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方法论、核心思想等方面对马克思与科斯的法经济学思想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以及方法论上的差异,尽管双方都重视产权制度与权利安排在经济中的作用,但马克思从社会关系入手强调经济与法律之间的辩证关系,特别是注重经济对法律的决定作用,科斯则从交易成本的视角指出法律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历史作用上,科斯开创了现代法经济学,马克思虽然没有创建法经济学科,但不乏法经济学思想,因而马克思无疑是法经济学的伟大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世伟 《世纪桥》2011,(3):57-58
本文运用黑格尔的法哲学理论对1842—1843年间马克思的“法与法律”二分法进行解读,从而认为青年马克思基本是继受了黑格尔的法哲学理论,马克思“法与法律”二分法背后的哲学依据是黑格尔的法哲学;而在马克思经历苦恼、从黑格尔体系完全脱离出来,彻底转变为唯物主义者之后对黑格尔法哲学是持批判态度的;至此,“法与法律”二分法也因这种批判而丧失了它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3.
法经济学是伴随着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而发展出来的一门学科,它运用经济学中的基本方法对法律行为及其法律现象进行成本、收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分析,使人们对法律行为或法律现象的社会价值作出预测或评价。立足于法经济学的视角,依规治党能够缩减治党的成本消耗,降低依法治国的成本支出,党内法规的立法与执法也会对彼此间的成本效益产生影响。在依规治党过程中,需要提高党内法规立法的水平与质量,需要加强党内法规执行力建设,也需要将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制度治党协同推进建设。  相似文献   

4.
解析我国《行政强制法》的新构架、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时12年,我国《行政强制法》终于出台。这部一波五折、艰难问世的法律,肩负着规范行政权力和保障民众利益的双重责任,以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的特质倡导了新的行政执法理念。《行政强制法》是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举措,将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法哲学是一种绝对的观念,而且是一种颠倒客观世界本质的世界观,但是其中所涉及到有关"市民社会"经济学内容,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经济学探究的缘由入手,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经济学内容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黑格尔法哲学的经济学对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11,(16):50-51
《行政强制法》立法12年终出台前不久,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行政强制法》。《行政强制法》是规范行政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与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并称为行政程序立法的重要"三部曲"。《行政强制法》的出台,一  相似文献   

7.
行政与法的关系问题,是行政法的核心问题.本文对行政与法关系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对行政与法关系的定位进行了探讨.提出行政与法不应是消极对抗的关系,而应是积极合作、良性互动的关系.法与行政不应该成为敌人,而应该成为朋友,法律能够和应该做的贡献应是创造而不是破坏;行政在运作过程中,应该守法与自律,在"法律空白"地带和法律有漏洞之处,行政要兼顾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要以实现公益和私益的最大化为宗旨发挥其能动作用,并推动法律向健全和完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5,(3)
170年前,马克思在思想转变过程中所写下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内容和方法上初步阐释了"个体自身生产"的内涵、方式和地位,这对认识马克思的个体思想、生产理论以及促进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不仅是关于"资本"的经济学著作,而且是关于"存在"的哲学著作。马克思和"哲学家们"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把"存在"视为某种与人无关的超历史的存在,而前者则把"存在"理解为现实历史的存在。要真正把《资本论》理解为不仅是包含了哲学思想的经济学著作,而且本身就是关于"存在"的哲学巨著,决不能绕开对《资本论》逻辑开端的"商品"的存在论阐释。对"商品"的存在论阐释,是在根本上回击那种把《资本论》庸俗化为流俗的经济学著作的观点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0.
2011年6月30日,旨在规范行政机关强制权力运行的《行政强制法》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五次审议,获得通过,该法明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备受争议的法律的出台让人们看到了解决城管问题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由于环境侵权损害的高度技术化和复杂性,传统的侵权行为法在环境侵权领域不能对环境侵害提供充分、有效的救济。经济学让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去体会法律体系。运用法经济学的理论,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环境侵权具有一定的有效性,经济学分析可以为司法实践中解决复杂的环境侵权引致的损害责任难题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任君 《世纪桥》2013,(15):52-53
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该法已于2012年1月1日正式施行。它对完善行政强制制度,规范行政强制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主要研究行政强制的实施现状,解决行政强制消极适用和过度适用并存的不良局面,寻求加强行政强制与制约行政强制的衡平途径,提出《行政强制法》有效实施的措施,从而达到既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又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推动行政强制合理使用,提高行政效率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易菲 《学习月刊》2011,(8):24-2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实践美学的基础。但《手稿》的出发点不是谈美学,《手稿》序言:"在本著作中谈到的国民经济学同国家、法、道德、市民生活等等的联系。"[1]卢卡奇评价:"马克思美学既存在又不存在。"[2]然而马克思在分析人的生产实践时提出了"劳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最高问题是论述"共产主义".为了论述共产主义,马克思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说明"私有财产不具有必然性".为了说明私有财产不具有必然性,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把异化劳动的根源归结为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超越了古典经济学,确立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从而在哲学上实现了相对于古典经济学的"哥白尼革命".  相似文献   

