮乏;缺乏外部支撑条件,政策障碍较多等问题。广州市工信委等相关部门首先要向制造企业大力宣传服务型制造理念,相关部门应合力打造有利于广州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工信委等相关部门还应积极组织实施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科技专项行动,创建完善多个有利于制造业转型的专业服务平台,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快相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产业融合逐渐成为传统产业增长的新引擎和发展的新动力源泉。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广东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融合促进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基于投入产出表构造了正向融合度和逆向融合度,分析目前广东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吸收带来的产业融合程度和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吸收带来的产业融合程度,并构建模型,实证分析广东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省正向产业融合对制造业绩效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逆向产业融合的作用并不显著。最后为推动形成广东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得以快速发展,成为"制造大国"。制造业的繁荣却并没有带来生产服务业的相应发展,而是呈现出与世界经济服务化发展趋势不一致,被称之为"中国悖论"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跟我国服务业存在不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两头在外"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以及高端生产服务要素缺乏等供给侧方面的问题有关。因此,打破这一"悖论",推动我国生产服务业的发展,还需要通过供给创新,从创新思维、创新政府管理、打破传统产业边界思想理论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通过产业分化和产业融合的方式,实现生产服务业的外部化、专业化和融合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国际投入产出表,测算了2005—2015年中国不同贸易方式制造业的投入服务化水平及其国内外构成,并分析了投入服务化水平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同贸易方式制造业的投入服务化水平及其国内外构成具有明显差异,加工贸易制造业的投入服务化明显高于一般贸易制造业。(2)投入服务化以及国内外构成对不同贸易方式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服务经济迅猛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边界已越发模糊,产品与服务的相关度日益提高,服务的主导地位日益彰显。全球经济一体化、产品技术复杂化和消费需求理念变化是产品服务化的内在根据,有产品服务优势的企业具有同时获得成本优势与溢价优势的可能,产品服务化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危机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竞争加剧,特别是山东提出打造高端制造业发展体系面临的经济形势更为紧迫。山东省作为经济总量排名在前的制造业大省,在要素禀赋结构急剧变化,传统比较优势加快消失、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的条件下,应当面对全球化、高端化、服务化、绿色化的制造业演进格局,通过区域、产业、企业的高端制造业发展体系构建,打破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封锁,推动山东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建设制造强国指明了方向。融合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不仅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和助力,而且是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推动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要从产业集聚、融资支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环境建设等方面抓好。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当前我国在产业发展的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仍存在现代化水平不高、产业体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坚持制造业主攻方向不动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数实融合;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坚持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2.
发展先进制造业对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郑州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占领未来产业制高点,带动郑州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发展,增强郑州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近年来,郑州先进制造业发展较快,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郑州通过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配套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加快发展郑州先进制造业,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制造业基础的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不能脱离现有的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只有以制造业为基础并与制造业联动来推进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才是切实可行的。这是因为,现代生产者服务业脱胎于制造业母体;现代生产者服务业是制造业的心脏、脑袋和起飞的翅膀;制造业与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在空间上具有协同定位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装备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我国装备制造业近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应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和新一轮国内外产业调整升级的机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1)重视自主创新和原发创新;(2)组建大企业、大集团;(3)打造产业集群,发挥中小企业作用;(4)实现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与促进。  相似文献   

15.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在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成为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通过对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的内涵和机理分析、评价指标和体系的构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即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破解"区域阻隔",推动协同制造发展,打造产业能级提升"软实力";构建自主创新动力机制,以"全球价值链"为审察,推进产业发展不断迈向中高端。  相似文献   

16.
网络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是指以网络情报信息为基础、信息技术与警务工作相结合,实施警务工作的信息化、专业化、科学化和服务化,从而推动公安工作由传统警务向现代警务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耦合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有内在的"耦合发展"现象,生产力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客观基础,良好的环境是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发展的必备条件.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市场空间大、劳力成本低、生产能力强、后发优势足等优势,应适时利用这些优势将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引向"服务业大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在制度建设、基础设施、两化融合、数字化规模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给产业发展带来颠覆性变革,但是数字经济在制造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基于此,在构建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的理论模型时,以改进生产方式、优化管理模式、提升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依托技术、资本、人才和数据等生产要素,从技术融合、产品和业务融合、市场融合等角度讨论产业融合路径,并提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力度、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跨界复合型人才队伍、构建数据安全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融合发展生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断融合发展,数据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生产要素。基于手工整理的2011—2020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研究表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企业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市场匹配三个环节整体联动实现更高效率发展的一种高级状态。数据要素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主要是通过关键性技术突破与知识创新的研发创新效应、生产流程优化与协同的生产协同效应产生影响,但市场匹配效应尚未完全显现;数据要素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技术密集度行业与东部地区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时代下我国如何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是指产业分工格局、产业链环节、价值链的地位要不断地向其高端攀升。推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是顺应产业演进规律、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需要。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与发展条件,把握住扩大有效供给带来的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动能转换的机遇,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以传统支柱产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两化"融合为关键、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