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是大唐第一位太子,也是被历史扭曲了多年的真太子。大唐创业之初,他立下了赫赫战功,却被几个浑蛋史官一笔勾销;他礼贤下士,温文尔雅,常能提出治国良策,却被几个无耻的御用文人忽略不计,他一直深得父皇赏识,被朝野上下爱戴,却因居安而不思危,终被他的弟弟李世民所残杀。于历史贡献,我们不敢断言他登基后会比李世民做得更好,但绝不会太差;可于仁义道德上,比之于李世民的矫揉造作、阴险毒辣,李建成会更磊落光明、仁者无敌。  相似文献   

2.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篇第七·三十一)  相似文献   

3.
大干世界,凡人多以君子自居。然君子者,无不出自旁观者的慧眼,非自我表白者所能定夺。天下之人皆有三性:趋利、趋光、趋官。趋利者利小、趋光者利中、趋官者利大。常人趋利,能人借趋光而趋利,唯趋官者三者皆有之,大智慧也。  相似文献   

4.
晚清小说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说:“清廉人原是最令人佩服的,只有一个脾气不好,他总觉得天下都是小人,只他一个人是君子。这个念头最害事的,把天下大事不知害了多少”,“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我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  相似文献   

5.
程万军 《法制博览》2011,(13):71-71
诸葛亮用人,基本上沿袭的是汉朝“举孝廉”遗风,注重表现出来的“德行”。而好德胜于好才,必有虚伪无能之徒表演的舞台。奉行德治的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极为苛刻。“水至清则;毛鱼、人至察则无徒”是史学界对他的普遍指责。诸葛亮要求众将群臣“又红又专”,如果“专”而“不红”,他宁可不要;而倘若“红”而“不专”。他却可以将就使用。“蜀汉无大将”时,有着“一颗红心”的廖化不也是作了先锋吗?自古君子真伪不可分,但真才与草包总该分得清。  相似文献   

6.
《法制博览》2008,(24):12-13
第一话说读书人,百无一用。进不能兴邦立国,素来有秀才造反之讥;退不能守家旺业,周全妻子儿女,所以有百无一用是书生之叹;守身则如甄费庸而无能,不通时务;无耻又如雨村,贪得无厌,惘顾恩义诚信。倒不若那无知无识的粗人,所以有言: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  相似文献   

7.
疗贫之铭     
张恨水 《法制博览》2011,(18):45-45
天下最苦人者莫如病,最困人者莫如贫。白香山昔曾为文,谓病有十可却,亦有十不治。人之处病如是,处贫独不然乎?戏仿其意为之。贫有十可却:冷眼观世,以耳目嗜好,都是虚伪之物。一也。做一件事,不休不止,今日之事  相似文献   

8.
大学之道     
李少威 《南风窗》2011,(10):57-59
"诗人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湛湛清华园,闻一多先生雕像嶙峋,傲立草木之间,碑上名言,雕镂人心。求学者遽闻斯言,肃立者众,徘徊者久。岂止诗人,如此天赋,当属一切学人。子曰:"仁者,爱人。"仁乃为人之至善,爱是教育之终极。堪称"仁者",即为君子。塑造君子,非中华千年教育之宏旨而何?清华国学院梁启超先生曰:"学善则为君子,学不善则为小人。"而古有明训,上梁不正,下梁乃歪,欲致学生于君子,  相似文献   

9.
汪宏华 《法制博览》2009,(19):47-47
在很多人看来,这句话是典型的封建糟粕,是宋儒提出的男权口号。其实没那么简单,它导引于“周易”哲学。大家都记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宋儒只是将后一句的“君子”换成了“女子”,而“坤”卦确实可与女子对应。改换之后该如何理解呢?它的意思变成——人应当从善,而“善”包括才、德两个方面,“才”相当于生产力,“德”相当于生产关系。男子应偏向于才,偏向于自强不息,偏向于对外进攻,偏向于通过正当手段获取财富。  相似文献   

10.
NGO现场     
民非《条例》修订最近,备受诟病的《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修订已提上日程,修订草稿经讨论后即将上报国务院。比之"社团"和"基金会",身披非营利外衣却以"赚钱"身份示人,资产投入按捐赠属性归类却无法人身份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在上述二者逐渐成为"显学"的背景下,日益成为一种模糊而暗淡的存在。有关人士认  相似文献   

