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河南省邓州市推行“4+2”工作法,较好地保障了党员群众议事决策权的落实,走出了一条党内基层民主机制和农村村民自治机制有机融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村社会利益的协调问题,而利益的协调必须依托一定的社会组织。传统的村民自治组织的功能机制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我们必须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功能发挥的利益机制,通过村民自治组织的参与机制、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来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村民自治建设中的困境及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自治是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村民自治 制度在农村的全面推行,使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和发挥,推进了农村民主法制 建设,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村民自治发展还很不平衡,村民 自治制度和机制还不完善,还存在具体实施中不规范等问题。因此,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创新 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民主自治机制,是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项基层民主制度,其核心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自治萌生于农村,后经中央重视和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功能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有效促进了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完善,如法律制度缺失、自治能力弱、村民民主意识差、村委会“行政化”等。本文结合农村实际,从“进”“退”两方面论述如何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以推动村民自治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乌苏市自1984年在全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为了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解决农村社会矛盾、解决三农问题、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农民素质。建立了村民委员会,落实村民自治制度,探索和实践“四个民主”,农民的法制意识、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理念和能力都明显增强。面对农村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应进一步探索村民自治实现的途径.使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局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董磊明 《唯实》2000,(9):77-81
80年代以来,中国在农村推行了村民自治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国内外舆论对其给予了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有的学者对此也作出了十分乐观的估计:“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全面推进的新高潮必将到来”,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不仅会给广大农村带来深刻的变化和巨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2011年广东汕尾发生的乌坎事件成为研究基层民主自治的典型个案,时隔三年,乌坎村村民自治发生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新思考,在村“三资”管理矛盾突出的地区,如何建立基层民主自治的新机制,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到四大政治制度新高度的同时,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为村民自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以绍兴市推进村级民主治理的探索和创新为例,探讨了在民主选举之后,如何推进村民自治的课题。本文认为,选举性民主和经常性民主是相辅相成的,进一步推进经常性民主是村民自治运动今后的重要走向。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中“两委”关系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两委”关系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从全国各地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以来的情况看,“两委”关系不协调已经影响到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着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康、顺利发展。因此,明确“两委”之间的职能划分,建立“两委”关系的协调机制,实现“两委”关系的协调发展,对于搞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实行村民自治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村党组织如何定位 ,如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不仅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也关系到新形势下党在农村社区能否确立起自身牢固而广泛的社会基础。村党组织要用改革的精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 ,而不是包办代替人民当家做主 ;以党内民主来带动和促进村民自治的发展 ,改变一元化的领导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我国基层社会民主自治的历史经验和面临的挑战;通过深入剖析上海市新华街道个案,阐述了基层党组织应如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化挑战为机遇,既促进基层自治建设,又加强对基层社会的领导;总结了在个案经验中获得的基层自治机制的启示,即:基层群众自治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也必然是一种共治,基层自治要采取组织的形式、走专业化道路,基层党组织在基层自治中应发挥引领、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当前,在全国农村兴起的“支部+合作社”(或支部+协会)模式充分体现了这个精神,把党的领导方式转变与农村经济发展生动活泼的实践高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王耀 《学习论坛》2002,(9):8-11
创新村民自治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建立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协调机制、对村民委员会权利的监督制约机制、村干部的激励机制 ,村民管理的互约机制和“乡政村治”的衔接机制 ,探索社会秩序协调运作的农村政治工作的新型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把村民自治落到实处,河南邓州开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创造性地实践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杨波 《奋斗》2003,(8):36-3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广大农村开展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韦少雄 《求实》2016,(8):30-36
"党群共治"模式是广西河池市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机制的一种有益探索。该模式以自然村屯作为切入口,抓住了影响村域基层党建创新和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薄弱环节,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深度融合,创新了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该模式表明,促进村域基层党建创新,提升村民自治有效性,党的领导是方向,群众参与是动力,保障自治权是核心。  相似文献   

17.
许美芳 《实践》2014,(2):18-21
为了全面提高农村牧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切实发挥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通辽市紧密结合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基层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创新了备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拥护的“532”工作法。  相似文献   

18.
陈浩天 《探索》2011,(5):73-76
村民自治是贯穿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基本逻辑。我国基层民主的发育经历了从个体参与到组织参与的民主彰显形式,通过组织参与促成民主权利的回归。同时,民主是选举和治理的综合体,基层民主以村民自治为依托.对基层进行治理,通过社区建设达到村民民主能力的提升。目前,中央惠农政策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动力,以惠农政策为基础,发展农村经济,提升了基层民众的民主实践能力。村民自治的政治实践不但使我国基层民众零距离“操练”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而且直接推动了我国民主建设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层民主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创新。当前,在村民自治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两委权力之争影响了村民自治;二是某些乡镇政府的管理方式弱化了村民自治的“自治”性质。制约了村民自治;三是宗族势力阻碍了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20.
刘统志 《当代贵州》2009,(22):48-49
目前,我省已有46%的村实现计生村(居)民自治,95%的村推行计生村(居)民自治。“两委负总责、村民搞自治。协会参与监督、家庭为中心、群众做主人”的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机制已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