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也许你从来没有想过。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和你在一起。在这条题为《我是谁》的视频下面,网友们留言说,看哭了,看得心都融化了。今天你可能会想,我入党图什么?但是,但凡有所图必定不会长久。你可能也会说,那么多贪官  相似文献   

2.
饮者 《党的建设》2009,(4):47-47
有一次,走廊上的脚步声打动了我。当时,我在一个城市漂泊,忽然病了。就在那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可能从我有气无力的回话中听出了信息。那是我曾经的一个同事,应该是我的一个小朋友了。我没有想到会听到她走来的脚步声,就在我租住的那个二层小楼上。小院里此时没有杂音,那急急的脚步声至今让我记着。"噹噹噹",几下敲门声,门被推开  相似文献   

3.
一直挂念着莒南,不只因为那里是我的故乡。七岁以前的记忆清晰而又模糊,那记忆凝结的晶莹长长地挂满了我一生的回望。那回望是对几十年来历史乡路的回望,那回望也是对几十年青山  相似文献   

4.
未希 《新湘评论》2013,(24):55-55
他的爱妻守则:太太绝对不会错!“如果发现太太有错,那一定是我的错:如果不是我的错,也一定是我害太太犯的错;如果我还坚持她有错,那就更是我的错;如果太太真错了,那尊重她的错我才不会犯错。总之,太太绝对不会错——这话肯定没错。”这是被誉为中国漫画大师的丁聪写的“爱妻守则”,字里行间透着诙谐,还有大师对妻子沈峻浓浓的爱意。  相似文献   

5.
佚名 《廉政瞭望》2008,(6):32-32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震将大地狠狠地撕开,那是需要一种怎样的力量和信心去缝合裂开的伤痛啊。我该用一双怎样的手去捡拾起那片废墟上坍塌的瓦砾,我该用怎样的目光去审视那片土地上的人们。我该用怎样的笔墨去写那具体而又生动的感人故事,我该用怎样的情感去向那里的父老乡亲倾诉一腔真诚与心声?  相似文献   

6.
雷抒雁 《党建》2011,(6):52-54
那金灿灿的 弯如新月的 是镰刀吗? 是的,那是我熟悉的  相似文献   

7.
回望之一:1921年从历史的深处到现在,从一片波光荡漾的湖水到我的这间小屋,隔开我们的是时光,是群山环绕的白昼和夜晚这是一个深秋的上午我独自一人试图抚摸一个消逝的时光那曾经朗照过的星辰那曾经衣衫干净的拯救者那南湖岸边匆匆的身影那古城街头焦虑的目光那握...  相似文献   

8.
"颂歌献给党",每当我看到这五个字的时候,耳畔就会响起那熟悉的歌谣:"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小的时候,党对于我,就是方志敏那白色的稿纸,把白色恐怖焚毁烧碎!就是李大钊那黑色的长衫,让黑色的夜晚打颤  相似文献   

9.
爱的交换     
赵玫 《党课》2011,(16):77-78
那往事于我是毕生的,而我却未曾对父亲提起过。 那是个深秋的季节,满地落叶。那一年我16岁。父亲刚刚从“牛棚”放出来,而我在一所中学里等待分配。我们这一届在1970年毕业的时候,居然有可能留在城里工作而摆脱上山下乡的命运。这是所有16岁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所梦寐以求的。刚刚获得有限自由的父亲更这样期待着,他不愿在好不容易的团聚之后又面临家人分离。  相似文献   

10.
采访他之前,我查阅了他的档案,那里面的记载深深地打动了我。他参加工作40多年,几十次受到表彰奖励。挑主要的说吧,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出席过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三次当选为省劳动模范,不久前又荣获“吉林英才奖章”。他是省委命名的优秀共产党员,省第六次党代会代表,他作为一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着政府津贴……他可谓荣誉等身。 可当他坐在我的对面与我交谈的时候,我觉得他是那样让人敬佩又是那样普通。他的眼睛大而且明亮,我想那是因为他能明察秋毫所致;他的背略有些弯,我想那是他常年站在手术台前的纪念;他说起话来平缓温和,如春风徐徐,我想那是他的职业道德使然。  相似文献   

