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红敏 《廉政瞭望》2011,(15):56-57
总理弟妹隐居闹市少有人知在河南省焦作市曾经生活着这么一个人,她叫王兰芳,是开国总理周恩来的弟妹,也是颇有资历的老革命,但她却不拿国家的工资,一直到去世,她和儿子、儿媳、孙子都过着极为低调的隐居式生活。周恩溥是周恩来的亲弟弟,1944年在山东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46岁,  相似文献   

2.
《党建文汇》2014,(9):57-57
10块钱过一天什么的都不算啥,有个德国女人已经过了18年没房没车没钱包的生活!她叫海德玛丽·施维尔默.1996年辞职,退掉租房,所有财产送人,开始了不用金钱的生活.靠帮人做园艺、清洁换取食物和栖息之所。今年,她72岁。她把自己的经历著成《福从天降的试验》一书.一夜成名,获得丰厚稿酬,却再次把钱送光……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员丁世芹是梅河口市的一位下岗女工,面对困难她不怨天尤人,一边烤肉串维持生活,一边积极寻找再就业门路。1996年3月,她看到梅河口市私营企业——新民食品公司招聘管理人员的广告,就主动报名应聘。经过面试、笔试、答辩,她成为50名应聘者中惟一的被录用...  相似文献   

4.
宋庆龄因为与孙中山的婚姻而成为万众瞩目的“国母”,及至成为中国史海中一个扬名千古的传奇女性。孙、宋结合,无论对孙中山或是对宋庆龄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孙中山来讲,宋庆龄不仅是他的生活伴侣,更是他革命事业忠实的战友、助手、继承者。而对于宋庆龄来说,孙中山是丈夫,还是拯救中国的英雄,也是她的革命导师。在她的意念中,爱情与革命已经融为一体。与孙中山的10年婚姻里,宋庆龄的家庭生活大多数时候在动荡惊险渡过,这段非凡婚姻决定她必将不平凡地走过一生。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现在的中国人,最愿意生活在哪一个年代呢?如果我拿这个问题去试探母亲,这位“贫农成分”且年过花甲的老人一定会在平静中带着向往的神情讲述有一位贾母和一群家奴的贾府、或者有一位杨母和一群“杨家将”的杨府。她觉得她应该有一个体面壮观的家,而她在这个家中有一个可以含笑而喏的座位;她欣赏那种家中的人际礼仪,而且那种老歌老戏也特有韵味。她甚至认为她所嫁与的刘家,凭着祖上遗风以及我们父亲的才识一切都是可以如愿以偿的,只是被“革命”和“运动”给毁灭了。她不喜欢儿女分散且少有往来,不喜欢楼上楼下全是见面不说话的人,不喜欢女人穿着暴露的衣服,也不喜欢瘟鸡式的跳舞和病猫式的歌吟。总之,尽管她没有年代的概念,她却固执地向往着贾府或杨府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陈学书 《当代贵州》2008,(17):54-54
恬静、秀雅、温婉、亮丽,是湄城的景色气韵。她就像一个充满了古典气质的大家闺秀,不惊不诧,安闲而惬意、平静而舒心地生活着,任湄水陶洗着她的性灵……  相似文献   

7.
孔东梅,这个名字以前一般不被社会所了解,在2003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时,孔东梅出了《翻开我家的老影集》,大家知道她是毛泽东的外孙女,才被人们所熟悉。纪念毛泽东诞辰112周年时,她又出了《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读了她的书明白了毛泽东的亲人们,为什么如此低调,如此平凡地生活着。  相似文献   

8.
一个时期以来,一个响亮的名字在百姓中广为传诵着,他就是吉林省水利厅厅长———共产党员汪洋湖。一位手握重权、一年掌管几十亿元资金的厅级干部,房改购房时竟然拿不出1.5万元钱;他的三个女儿中,有两个没有工作;工作40余年,却有30年和家人两地分居;物质生活虽然不富有,但他在人民群众中有口皆碑……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使他40余年如一日,忠贞不渝?走近汪洋湖的女儿汪强,听她谈她的父亲、她的家庭和她的生活,使我们有机会走进了汪洋湖的精神世界。“父亲给我们的就是一颗平常心”也许在常人看来,29岁就走上领导岗…  相似文献   

9.
何士龙 《党课》2012,(24):94-98
20年前她出尽风头,只因她曾走进总统的生活:20年后,她风光不再,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后人:来路不正的一定无法修成正果。  相似文献   

