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郑群 《公安教育》2005,(4):19-20
随着部分省市的公安专科学校相继升格为本科院校,如何实质性的提升办学层次,怎样办成合格的本科院校,已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所面临的急切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定位”正是解读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大计。本文就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等方面的定位谈如下思考。一、办学类型:教学型和应用型院校就院校类型而言,一般有研究型、教学与研究型、教学型、应用型之分。从教育规律的规范和公安教育的实际来看,新建的公安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应定位于“教学型和应用型院…  相似文献   

2.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定位与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公安院校的主力军,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和发展问题不仅是公安院校的重要命题,也成为提升公安队伍建设质量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在梳理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历程、辨析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修订稿)和公安部《关于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精神要求,提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应在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方向的指导下,破除公安教育与公安工作、学科与专业、内部与外部机制、教育教学与警务文化建设之间的壁垒,建设面向公安事业发展,服务区域社会安全管理工作,以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培养与发展为主的一流公安本科院校.  相似文献   

3.
公安本科院校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实验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公安教育的需要。受传统落后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合理,实验教学环节薄弱,实验室队伍不健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有助于提高公安本科院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有助于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许进 《前沿》2013,(9):140-14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校的使命和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坚定不移地确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进一步弄清应用型人才的本质内涵,坚持本科性,突出地方性,建立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并切实取得工作成效,才能不辱使命,获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正应用型大学是在中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是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技术进步的产物,是集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类型。应用型大学大多是地方本科院校,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地方财政应加大对应用型大学的支持力度,支持应用型大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黄淮学院围绕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实际和社会需求的特色办学之路。学校先后被确定为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战略改革试点院校,获批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7.
加强公安本科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公安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新时代振兴公安本科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公安高校应坚持"政治建校,忠诚育警"的办学治校理念;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夯实公安本科的办学根基;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适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同步推进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高度重视实践育人,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现代警务人才。  相似文献   

8.
对91所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证调查表明,尽管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表面上均选择了"应用型高校"的总体性办学定位,但这只是一种遵从"合法性机制"下的象征性定位,其事实性定位与学术型大学趋同,且普遍存在发展目标虚高、办学层次攀升、办学规模趋大、专业设置求全等突出问题。在外部的高校分层/分类评价制度、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制度等技术环境和各项转型政策、社会传统观念等外部制度环境,以及新建本科院校自身模仿型和赶超型的发展观等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新建本科院校选择与学术型大学趋同的办学定位。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合理定位,必须改革和完善高校分类评价制度和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并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主导办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随着知识、技术的不断更新,通识教育开始被引入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来。本文着重分析了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具体目标定位,并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宋大成 《传承》2010,(15):119-121
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石,地方院校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地方院校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是各地方高校必须优先考虑重要问题。制约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相同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规格,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落后于社会需求以及忽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地方院校只有科学确立自己的办学定位,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不断充实课程内容,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能有效地解决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 ,是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应优先发展高等教育 ,并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数量发展与提高质量和效益、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为了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加快云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加大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 ;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使其真正成为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 ;加快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重点支持与建设云南大学 ,以之为龙头 ,带动云南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培养能力为首要任务,改革《经济法》的考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要突出“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而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的改革将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经济法》是我国高等职业财经类院校中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这门课程的考试更要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多年经济法教学的经验,笔者以为对《经济法》课程的考核采用“开卷测试”的方式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3.
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严峻的就业形势 ,向高等学校的教育与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如何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要求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是目前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高校应采取果断措施 ,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素质做文章。  相似文献   

14.
由于语言学习和文化渗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故高职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任务教学法”和“头脑风暴法”应用到高职英语文化教学中,可为高职英语教学和文化渗透架构桥梁。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各行各业都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高职教育的基础.通过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匮乏现状的分析,提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要系统分析“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同时改革高职教师补充渠道,并定期组织培训学习,还要创新“双师型”教师职称评价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主招生考试或对口高考成功提升为高职生的自招高职生的英语基础与普专生存在很大差距。因而,有必要根据自招高职生的现状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为其量身定做英语课程,以尽快扭转现状,让他们对英语感兴趣,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多地感知语言学习的乐趣,在愉快的状态下提高英语水平,真正实现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职化",为今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科类高等职业教育,是相对于工科类高等职业教育而言的,按照现行的说法,是为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第三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近些年来,文科类高职院校虽然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有所突破,但是与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基于此,本文以创新思维为统领,从管理学入手,推及到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坚持国内外比较研究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文科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评价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其目的在于突出文科类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更好地培养具有社会适配性的应用型管理和服务人才。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鉴于此,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指标,应用MUSA数学模型进行了评价,并结合具体实证进行了分析,希望对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高校“两课”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宁 《桂海论丛》2003,19(1):66-67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与思维方式,也给高校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文章从分析互联网社会的特点出发,阐述其对高校"两课"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析当前法律类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中国法律人才的需求状况及中国法律教育在数量与层次方面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法律类高职教育的发展困境,对法律高职教育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针对当前法律类高职院校发展困境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