11.
叶树浓 《法制博览》2009,(11):45-45
《三国演义》里冤死的武将不少,尤为典型的是魏延,这么智勇双全、身经百战、忠心耿耿(起码对刘老板是如此)的一位猛将,最后却挂在自己最信任的伙伴马岱刀下,落得个身首异处、夷延三族的下场。魏延的死,是被他那倒霉的后脑勺所害。他第二次出场杀了韩玄,救了黄忠投刘备。谁知诸葛亮这家伙不但不念其功,反而说:“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相似文献   

12.
《法制博览》2009,(7):36-36
据《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载: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比自己高,及被皇帝所器重者,地位将接近自己的,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制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相似文献   

13.
王东峰 《法制博览》2009,(21):10-10
“拜门”是中国古代官场的陋习,其实质是一种依仗权势面互相拉拢、互相利用的手段,以达到互惠互利的双赢目的:拜门者,为自己的仕途找到一把保护伞、一个护身符;被拜者.也可得到一笔价值不菲的横财,并且藉此培植自己的势力。  相似文献   

14.
张威  马春燕 《工会博览》2014,(32):12-15
“边缘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说法,通常是指非中心,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所排斥,所不能包容。虽然职场“边缘人”的共同特点是不能融入群体,行为举止为组织文化所不容,但是,他们的实际处境却有很大差异。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会感觉到自己离领导和整体组织越来越远,体验到被“边缘化”的感受,并由此影响了他与同事的关系,甚至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并且能够一如既往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其实,变成职场“边缘人”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他们被“边缘”的经历也各不相同,他们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尴尬的处境呢?  相似文献   

15.
近日,过士行编剧、林兆华导演的话剧《厕所》在北京大受争议,据有关媒体称,原因之一不为别的,乃在于剧中的"粗口"太多,颇令道德君子产生"破坏首都精神文明"之虑。由于我自认为是个君子,因此便带着十二万分的愤慨步入剧场,准备加入谴责该剧的行列,但是看完之后,我却改变了主意,毕竟一个成年人的虚荣心占了上风:我实在不好意思置一部佳构如此明显的苦心于不顾,而融入一个智力幼稚园不明所以的纯情大合唱之中--那个样子着实令人难堪,相反,我还想要借助这点残存的良知,探究一下它到底苦心何在。  相似文献   

16.
吕日周这位市委书记的政绩报道出来后,不少人都在思考,为什么这样的廉政干部太少?而关于腐败的干部报道甚多?观今而思昔,追往而知今,益知秀者之弥珍,而腐者之本源何在。  相似文献   

17.
庾晋 《法制博览》2008,(7):21-22
我国历代书法评价中,书品和人品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人品历来高于书品,书法是人的学识、才能、品质高度融合的体现。司马光曾经说过:才胜德者,小人也。很多人认为把人品低下的书家的书法作品收藏家中,等于收藏了邪恶之气,不仅玷污了家风,也有损于自己的人品。因此,奸臣蔡京、秦桧、严蒿等虽堪称书法大家,但他们的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却极少,所谓因人废字。  相似文献   

18.
朱秉林 《工会博览》2009,(10):78-78
中国有句名言,“人无信则不立”。它是说,人要想在世上立足,必须要讲诚信;否则,“君子不与交”也。这是讲做人的原则,又如中国著名的“仁、义、礼、智、信”之说。我国当代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把“明礼诚信”列为社会行为之基本准则。在基督教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伊斯兰教国度,也均把诚信作为人类的美德继承发扬。由此看来,诚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本质。  相似文献   

19.
阿华 《工会博览》2008,(18):24-25
刘国梁从来都是以硬汉形象示人,即便在当初夺取奥运会冠军的赛场上,也能看到他咬牙坚持的脸上满是汗水而非眼泪;任男乒主教练5年以来,带领中国乒乓球男队在世界大赛中数夺世界冠军,其中包括分量很重的世乒赛男团冠军,但是他从来没有流过一滴眼泪。在北京奥运会上他破例了,8月18日,全场观众都见证了他哭红了眼睛,而受到主教练的感染,王皓、王励勤和马琳纷纷也洒下男儿泪。  相似文献   

20.
韩馨  黄兆威 《工会博览》2010,(7):180-180
知与行的辩证关系问题我历代先贤多有精辟的论述,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等。本文旁征博引从科学专业知识学习,个人践行能力提升,追求创新顺应社会发展需要三个方面出发,论证了素质教育背景下,知与行这一千古争论不休的话题在人生中大学学习阶段和谐辩证统一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