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迎接党的十七大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确定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和谐浙江、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
顾益康 《今日浙江》2007,(12):34-3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是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今后5年总的奋斗目标.党代会报告强调了我们要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这"惠及全省人民"6个大字掷地有声,格外醒目,体现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的深刻理解,点明了让全省人民共享小康生活的理想目标;体现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解读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的理念;体现了构建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揭示了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规律,也体现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显示了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浙江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十分重要的阶段性目标。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省上下按照省委决策部署,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基本实现了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是浙江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然灾害影响,全省人民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建设。  相似文献   

4.
《政策瞭望》2012,(6):18-26
现将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五年来的工作情况和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向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如下。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  相似文献   

5.
五年栉风沐雨,五载春华秋实。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即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回望过去5年,是浙江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5年,也是浙江人民民主稳步发展、法制建设扎实推进、人大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5年。5年来,省人大常委会着力加强地  相似文献   

6.
《今日浙江》2002,(12):24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批准张德江同志代表中共浙江省第十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大会认为,报告确定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全面推进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题,符合中央要求和浙江实际,充分表达了全省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愿望。报告通篇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全面推进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条主线,体现了与时俱进精神和浙江特  相似文献   

7.
(二○一二年六月六日)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  相似文献   

8.
省委书记赵洪祝近日提出,要进一步把握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的主要精神,抓住实质,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扎实工作,全面推进。本刊将围绕"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分期宣传报道各地,特别是县(市、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成功做法,展示各地干部群众求真务实、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9.
周业樑 《今日浙江》2007,(22):27-2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报告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浙江金融业将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按照"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战略转型,努力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5年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要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规划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当前正在全省开展的"作风建设年"活动,认真落实省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中共宁波市江东区委 《今日浙江》2007,(13):F0002-F0002,I0001
刚刚闭幕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突出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鲜明主题,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确立了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之路,提出了率先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六个更加、六个新突破"的具体要求,既符合中央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符合浙江的实际,具有鲜明的浙江特色;又符合全省党员和人民的心愿,具有鲜明的民生特点.  相似文献   

12.
携着收获“十一五”硕果的喜悦,浙江人民在“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引下,踏上了科学发展新征程。《纲要》确定了未来五年浙江发展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战略举措,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规划纲要精神上采,奋发图强、扎实工作,朝着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而胜利迈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批准赵洪祝同志代表中共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大会认为,报告确定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动员全省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而奋斗”的主题,符合中央要求和浙江实际,充分表达了全省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批准张德江同志代表九届省委所作的报告。大会认为,报告确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加快浙江现代化建设的主题,符合中央的要求和浙江的实际,反映了全省人民的愿望。报告实事求是地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认  相似文献   

15.
今后5年总体要求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作出的部署,今后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加快构建和谐浙江、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厉佛灯 《今日浙江》2007,(19):10-17
五年前的金秋十月,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大会提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奋斗目标: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从此,这一奋斗目标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响彻在神州大地. 位于东海之滨,始终处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浙江,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巨大鼓舞下,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征程,开启了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新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7.
五年前的金秋十月,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大会提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奋斗目标: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从此,这一奋斗目标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响彻在神州大地. 位于东海之滨,始终处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浙江,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巨大鼓舞下,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征程,开启了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新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8.
王骏 《今日浙江》2007,(12):38-39
实现中共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大会报告第七部分对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今后5年的目标任务,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浙江人大》2012,(7):3
最近召开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适应浙江发展的新变化,顺应浙江人民的新期盼,确立了努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奋斗目标。浙江历史,由此翻开新的一页。回首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浙江人民自强不息、勇于开拓,在急难险重的考验下,在疾风暴雨的跋涉中,闯出了一条"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藏富于民"的特色道路,在全国率先基本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可谓艰苦卓绝。过去30年留下的"浙江故事"如何经久流传?它所形成的"浙江经验"如何昭示未来?浙江的现代化进程,又将实现怎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03,(1)
中共江苏省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确定了全省21世纪前50年的奋斗目标——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江苏要以更快的步伐,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