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民族危难的关键时刻,广西地方实力派李宗仁、白崇禧,广东地方实力派陈济棠,以抗日旗帜发动的两广事变,对随后不久爆发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其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事件,它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重要契机。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其中地方实力派所起的作用不容低估。在当时的地方实力派中,经营山西多年的阎锡山,在西安事变整个过程中的活动尤其显得举足轻重、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3.
试论阎锡山在西安事变中的作用王静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量大事件,它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枢纽。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其中地方实力派所起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而在当时的地方实力派中,阎锡山在西安事变前后的活动尤...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第三党黄琪翔、国民党李济深,以及其他各地方实力派的代表人物,云集福州,举行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宣布成立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这就是著名的福建事变。这次事变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生  相似文献   

5.
福建事变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日本外交文书》所载档案文献看,福建事变从酝酿、发动到最后失败过程中十九路军、第三党、各地方实力派、中共等反蒋力量在政纲、联友、安内、应敌、施策等方面矛盾重重,这是导致事变迅速走向失败的内在缘由。  相似文献   

6.
1941年1月初,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抗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当时,我所在的新四军第二支队老三团六连,事变前担负着保卫新四军军部的重任,事变之际又是军部中路纵队前卫部队的尖兵连。这里我所回忆的就是六连在皖南事变中艰苦奋战,突出重围,五  相似文献   

7.
1936年,当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刻,蒋介石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遭到全国人民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反对.  相似文献   

8.
福建事变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它是在全国抗日反蒋的高潮形势下发动的,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事变发生在1933年11月至1934年初,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等人的领导下,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反蒋势力,停止与红军的敌对行动,公开宣布抗日反蒋,在福州成立了中华共和国,即福建人民革命政府。这一事件被人们称为“福建事变”。参与这一事件的地方人士中,时年75岁的海军耆宿萨镇冰特别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9.
福建事变和西安事变,都是国民党爱国将领为了实现抗日救国而发动的事变.两者结局的不同,除了自身的因素,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和对策的变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能否正确处理福建事变和西安事变,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否把握时代特征,并据此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把马克思主义成功地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实践;能否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不同历史阶段实行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30年代,中国历史上先后发生三个重大事变,即1933年的福建事变(以下简称“闽变”)、1936年的两广事变和西安事变。国民党要人张群在西安事变发生后不久指出,“李济深在福建事变和两广事变中,都演了主角”。闽变是与李济深的名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李济深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民主人士,他所参与领导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救国会曾对中国的革命起过重大的积极作用,其中,对西安事变的贡献是值得我们充分肯定的.救国会对西安事变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救国会推动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转变及合作,为西安事变的发生作了积极的准备;救国会通过杜重远这个桥梁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发生;"七君子"事件是西安事变发生的直接诱因之一;救国会是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1930年5月,赣西南苏区反AB团的斗争在党群机关中普遍开展,9月进入高潮,11月内地方发展到军队,12月初地方和军队同时并进,于是爆发了红二十军一部分反抗滥捕、滥杀AB团的富田事变。之后,“左”倾临时中央认定“富田事变是AB团领导的反革命暴动”。因此,又进一步掀起捕杀AB团的高潮。反AB团和富田事变,是两个互相关联至今仍未彻底平反昭雪的历史大冤案。一、AB团的产生和灭亡江西历史上确实存在过AB团。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江西的国民党组织是共产党帮助建立起来的,因此,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在国民党省党部占优势。1926年11月8日,蒋介石率部分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发现江西国民党的省、市党部,完全由共产党人“把持党务”,  相似文献   

13.
西安事变——一个仍需深入研究的历史大事件为纪念西安事变发生60周年,1996年12月3日,北京地方党史研究会举行了学术座谈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库少畴,中央党研室牛桂云,清华大学孙敦恒、北师大麻星甫、市委党校张彦玲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地方党史研究会会长...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史学工作者对于皖南事变若干史实的各种说法,大都依据事变经历者的回忆和中共及新四军方面的史料。笔者因工作关系,查阅了国民党军方有关皖南事变的档案史料,深感事变制造者的史料应该是我们考证这个事变若干史实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本文拟根据国民党军方史料,对皖南事变若干史实再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敬日事变     
《湘潮》1984,(3)
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国民党右派在常德县城(今常德市),搞了一次反革命的大屠杀,“死伤革命民众六百余人”。这一天,韵目代号为“敬”,后来称此次事件为“敬日事变”。一、事变的起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常德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形势很好。特别是一  相似文献   

16.
正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台湾著名学者汪荣祖、李敖在评论毛泽东处理皖南事变的全过程时,不禁感叹道:"毛泽东在这场斗争中,运筹帷握而决胜千里,‘有理、有让、有利’,确实高招。江南一叶的凋零,给延安获得广泛的同情与支持,此一政治资本的利息也滚滚而来。"费正清评论说,皖南事变打破了"敌后中国各派武装之间的均势"。那么,毛泽东是如何处理皖南事变的,以至于得到台湾学者如此高的评价呢?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汇》2008,(5):F0003-F0003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是在“西安事变”主要旧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题纪念馆。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1997年6月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8.
王台谈判是我党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以"共同抗日三条件"为政治基础和"反蒋抗日"为共同目标的产物,是双方形成初步合作关系和上层统一战线的开始,为福建事变爆发提供了重要条件,也为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发生在1939年的"十二月事变",是阎锡山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对山西新军和抗日民主政权发动的一系列军事进攻的统称,这次事变波及山西全省。在晋东南,晋绥军孙楚部暗中勾结日伪军,进攻抗日决死队第三纵队和抗日民主政权机关,制造了晋(城)沁(水)阳(城)事变。十二月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妥善处理了这次事变,既打击了山西反共顽固派的妥协投降阴谋,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毛泽东选集》最后一篇文章中这句分量很重的话,令人印象深刻。为什么90年前的中国会发生这样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篇文章中还有一段值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