15.
法哲学探析     
林瑞英  张娜 《探索》2005,1(6):171-173
有什么样的法哲学观,人们对法律现象及其本质就会有什么样的理解和解释。法哲学是法的形而上学,法哲学家通过哲学思维,从人与法的关系的角度来透视法律现象,分析人的活动对于法或法律运作的影响,以及法或法律对于人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产权定义的诠释--马克思产权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红凤 《理论学刊》2003,4(2):49-50
为了更好地理解产权 ,本文将立足于比较马克思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定义 ,分析产权在经济学意义上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并试图创建一个具有科学性的、与现实经济生活最贴近的、能够对我国体制转轨中的财产制度及企业产权制度的演变有指导意义的产权定义。一、马克思对产权定义的解释早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科斯之前 10 0多年 ,马克思就创立了科学的、系统的产权理论。对马克思在产权理论方面的功绩 ,一些尊重客观事实的西方学者也是承认的。马克思对产权定义作了科学的解释。1.在马克思看来 ,产权即财产权 ,它是一种法权 ,是生产关系的法律…  相似文献   

17.
利益是法律产生的基础,法律对利益的调整表现为:表达利益要求、平衡利益冲突与重整利益格局;法的价值是主体要求在法律中的一种表达,反映了法律作为客体对主体即人的一种属性;权利、义务是法的基本内容,它贯穿于法律现象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利益、法的价值、法律权利和义务三者的关系体现为:利益是法的价值和权利义务的"物质化"基础,法的价值是法的利益的抽象化存在,法律权利义务则是利益的法律化表达。  相似文献   

18.
刘效敬 《求实》2013,(Z1):61-63
<正>自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行政强制法》,是我国出台的第六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对进一步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行政强制法》在总结以往执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行政强制制度作了诸多创新。但同时,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统一《行政强制法》法典的国家,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并且由于法律制度本身具有天然的滞后性,在《行政强制法》实施一年来,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能不能进行数学化,显而易见,存在诸多争议.这些争议也触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最高的理论旨趣."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罗默,要求一种针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化实践.然而,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的系统阐述并不是通过数学化模型来进行的,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理论的基本思想难以数学化.如果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数学化是一贯的,那么罗默恐怕就得放弃马克思的历史科学,而放弃马克思的历史科学的追求恐怕正是他特有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但是其实质上却隐含着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立场。在《手稿》中,马克思坚持政治经济批判的方法,以劳动与生产作为财富的基石,阐释了资本主义在资本逻辑统治下,社会财富生产的悖论和分配不公正现象,揭示了资本权力下的对抗性加剧和劳动阶级非幸福的苦难境遇。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劳动时间”作为“财富的尺度”的批判,指出未来社会财富的宏大基石从劳动生产转到人自身的生产,从而促进人的潜能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劳动时间将成为自由时间,人们真正在闲暇时间中享受幸福,成为真正的社会的个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