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947年,鲁西南战役后期,国民党军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刘邓野战军的处境非常艰难.经过充分讨论研究,中央军委、刘邓野战军领导人一致认为,应该立即向大别山地区转移,跳出敌人包围圈,重新创建大别山根据地.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击的战场环境下,刘邓野战军连续强行军20余天,千里跃进大别山,历尽了艰险.  相似文献   

2.
这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它发生在1947年12月,时值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处于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 这个月的上旬,为了打破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对我军的堵截和围剿,刘邓首长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兵分两路,由邓小平政委率二、三、六纵队组成前方指挥部,坚持在大别山的斗争,以拖住敌人主力,为陈(毅)粟(裕)野战军和陈(赓)谢(富治)兵团在桐柏、江汉、淮西地区的展开和歼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1947年6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根据这一战略部署,邓小平、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余人,强渡黄河天险,在鲁西南地区经过28天连续作战,歼敌5.6万余人,打开了南下的通道。 8月上旬,刘邓首长率领大军跃进大别山,经激烈的战斗和艰苦的跋涉,于8月底全部进入大别山地区,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毛泽东为实现用5年左右时间从根本上打败蒋介石的战略目标,指挥刘邓(刘伯承、邓小平)、陈粟(陈毅、粟裕)、陈谢(陈赓、谢富治)三路大军经略中原.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犹如三把钢刀插进国民党统治区的胸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胜利地完成开创中原新解放区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5.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蒋介石立即调动数十万大军进行围剿,到1947年12月,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已处于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为了打破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对我军的堵截和围剿,刘邓首长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兵分两路:由邓小平政委率二、三、六纵队组成前方指挥部,坚持在大别山的斗争,以拖住敌人主力,掩护十纵、十二纵和一纵在桐柏、江汉、淮西地区实施战略再展开,开辟新的解放区;刘伯承司令员则率一纵(辖一、二、十九、二十4个旅)和中原局机关,组成后方指挥部,北渡淮河,挺进淮西地区,开辟新的战略根据地.  相似文献   

6.
(一)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后改编为中原野战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从而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陈赓、谢富治率领的太岳兵团在晋南渡过黄河,挺进豫西;9月,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陇海路,进至豫皖苏地区.三路大军互为犄角,成品字形展开,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调动和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队,从根本上震撼了国民党的统治.  相似文献   

7.
(一)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后改编为中原野战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从而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陈赓、谢富治率领的太岳兵团在晋南渡过黄河,挺进豫西;9月,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陇海路,进至豫皖苏地区.三路大军互为犄角,成品字形展开,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调动和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队,从根本上震撼了国民党的统治.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说:“我们要在这里安家落户,下决心不走了。我们要把经扶县作为第一个立足点……”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前卫兵团到达大别山。28日,刘邓大军第六纵队十八旅五十二团一营、五十三团一部包围经扶县(今新县)县城———新集,敌民团武装千余人依仗地形负隅顽抗。刘邓大军利用密集炮火猛攻,下午4时攻入城内。29日,野战军司令部进驻经扶县八里畈宋畈村。刘伯承、邓小平指示:一、二纵队在大别山北面地区阻击尾追之敌,掩护三、六纵队向山南出击。9月2日,野战军司令部机关在经扶县八里畈小姜湾村宿营,刘伯承、邓小平在村前草坪上召开了整顿纪…  相似文献   

9.
1947年8月12日,刘邓大军渡过沙河,矛头直指大别山。蒋介石急调兵力在汝河南岸的汝南埠布防,企图在汝河两岸对刘邓大军实行南北夹击,一举歼灭我军主力。这样,我军在强渡汝河时,就同国民党军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这是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关键性的一战。  相似文献   

10.
鏖战羊山     
黄河天险告破,司徒雷登大惊失色/蒋介石发出围攻刘邓大军的总动员令,毛泽东针锋相对,指示刘邓“放手歼灭敌人”1947年夏,解放战争整整进行了一年,蒋介石面对败仗频频,决定改对解放区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妄图凭借能代替“四十万大军”的黄河天险,把晋冀鲁豫野战军聚而歼之。毛泽东透过迷雾,高瞻远瞩,明确指出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到来,而且把战略进攻的矛头指向大别山。  相似文献   

