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安 《新湘评论》2014,(9):62-63
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初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曾集中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主要观点。但是,到了19世纪后期,以德国社会学家保尔·巴尔特为代表的一批资产阶级学者和党内机会主义者却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歪曲和篡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经济决定论,污蔑历史唯物主义否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就造成一部分人思想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2.
为了驳斥资产阶级学者以及德国社会民主党"青年派"对唯物史观的扭曲和误解,晚年的恩格斯写了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五封书信,澄清人们的思想误区。晚年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对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唯物史观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我们科学地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发展实践及认识当今世界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求实》2015,(6)
晚年恩格斯确认了"马克思学派"的基本观念,构建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内在逻辑,其学术探索并非对马克思思想的重复表达,而是在新时代条件下的理论拓展。他建构的"我们的理论"是否反映马克思哲学特质,是百余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西方马克思学界从不同角度展开的论争各具价值,但都不能否认晚年恩格斯与马克思政治立场的一致性以及晚年恩格斯经典文本的独特价值。回到晚年恩格斯的文本视界,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现实功能及其历史流变,可以把握晚年恩格斯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逝世后,恩格斯思想逐渐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关注的对象,尤其是对其晚年思想的研究兴趣逐渐增强,并形成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最终落脚点都是恩格斯思想与马克思思想的关系问题。因此,恩格斯和马克思的思想关系问题一度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也是近几十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60、7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大为流行,8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同质论"与"对立论"争锋相对;在这个争吵的过程中,逐渐酝酿出了一种调和二者的"差异论"观点,并逐渐占据支配地位。深入解剖析这些观点的片面性,有助于正确对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中各自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象进行深入观察、思考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恩格斯晚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我们能够从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发展与创新中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6.
在"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大的问题框架下,2010年度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态"这个基本问题展开。此中,有的学者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而相当多的学者更愿意用"历史唯物主义"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本年度关于"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必要性"、"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社会形态理论"、"辩证法"等问题再度成为学界讨论的理论热点。在这些集中而热烈的研讨背后,潜藏的是学界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化省察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学术化研判,及时总结这一研究态势,对于推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对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费尔巴哈>中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的德文手稿,充分表明恩格斯对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特贡献奠定一个逻辑基础--历史经验论.尽管手稿的写作过程由马克思占主导,马克思当时对唯物史观的理解高于恩格斯,但是手稿中存在着马克思的"历史本质论"和恩格斯的"历史经验论"的两条不同思路,但不是根本性的对立.  相似文献   

8.
从辩证法维度理解马克思哲学,可以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历史辩证法。在历史辩证法视域中看,恩格斯也是历史辩证法的创始人。为了正确理解历史辩证法,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前线》2014,(11)
<正>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一般包括5封。在我国学术界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人们以前对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的重视是不够的。之所以对"书信"持这种态度,一般认为:一,书信不同于科学论文和论著,都是未经发表过的言论。既然是未经发表的,就没有深思熟虑,因而它的科学性就必然受到一定限制。二,书信的言论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态度。应当承认,同科学的论文、专著相比较,书信确实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是,这丝毫不能抹杀书信  相似文献   

10.
薛俊强 《探索》2006,4(3):170-176
当前学界兴起一股用"差异"、"对立"、"还原"的方法来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理论思潮,这一思潮无疑是有意割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本文对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进行讨论,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不存在本质的差异,他们的哲学思想是同一中的"差异".澄清这一点,对于当前正确认识、评价和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