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恩文化的美德与道德教育的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文科 《桂海论丛》2008,24(6):74-76
人所具有的感恩意识本是一个人努力实现人类之爱和人格之善的基础,拒绝感恩是一个社会族群道德失落和不文明的表现。社会要重建感恩文化,就必须在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学校的道德教育,营造有利于感恩意识成长的社会环境上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感恩的价值     
人类祖先的施恩与受恩,逐渐形成心灵深处的感恩文化。感恩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紧密连结,唤醒沉睡在内心的感恩情怀,是每个人要用实际行动去不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感恩是一种善良的道德意识与情感。心怀感恩,使我们能有一颗平和而包容的心,不会为一时的利益得失而耿耿于怀;心怀感恩,使我们更有一份责任感,不会总为自己的怯懦与懒惰寻找退却的理由;心怀感恩,使我们有一种家的温暖,即便身处异地也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孤军奋战;心怀感恩,使我们乐于助人,以同情心来对待和我们曾经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心怀感恩,使我们拥有一份好心情,因为感恩者的世界永远和谐而美好。本期独家策划从一个农民工以多次献血来感恩社会的报道开始,约请有关专家就感恩与孝道文化、社会责任等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撰写文章,期望能对读者理解和传承感恩文化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苏宝胜 《青年论坛》2007,25(6):60-62
感恩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大力继承和发扬;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可以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塑造完美人格、完善人的生命;感恩教育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邓文英  欧甜 《传承》2009,(24):72-73
乌鸦反哺是动物界的感恩,动物尚且如此,而当今的大学生们有的却成为了不懂感恩、不会感恩,甚至是知恩不报的冷漠一代。探讨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培养,培养大学生知恩图报的感恩意识,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服务当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乌鸦反哺是动物界的感恩,动物尚且如此,而当今的大学生们有的却成为了不懂感恩、不会感恩,甚至是知恩不报的冷漠一代.探讨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培养,培养大学生知恩图报的感恩意识,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服务当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阐述了改变高校教育状况的迫切性。然后通过浅析中国传统感恩文化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提出用弘扬与践行传统感恩文化来扎根大学育人之道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感恩思想是人的一种基本修养,也是社会文明的一项标志。常怀感恩之心,可以使一个人保持平和心态,热爱生活、热爱社会,自觉地尊重别人的劳动,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子女应该感恩父母。我国的传统伦理将“善事父母”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最基本前提,认为孝  相似文献   

9.
感恩教育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南有个昌感县(感恩县),山西有个孝义县,湖北有个孝感市;美国和加拿大每年有一个节日叫感恩节,均蕴涵着感恩的道理。感恩即感戴恩德之意,亦有感谢感激之讲。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感恩的滋润。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开展感恩教育是须臾不能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实社会中有一些人,惟我独尊,自私任性,坐享其成,牢骚满腹,怨气冲天,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顺眼,冷漠欺诈,推诿指责,忘恩负义,落井下石,仇恨社会,铤而走险……这些人的感恩意识萎缩,报复心理膨胀,践踏文明,障碍和平,带给社会和人类是灾难与祸害。其实,当…  相似文献   

10.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我们非常城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单位对我们有知遇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或许,很多父母与老师并不渴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感恩教育不可缺少。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