11.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揭开了全国范围内战略进攻的序幕。但中原三军于1947年7月和8月初至新区,立足未稳,兵力处于劣势,所以我认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在全国范围内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和中原三军在战场上确立战略优势地位,是两个时间和范围均有差异的概念。近几年来,学术界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及其战略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而对刘邓主力撤出大别山、实施向西战略,往往一笔略过。导致对中原战场一些关键问题的表述比较混乱。有的人把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战略进攻等同于我军在中原战场上形成战略优势,并且说,以豫东战役和襄樊战役为标志,我军在中原战场上粉碎了敌人的防御体系;①有的说,从1947年7月到1948年6月,敌我在中原战场形成僵局,直到豫东战役取得了胜利,我军才确立了战略优势地位②等等。观点大相径庭。本文结合考察刘邓主力实施向西战略,对中原三军战略优势地位的确立及其相关问题作些探讨,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12.
盛雷 《党史文汇》2011,(12):58-59
1947年7月28日鲁西南战役结束后,在中央军委的统一指挥下,晋冀鲁豫野战军(即刘邓大军)主力在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下,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于8月底进入大别山地区,拉开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正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迎来了伟大的转折点。谁拉开了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谁是插向国民党统治区心脏的一把尖刀?谁进行了解放军大兵团千里跃进无后方依托的创新尝试?谁以局部利益的巨大牺牲为换取全国胜利做出了伟大贡献?它就是中国革命史上可圈可点、可歌可泣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今年是刘邓大军揭开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挺进大别山70周年,我们回望这场中国革命战争转折点的千里跃进,以纪  相似文献   

14.
1947年8月,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决策,率野战军主力(通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并在陈粟大军和陈谢集团密切有力地配合下,转战大别山半年多,严重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长江中游重镇武汉,’对迫使国民党军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70年光辉战斗历程中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值得我们纪念与展开深入学习和研究。一、跃进大别山是扭转战局的英明决策1947年6月,全国解…  相似文献   

15.
时值纪念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50周年之际,邓小平政委在大别山最艰苦时期的音容笑貌及其感人至深的故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1947年8月,邓小平政委和刘伯承司令员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  相似文献   

16.
张东 《求是》1997,(10)
《大转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继《大决战》之后摄制的又一部表现革命战争历史的巨片。影片表现的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一段十分辉煌的历程:1947年,国民党向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我军放弃延安。毛泽东审时度势,做出由主力部队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统区的战略决策。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临危受命,于6月底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在鲁西南地区,刘邓大军八天内接连攻克定陶、曹县、郓城三城,又在六营集设伏围歼了敌两个整编师,然后在羊山集与国民党精锐之师宋瑞珂部艰苦鏖战,终于取得鲁西南战役的胜利。此时,毛泽东决定在敌人尚未完成战略部署前,二野不做休整,立即南下。刘邓顾全大局,勇担重担,克服了无后方作战带来的种种困难,开始向大别山地区挺进。他们从敌人的重重封锁中杀出血路,渡过五条河,终于到达了大别山。在大别山,他们克服了物质条件极端艰苦和自然环境恶劣的困难,做好群众工作,终于站稳脚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扭转了战局。  相似文献   

17.
1947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的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战略部署,邓小平和刘伯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发动鲁西南战役,强渡黄河天险,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长驱直入,千里跃进大别山,从而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并在大别山站稳脚跟,成为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点,为全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50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追忆刘邓大军的光辉业  相似文献   

18.
1947年8月底,晋冀鲁豫野战军(即刘邓大军)主力部队在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带领下,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1947年夏,刘邓首长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第一、二、三、六4个纵队,约13万人,千里跃进大别山,将解放战争由内线作战转到外线作战。这是夺取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重大步骤。 为了促进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站稳脚跟,经略中原,晋冀鲁豫军区奉党中央的指示,将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军区的部队及原中原军区部队,编为第八、九、十、十一、十二5个纵队,相继南下,加入中原作战的行列,支援刘邓大军作战。我当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随十纵一道南下,于12月到达湖北省应山县(今广水市)北部的浆溪店。 12月13日,十纵在浆溪店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宣布我为桐柏军区第三分区司令员。会议还确定十纵29旅的领导机关及所属部队85团、86团(87团已调归二分区所属)为三分区的领导机关及所属部队,李定灼为三地委书记兼分区第二政委,吴罡为三地委  相似文献   

20.
1947年6月30日,为了扭转人民解放战争的被动局面,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抢渡沙河,勇战汝河,徒步淮河,在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的军领下,强渡黄河,越过陇海路,千里挺进大别山。沿途如风卷残云,很快完成了建立、巩固大别山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引起了蒋介石集团的恐慌。同年11月底,由国防部长白崇禧调集14个师共33个旅的优势兵力对大别山区进行全面围攻。 为避实就虚,保存实力,12月,刘邓大军指挥部分前、后方两个指挥所。刘伯承司令员带领野战军后方指挥所和中原局离开大别山,于21日来到安徽临泉县韩老家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