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发展与区域文化研究——以闽文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区域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其基础是区域文化的力量.本文以闽文化为例,对区域发展与区域文化问题作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区域协调发展机构是专门负责区域规划,制定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构.目前很多国家都通过立法特别设立了协调区域发展机构,其对于区域协调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层面的立法几乎是空白,因此没有依据法律规定设立的专门协调区域发展的机构.而现今存在的一些根据政策法规设立的协调区域发展的机构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制定专门的法律,并基于此设立专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构,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以来,高等教育布局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发生了质变.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的现状、以及高等教育布局与区域经济和区域人口的关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整体上得到了优化,基本上与区域经济发展保持了较高的适应性:区域人口逐渐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关键性因素.但是从区域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却呈现出外部均衡、内部非均衡;整体均衡、区域非均衡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2000-2015年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者的样本数据,从区域时空演变的视角出发,探讨并分析了不同代际旅游高等教育者的时空演变及其原因.研究发现:(1)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者的代际更迭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不同代际的更迭速度逐渐加快.两性旅游高等教育者间的差异随着代际的更迭逐渐区域平衡;(2)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者的区域失衡问题明显.男性旅游高等教育者的代际区域演变经历了均衡-集聚-均衡的动态变化,女性旅游高等教育者的代际区域演变则经历了区域均衡-区域集聚的空间格局演变.据此,展开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5.
泛“金新月”区域禁毒执法合作有国际法、国内法等基础,获得了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也代表了区域各国的意愿,并有其他区域的先导经验可供借鉴.但是,主权保护、文化冲突、法制差异、政治互信程度低等方面也阻碍了禁毒执法合作的深入开展.面对日趋严重的毒品形势,泛“金新月”区域国家可以通过制定区域刑事法律体系、建立联合执法机构和联合执法区域等方式加强禁毒执法合作,以有效打击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6.
贸易自由化是中国的总体贸易政策选择.但是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却具有明显的区域含义.这种区域含义缘于中央政府的区域倾斜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区域效应.而贸易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沿海与内陆区域在对外贸易成本、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异和劳动力接近无限供给下资本区域粘性的存在.区域倾斜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区域效应都会导致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因此,政策落差的消除和贸易政策区域效应的弱化都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对中国的区域文化产生冲击,同样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区域文化的建构,要根据文化发展的自身特殊规律,利用全球化进程提供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积极吸收利用外来有益文化,保持区域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特色,自我淘汰区域文化中的糟粕,以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的发展导致了需要通过政治协调才能解决的区域公共问题的产生和显现:跨地区性公共事务治理失灵、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没有进入区域公共治理的范畴、治理主体的利益差异引发区域公共治理体系的紊乱.区域政治协调的逻辑主要是:以区域逐渐增长的利益需求为动力、以体现区域发展价值的制度安排来推进和完善.政治协调的内涵主要包括政府职能、经济、社会三个层面.政治协调视域下区域公共治理的路径选择应考虑:构建区域治理的利益交换和利益补偿政府平台、国家总体配置和调节区域公共治理资源、完善区域公共治理的政策协调体系,建构以均等化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统筹区域发展在"五个统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分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依据并归纳总结中国区域经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探讨设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语境下,城市治理与区域治理通常是彼此割裂的.西柏坡会议确定城市发展的优先性,基于政治优先、资源集聚等优势,城市不但形成了完善的治理机制,也形成了区域性的治理高地.20世纪80年代市领导县体制实施以后,城市治理开始进入市域治理时期.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以及城市治理在制度与技术方面的积极推进,完成了市域治理向区域治理的创新扩散.随着技术与制度的完善,作为城市治理到区域治理中间环节的市域治理成为消除城乡不平等和区域不平等的核心环节;同时,城市治理机制的区域扩散表明,城市、市域、区域治理并不截然分离,而是一个逐步推进的治理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以城市治理现代化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和区域治理现代化,从而实现城市治理、市域治理、区域治理的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