11.
灌木之思     
如果生命要张扬,就让我长成戈壁滩上的一丛灌木吧。也许,我注定要在砾石和盐碱地里诠释顽强:扎根在土层里深邃地思考;抬头读蓝天莫测的风云……我在每一个白天黑夜设计圆的年轮。会有一朵小花开出微笑吧———那是我生命的风采;会有一颗浆果晶莹成熟吧———那是生活的甜蜜啊;要是有一把柴刀把身躯收获,那冉冉升起的炊烟,就是我对大地  相似文献   

12.
盲道悠悠     
自打“以人为本”成为开发北京的一个指导思想以后,真好像有一道阳光照射进来,新建的、翻修的马路,一下有了盲道、坡道。我的一位盲友说,那不是道,“那是我的眼睛。”而且,他欣然附耳对我言道:“我感到这个社会是我的了。以前不。以前我感觉不到它是我的。”我的这...  相似文献   

13.
那是6年以前的事了。可是至今回想起来,那些画面是多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强那信任的求助的眼神,强的母亲那焦急的面容,甚至那湛蓝的天空以及我和强的母亲站着谈话的走廊旁花坛里的一朵朵怒放的菊花,都像用数码摄像机录制下来一样清楚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而我,就那么简单地决定了一个孩子兴趣的走向——虽然现在还说不上是不是像我想象的那么糟糕。  相似文献   

14.
乡关何处是     
初次见面,寒暄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问候语,大概要数“你是哪里人”了吧? 这个问题似乎很好回答,其实不然.比如,要看在什么场合问.如果是在海外,那恐怕首先要回答“我是中国人”.如果是在省外,那首先要回答“我是某省人”.如果是在省内,那首先要回答“我是某市人”.如果是在更小的范围,那回答就要更具体,甚至需要回答到哪个乡镇哪个村.还有,如果父母双方不是同乡,那还要考虑一下是从父亲一方说起呢,还是从母亲一方说起?反正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5.
在我晨练的小树林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几棵形状怪异的,似“猛兽齐鬼,森然欲搏人”的沙枣树。站在弯曲粗糙的,枝头挂满淡黄色小花的沙枣树前,闻着那沁人心脾的沙枣花香,不由使我想起了少儿时沙枣树下那欢乐的时光,我仿佛又回到那久远的少年时代。1959年春,也是一个万物复苏、万木争  相似文献   

16.
那年,我在一家杂志社做编辑。一天,我收到一个男孩儿写的稿件,他的文笔不怎么好,语言枯燥直板。我勉强看了两段就把稿子退了回去。可过了几天。我又收到了那篇稿子。我有些意外,带着一丝好奇。我读完了整篇文章。它讲的是一个爱情故事,虽然文笔不怎么好,但我还是能感受到那字里行间深深的情意。  相似文献   

17.
怀念屈原     
马万朝 《党课》2014,(12):112-114
因为你,才使我牢牢地记住了那湾江水。自从我从书上知道你怀石投水的那天起,我就天天想象,你自绝于世的那条江,流的到底是多么沉重的江水,载的到底是多么沉重的忧愁?当我在地图上的洞庭湖畔找到那条细细的汨罗江后,始终都觉得,那浅浅的一道蓝色,就是一滴清泪。  相似文献   

18.
徐润菊 《党课》2013,(24):125-126
我手边有一本《党课》,是2013年第2期的下半月·教参版。我很喜欢那漂亮的封面:远处那雪域苍茫的山峰,是令人心驰神往的空间,映衬在眼前的是鲜红夺目的红梅花,暗自飘香的枝头引来一对喜鹊,  相似文献   

19.
星海湖情思     
严龙宁 《共产党人》2004,(17):53-54
从小便听过“洪湖水呀浪打浪”这首歌。那婉转悠扬情深意切的歌声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弦,使我油然而生出对碧波荡漾的湖的向往。后来参加工作,我到过青海湖、西湖、东湖、沙湖……我不知道自己是喜欢湖还是与湖有缘,只是渐渐地觉得那一个个湖是离我越来越近.越来越亲,越来越令我神往,越来越让我激动不已。美丽的湖哟,已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占据了我的心房。  相似文献   

20.
“我与黄立贵同志相识在革命发生重大转折的关头,又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是我最崇敬的师长,对我的戎马生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挥笔撰文回忆黄师长,仿佛那过去的此起彼伏的游击枪声在激荡着我的心扉,那逝去了的忽明忽暗的林中篝火在召唤着我的魂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