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34岁的张小华是宣汉县东乡镇城南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和妻子王清英靠勤劳的双手在别人看不起眼的种植和养殖业上辛勤耕耘,开辟了致富路,也带领同村乡亲走上了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2.
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罗盘村59岁的共产党员陶化忠,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全县次高峰一海拔2312米的灵官庙主峰就坐落在他家屋后.大山的峻奇并没有带来生活的富足,乡亲们生活得倍加艰辛.罗盘,究竟是穷乡僻壤,还是碧玉未琢?陶化忠苦苦求索.……  相似文献   

3.
沐浴着春日暖阳,农民吆喝着耕牛在田间翻耕播种,党员干部挥舞着锄头开沟理厢,技术人员在大棚架下"传经送宝"……3月的宣汉县处处可见这样的灾后恢复生产场景. 雪灾过后春耕急.今年开春后,宣汉县各级党组织广泛组织党员干部和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咨询和结对帮扶,切实帮助灾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解决实际困难.在群众眼中,党员已经成为田间地头流动着的党旗.  相似文献   

4.
今年,九寨沟县坚持把政策宣讲和思想引导作为"农民夜校"的重要内容,采取"理论学习+现场学习"教学与微信、QQ等媒体平台教学有机结合的"2+1"模式,实现教育引导群众全覆盖. "理论学习"与"农民夜校"相融合.九寨沟县"农民夜校"以集中讲学、专家讲学等形式,在121个教学点利用远教系统设备、PPT课件、电视等平台,适时组织群众学习"两学一做"必学内容、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法律法规等知识."现场学习"与"农民夜校"相融合.立足本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尊重农民意愿和需求,聘请农技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和指导.做到"上接天线"明方向,"下接地气"增本领,把课堂办在田间地头,真正让农民能够"坐得住、听得懂、入得心、见得行",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微信、QQ平台"与"农民夜校"相融合.通过创建QQ群、微信群等方式为群众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定期在QQ、微信等平台发布中央、省、州、县相关精神、脱贫攻坚政策和劳务市场信息,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党的政策、掌握第一手信息.  相似文献   

5.
"回想以前,边界之地的漆碑,管理混乱,贫穷不堪,与省外隔壁村老死不相往来,没想到现在大家还一起参加组织生活."提及边界党建带来的变化,宣汉县漆碑乡杉木村的老党员李盛兵说道,"地域有界,党组织无界,边界党建让我们更有存在感了".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为农民提供的各种信息,为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从服务情况看,往往是重视了农副产品的产销信息、劳务输出信息等外向型信息的服务,却忽视了对农民进行正确的消费引导,甚至在农民消费信息服务上存在空白,农民无法迅速掌握消费信息,甚至有时被假冒伪劣商品所坑害.为此,建议有关部门结合农村实际,建立农民消费信息"三级"服务网.  相似文献   

7.
合水县在农村"学教"活动中,围绕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传统习惯难改、先进技术难学、优良品种难选、启动资金难筹、销售市场难找等问题,加强引导,搞好服务,努力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这种公开选人用人的方式很好,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民主!"9月7日,为期两天的宣汉县公推直选乡镇党委副书记无领导小组面试和公文筐测试结束,来自天宝乡的应试者刘玉平如是说.在识人选人用人方面,宣汉县始终严把提名、考察、酝酿、任用、评价等关键环节,理顺机制、健全制度、创新方法,推动选人用人社会公信度在"透明"中提升,党心民心在"阳光"下凝聚.  相似文献   

9.
50岁的王从海是宣汉县红岭乡有名的"养鸡王".近两年来,他充分利用家乡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自然优势,在本地规模养殖蛋鸡获得可观效益.  相似文献   

10.
走进宣汉县三河乡,看到的是一幅山村新画卷,感受到的是干部用真心真情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加快,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迫切企盼在农村开设以下专营市场:种苗和种子专营市场。目前农村种苗和种子市场假冒伪劣很多,农民迫切希望有关部门在农村开设种苗和种子专营市场,及时向农民提供和推广种苗和种子的新品种、新技术。开放农机具租赁市场。目前农村户均耕地较少,农户不可能花大本钱购买大型成套农机具。为满足农民生产需要,应在农村开设农机具租赁市场,实行有偿服务。科技服务市场。许多农村缺少科技咨询点,如果农村开放科技服务市场,可及时解决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加快…  相似文献   

12.
8月25日,宣汉县农技站站长王小中放弃周末休息,带领技术人员到方斗农业示范园区,为群众传授食用菌种植技术。这只是宣汉县开展争做人民满意服务员活动推进群众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宣汉县深入开展争做人民满意服务员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反哺”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增进了干群感情,凝聚了党心民心。 ◆网络全覆盖服务零缺位“现在好了,我们有什么困难都能直接找到县乡干部帮忙了!再也不愁找不到干部办事了!”看着贴在墙上印有联系干部电话的“联系服务公示栏”,花池乡亮垭村村民任登安高兴不已。  相似文献   

13.
"村里贫困户有哪些,干部们是怎么帮扶的,扶贫资金又是如何使用的,大家看得一清二楚."宣汉县柳池镇官渡村二组村民张光万说,只要在"云平台"中输入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能查到扶贫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4.
"是农民舞狮队吗?今天是我父亲的生日,请你们来助助兴!";"请问是不是农民舞狮队?明天我结婚,请过来给我们耍一盘!"……近年来,类似的订单纷纷发向宣汉县农民舞狮队.但在这些订单的背后,却潜藏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近日,笔者下乡来到宣汉县华景镇牛石村五组,看见一位老人手捧着一本书看得聚精会神.他叫石笃安,今年70岁,儿女们都在外面参加了工作.别看他只有初小文化,却是个致富能手哩!  相似文献   

16.
今年32岁的张兵是宣汉县胡家镇12村2组的奶牛饲养专业户.说他是"奶牛大王",是因为他家建有标准的牛舍14间,养奶牛14头,是全县农户中养奶牛最多的一户.  相似文献   

17.
"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500元,今年村里要干个啥子项目,让大家能赚钱呢?…准备引导村民种植花椒和红苕,就地增加收入.…"村里党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村里将有计划地发展有文化、懂技术的年轻人加入党组织."……  相似文献   

18.
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优先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成 《求实》2005,(11):92-94
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从根本上讲,取决于7.57亿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在抓好农村"普九"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农民培训工作,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民、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让更多农民更快、更好地走出土地、走出农业、走出农村,让更多农民在观念上得以转变,在知识上得以提高,在技能上得以加强,从而推动"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在资阳市雁江区丘陵农村党建示范带,有一个白狮村,3年前,村民有"三缺",即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致富无门路;集体经济负债17万元,村班子人心涣散.如今,该村已建成"四园四场",形成"市场、项目引路,人才、资金入驻,支部、政府帮扶,业主、农民致富"的发展格局,村民人均纯收入比3年前增长704元,达到3060元.  相似文献   

20.
<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科技推动农业创业创新,帮助农民致富增收退伍回乡的宣汉县明月乡重石村农民任利军发了,家里养的几十头蜀宣花牛成了摇钱树,一年净收入有十几万元。不显山不露水的任利军咋个一下子就"抖"起来了呢?小伙子老老实实回答:"全靠改良站站长石长庚这些技术专家指点,否则我哪有这样好的效益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