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在立法完成后,实施的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最初立法的目标?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立法后评估,对地方立法进行"体检",以期提高地方性法规的生命力。"立法为民,贵在法优。法治之法,须是良法。"然而,什么样的法规才算得上是良法呢?2010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拉开立法后评估大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成为"回  相似文献   

2.
<正>《公民导刊》"瞭望"专栏,一般都是介绍其他国家、地区法治范例或经验,读后受益匪浅。就拿今年第4期"瞭望"的两篇文章来说吧。《良治始于良法》用雄辩的事实告诉读者:新加坡依法治国取得卓著成效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严密精巧的制度设计,即制定、出台"良法"。作者从"精密制度设计,维护政治稳定"、"通过立法规范,促进经济发展"、"严格制度管  相似文献   

3.
正委托起草法规草案,委托清理法规规章,突出法条的关键性,重庆人大主导立法在探索中继续向前。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如何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用更加科学民主的形式来制定良法,重庆市人大也一直在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要求"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近年来,上海市人大内司委在制定《上海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若干规定》、修订《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立法过程中,积极探索提高立法质量、发挥立法主导作用的方法和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黄丹 《当代广西》2015,(5):20-21
<正>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辽政办发[2013]4号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辽宁省人民政府2013年立法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推进科学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的总体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重心,着力  相似文献   

7.
正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开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自2016年1月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以提高立法质量为目标,准确把握科学立法内涵,地方立法工作始终坚持与改革开放同频、与高质量发展共振,有力地引领和推动了开封经济社会发展。五年立法工作主要情况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立法。5年来,开封市人大及常委会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的立法权限范围内,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五城联创"和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相继出台《开封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开封市城市绿化条例》《开封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开封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等7部地方性法规,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为推动新时代开封更加出彩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良法善治,立法先行。2017年,九江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相继出台了《九江市城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九江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千年古郡正借助全面依法治国的强劲东风,大力推动立法事业扬帆远航。且看笔者为您全景式展现九江市2018年立法工作亮点。亮点一:立法机制不断健全立法工作的制度化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如何以创新、法治思维制定  相似文献   

9.
《管子》托名管子,实为春秋战国时期齐稷下先生们的论文汇编,其中的法治思想不同于以"严刑峻法"著称的秦晋法家,也不同于作为"德主刑辅"的儒家法思想,具有齐法家的特点,近似于现代意义上的良法。《管子》中的法治信念、立法依据从人性出发,其目的是要达到民富国强、社会和谐有序;在强调法的至上性的同时,注重其他社会控制力量的运用;其法治的实施在为齐国取得了称雄诸侯的霸主功业的同时,国民没有遭受到严刑竣法的暴虐。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以下简称《治理条例》)是我国城市管理立法的最新成果,它以"城市治理"理论为指导,参考了多年来各地城管立法的经验教训,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央和地方有关立法提供了参考样本,也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新鲜素材。本文以南京市大城管改革为背景,重点探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这凸显了立法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以下简称"立法条例")是关于我省地方立法制度的一部重要的地方性法规,自2001年颁布实施以来,对规范我省立法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文明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需要良法之治,而良法的诞生,最根本一的是立法理念正确、立法科学民主。法具有规范、引导、教育和保障等多项功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需要立法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3月11日,新华社发表评论员文章,题为《以良法推动善治》。文章写道,"立法以典民则祥",作为去年立法法修改以来第一部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律草案,11日,慈善法草案接受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团全体会议和代表小组会议的审议。让"善法"更善,这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将在法治轨道上实现新发展,也表明全国人大在规范立法活动、提高立法  相似文献   

14.
<正>求是·4月16日《求是》杂志刊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署名文章《全面贯彻实施修改后的立法法为实现良法善治提供制度保障》。文章说。修改立法法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现实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立法质量、回应人民群众殷切期盼的客观要求。扎实做好修改后的  相似文献   

15.
正民之所盼,法之所向;民有所呼,法有所应。2019年,对郑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来说,是成果丰硕、成绩斐然的一年。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恪守立法为民,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遵循立法规律,健全工作机制,注重实践创新,着力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物权法》、《劳动合同法》、《食品安全法》、《社会保险法》等重要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征求全民意见,"立法民主"已成为公共话题。再往前追溯,一系列标志性事件已经在中国立法进程中烙下日趋鲜明的民意痕迹、显出日益强大的民意力量。在民意力量日益强大的年代,更为本质的问题是,如何在民意诉求和法制理性之间作出适当的取舍?如何在"大众立法"和"精英立法"之间作出合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5,(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重大要求。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已经不能止步于"有法可依",更应关注"有良法可依"。立法法是关于国家立法制度的重要法律,是"管法的法"。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修改决定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提高立法质量这个重点,从完善立法体制、健全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法律是治国的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地方立法如何实现精细化?如何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洛阳市人大常委会的答案是:坚持市委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抓住最关键的,解决最紧要的,以"绣花精神"精准立法,做好精细化文章,为洛阳的改革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报告将"依法立法"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相并列,这是立法原则上的一大变化,表明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立法原则上的一大变化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依法立法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并列为立法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善治契机。立法权是治理体系中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基础,高质量的立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只有良法才能善治,不能简单地说有法可依,其实更重要的是有良法可依,因此"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三大原则的确立,对开展地方立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