10.
甄真 《奋斗》2009,(7):14-15
她来自于中国西北,至今乡音未改,但她的科研事业却扎根在龙江的大地上;她出生于甘肃农家,依旧不事张扬,但她的禽流感研究却牵动了世界的目光;她刚刚迈入不惑之年,却已经在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做了七年的“掌舵人”:她拥有一个个炫目的光环,却依然平平淡淡地从事着自己的工作,一切如常。她就是陈化兰,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正是这样一位年轻女子,当“禽流感”这三个字闯入人们的生活,考验着人们脆弱的神经时,她镇定自若,带领着自己钟爱的团队构筑起抗“禽”前沿的铁壁铜墙。  相似文献   

11.
朱世忠 《共产党人》2009,(24):53-54
1977年恢复高考,我的恩师陈静英从宁夏固原杨郎陶庄小学考入复旦大学。她走后,用书信与我们村上的乡亲和她的学生联系。后来,书信少了,再后来,就失去了联系。我们推测,她大学毕业后应该留在上海工作,现在也已经退休了。我们常挂念,陈老师身体可好?生活得怎样?恕我不敬,我们犯嘀咕,难道有了什么让我们不愿意想像的意外?  相似文献   

12.
马铁 《党史纵横》2008,(9):55-56
在郭立言老人沈阳的寓所里,笔者拜访了她,她正戴着老花镜在看书。老太太虽然有儿有女,但仍坚持一个人生活。她不愿意拖累儿女。郭立言老人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艰辛,这些事情都颇具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3.
评刊用刊     
《军队党的生活》2011,(9):90-91
73082部队50分队疏伟来信:阅读贵刊已有两年多了,从2008年创刊号开始,每期《军队党的生活》我都认真品读。之所以对她情有独钟,一是她很年轻,充满活力。《军队党的生活》紧跟党建实时动态步伐、紧贴军队使命任务,以年轻的姿态唱响旋律、铸牢军魂;二是她很全面,富有知识性。  相似文献   

14.
8年前,她遭遇车祸,瘫痪在床;3年前,江油市公安局的民警们帮她重拾生活信心:现在,瘫痪8年的她终于站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缠过足的四嫂王淑兰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他刚刚在招待所住下,就问公社书记毛继生:“四嫂呢?她在不在家?”毛继生说:“她到长沙儿子那里去了。今天上午,我们已派人去接她回来!”毛泽东说:“对,应该请她回来。她回来了,就有人帮我待客了!”四嫂,就是毛泽民的发妻王淑兰。毛泽民排行第四,按乡里习惯,人们都叫她四嫂。王淑兰是一位缠过足的旧式女性。她和毛泽民的结合,是依照流传了千百年的老规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于她出身农家,嫁到南岸上屋场毛家后,很快就适应了农村新媳妇的生活。每天雄鸡刚…  相似文献   

16.
种爱     
她病了13年,丈夫疼了她4700多天,爱了她4700多天,13年是丈夫用坚实的肩膀挑着生活重担,用善良宽厚的情怀拥着残疾的她走过来的。其中的滋味只有她知道,内疚和幸福在她心里交织。丈夫在她心里种的那朵倾注浓浓爱的花儿。美丽得让所有的人欣羡和惊叹。  相似文献   

17.
冬日的早晨,天亮得总是特别晚。朱梦茹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匆匆洗漱一番,便背上书包往学校赶。她曾是班里的生活委员,虽说为了不影响学习,班主任已经不让她任职了,但她还是保持着早早到校的习惯,每天为大家打扫好教室卫生,给同学们创造一个舒适清沽的学习环境。当问起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她轻描淡写地说——这是她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同慧侠 《党课》2008,(5):62-64
20多年前,她的理想是考入一所好大学;学个热门一点的专业,毕业后能工作并生活在一座大城市,最后,她却选择了大家都不看好的林业工作,虽然清苦,但她依然感到非常满足。她说,林业工作一样能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为老百姓服务,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  相似文献   

19.
陈英凤 《求贤》2011,(12):49-49
23岁的C是我的师妹,她常跟我说,她的工资很低。她常想.这样的日子是否值得.比如每天斤斤计较地盘算地铁和公交车哪个更加划算.为买不买一辆200块钱的自行车犹豫了好几个月。她害怕回到家乡,害怕和别的同学相比,害怕起步工资太低而让日后的生活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20.
何泽慧在苏州秀美的网师园中生活到19岁。在这里,她受到水光林色和山石古建风韵的熏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天资敏慧加上聪颖勤学,不其意是,她对数理、格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