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跨世纪的战略决策。《决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穿十五大精神,阐明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是指导我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跨世纪的行动纲领。全会集中研究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是十分必要、非常及时的。第一,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建国50年来,国有企业为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作出了不可…  相似文献   

2.
关于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探析王业嘉国有企业债务问题是困扰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其中突出表现为国有企业与国有金融机构的债务关系.这已制约了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并对银行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造成了负面影响,解决债务问题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3.
一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国有企业实现跨世纪目标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和全而贯彻四中全会《决定》,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1,《决定》指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  相似文献   

4.
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要努力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解决好这两大课题,最重要的是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使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保持和促进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  相似文献   

5.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走新路子○李敦伯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6.
十五届四中全会敲定国企改革攻坚战大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涛 《瞭望》1999,(39)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于1999年9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认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完成十五大确定的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任务,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大力促进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机制转换、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加以解决。全会确定了从现在起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必…  相似文献   

7.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需要新思路贾华强在世纪相交之际,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也愈来愈为人们所广泛关注。探讨搞好国有企业的路子,使国有企业的发展在新的世纪到来之际能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是当前我国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一个重要课题。一、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现...  相似文献   

8.
张津生  袁世军 《求知》2000,(1):24-26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对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这是化解我国银行风险,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对于推进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行债转股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和关键所在, 我国二十年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虽然企业经营机制发生 了一些变化,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增长,但 是,机制不灵、运转不畅、效率不高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 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还未根 本改革。在没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产权问题之前,真正在 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提高经济效率都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理性认识传统企业产权制度的弊端,据此提出有根据 和可行的改革思路,仍是当务之急。 一、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深刻矛盾 传统产权制度的基本…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之中。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不仅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也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江泽民同志曾经把出:“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同时,国有企业又是中国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方,从而是党的阶级力量最强大最深厚的地方。这就决定了,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如果削弱或放弃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党的执政地位势必因失去强大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而…  相似文献   

11.
《资本论》所揭示的价值规律、生产力发展规律等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对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适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运动的逻辑及其所揭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合理调节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岩 《公共管理学报》2005,2(4):52-58,84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产权为导向的国有企业改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工人的命运.集体无行动和集体行动理论为分析当代中国工人抗争提供了两种十分鲜明的视角.集体无行动理论认为传统意识形态的灌输、工人阶级分裂性特点和政府制度性补救等措施消解了工人的有组织行动.结合发生于西北某省的一个大型纺织公司工人的一次集体抗争来观察中国国企改革困境及中国工人的抗争策略.急剧恶化的生存现实、相对剥夺感的不断强化以及改制中的种种不公正导致工人的抗争运动越来越激烈,用集体无行动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现实.我们认为尽管这些抗争在手段和策略上还很不成熟,尽管它离西方意义上的社会运动还有距离,但它已经具备了集体行动的特点,符合西方集体行动理论的解释框架.这些抗争行动要求我们必须更理性探索劳动关系新模式,在政府、资本和劳工三方之间达成新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反垄断法建立了中国反垄断执法程序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反垄断执法机构存在多头执法、交叉执法等诸多缺陷,而执法机制的有效性是反垄断法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对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现状进行了评析,并结合我国反垄断执法的实践以及外国经验的比较借鉴等因素,通过提高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增强《反垄断法》的操作性,建立多机构执法的协调机制,健全执法人员任命机制,完善当事人的救济权等途径,以期建立符合中国国情、保证反垄断法有效实施的执法体制。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社会结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经历了从“四大阶级”到“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再到“多元化社会阶层”的历史性巨变,初步呈现出现代化社会结构的基本雏形特征。透过社会结构变迁轨迹可以发现,社会结构变迁具有自身客观规律,社会结构必须与经济结构相协调,中产化是社会阶层结构发展趋势,调整社会结构必须创新社会治理,发展生产力是优化社会结构之本。充分把握社会结构变迁规律,有助于更好推进我国社会结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While most histories of SOE tend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sabotage and subversion in meeting Churchill’s injunction to ‘set Europe ablaze’, this article argues for a wid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s of SOE by focusing on its operations in Crete.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Tom Dunbabin, the article shows that SOE in Crete took on a much broader range of functions than commonly understood. They extended into the realm of politics and diplomacy in pursuit of the larger aim of discouraging rather than promoting the use of violence in preparation of a peaceful transition to a post-war order.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一种建立在建构理性基础上的立法完善主义,即通过对国家立法的不断完备化努力来渐进式地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改进.不完备法律理论揭示了法律由于人类理性的不及性而通常是不完备的现实,并指出在法律高度不完备状态下,需要在监管者和法院之间合理分配剩余立法权与执法权.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在尝试不断完备食品安全治理法律体系的同时,更应注重合理设计监管者与法庭之间关于食品安全剩余执法权的分配体系.由于食品安全市场不能同时兼备不完备法律理论下关于法院与监管者之间如何分配剩余立法权和执法权时所需要参照的标准化因素和预期负外部性效应强度两个条件,因此我国食品安全治理只能综合利用监管者与法院这两种力量,实现剩余执法权的二元互动分配.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矛盾演变的必要阶段.作为经济体制,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化,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其核心就是民主.民主原则的制度化,形成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克服旧的统制经济体制缺陷的历史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以民主法制规范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和环节,并以执法、立法机构予以保证,由此促进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网络电话第一案有多重法律价值:非法不等于违法,违法不等于犯罪,必须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公安机关不依法进行的刑事诉讼行为就是违法的行政行为,就具有行政诉讼的可诉性;法律更应当明确规定发回重审的适用情形,而不应当由二审法院自由裁量,刑事诉讼法对诉讼结构的设计应当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治经济学领域近年来的成果,突出表现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建设研究、产权理论与国企改革研究和“三农”与科学发展研究三个方面。广大经济学理论工作者,就这三个方面的各种理论和政策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出现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和看法,很值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1932年发表的<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中,胡适描绘了一出"老英雄悲剧",即"老中华"的失败史,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华文明盲目指责和对西方近代文明盲目崇拜的态度.在当时那个新旧变替和文化碰撞最激烈的时代,出现一些偏激看法是正常的现象;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则必须建立起理性看待中西文化的态度.百余年来中国借助西方法资源建构的法律体系缺乏本土的社会基础,因此目前应当重新认识和发掘中华法资源,纠正长期存在的对于中西法治文明简单化和教条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