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家庭服务业,是以家庭及其所在社区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家庭生活或社区事务对劳务的需求,及优化家庭赖以运转的社区环境为目标,对整个家庭运转和家庭发展具有直接、重要的公共影响的服务业。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政报》2011,(20):19-23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家庭服务业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各类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为推进我区家庭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更好地促进就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43号)精神,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发展家庭服务业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3.
二○一一年十一月八日宁政办发[2011]14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家庭服务业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各类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服务业。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是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对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为加快发展我市家庭服务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43号)  相似文献   

4.
正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府办发[2014]133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家庭服务业是指以家庭为服务对象,由家庭服务机构指派或介绍家庭服务员进入家庭成员住所提供烹饪、保洁、搬家、家庭教育、儿童看护以及孕产妇、婴幼儿、老人和病人的护理等有偿服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家庭服务需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43号),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相似文献   

5.
张一名 《中国妇运》2010,(12):11-13
一、家庭服务业的概念及范围 概念:家庭服务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目前,无论是实践层面还是理论研究层面,对家庭服务业的概念都在探索中。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并结合我国实际,我们把家庭服务业确定为:以家庭为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6.
2010年8月,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与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共同举办了“中国家庭服务社会化可持续发展论坛暨家庭服务专业人才公益研修班”,全国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晓驷致辞。论坛围绕中国家庭服务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热点、难点以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就国内外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及经验做了专题讲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政报》2010,(11):13-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家庭服务业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各类劳动服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对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8.
非正规劳动组织就业的根基在于社区服务业。随着上海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一方面,城市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住房封闭化、生活现代化速度加快,使家庭自我服务能力减弱,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加大;另一方面,现有的社区服务建设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要,社区服务业呼唤产业化和规模化。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0年启动红杜鹃家庭服务项目以来,在全省范围内发展红杜鹃家庭服务培训基地44个,其中有3家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巾帼家政培训示范基地",免费培训红杜鹃家庭服务从业人员2.5万余名,帮助3万多名妇女在家庭服务行业实现就业。一、多方支持,营造红杜鹃家庭服务培训良好氛围1、政策推动。省政府相继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家庭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省人社厅等部  相似文献   

10.
残疾人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 残疾人服务是指国家和社会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邻里为依托,以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养护、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劳动就业、文化体育、法律维权、信息化等服务为主要内容,为残疾人提供的各种服务业务。按服务机构的性质来划分,残疾人服务可分为事业服务和产业服务,事业服务具有非营利性,而产业服务具有营利性。  相似文献   

11.
家庭服务业的兴起 提起家庭服务业,很多人都会把它和以往我们所熟知的家政服务业相混淆。有专家曾指出,家政服务业属于家庭服务业中的一类,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家庭服务业是从家政服务业“起家”的,然后再利用家政服务业的已有阵地“开疆拓土”。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保安服务业十分发达。从1962年起,以日本第一家保安公司西科姆株式会社成立为标志,至今发展才40余年,却以规模大、技能强,服务广闻名。现今,保安服务已经成为日本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行业,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了个人、家庭、社区、学校、医院、工厂、商店、饭店、银行、机场、港口、博物馆,甚至行政办公楼、首相府等政府机构。其中,家庭作为保安公司服务的对象之一,业务量占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12,(4):35-37
随着现代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家政服务带着全新的理念和日益丰富的内涵悄然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据中国家政服务业协会统计,目前我国家政从业人员有1500多万人,但仅城市的7000多万个家庭中,  相似文献   

14.
2020年以来,在省家庭服务业协会的积极配合下,我省家庭服务行业围绕“六个一”的具体措施分步实施,广泛开展了家政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现已初见成效:行业协会在行业规范、行业自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家政服务示范合同在全省推广试用;鼓励省家庭服务业协会建成海南省家庭服务业信用信息平台.推广平台APP“椰岛家政”。  相似文献   

15.
《山西政报》2012,(2):30-34
晋政办发[2012]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家庭服务业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各类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是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对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实现我省转  相似文献   

16.
渝办发[2011]78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家庭服务业以家庭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类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就业容量大、就业领域宽、用工形式灵活,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对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4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我市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一)发展目标。到2015年,培育家庭服务业人员10万人,新创造就业岗位10万个,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培育一批管理科学、运作规范、影响力较大的家庭服务企业和家庭服务业品牌,政策体系和监管措施逐步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家庭服务市场和经营机构基本形成。到2020年,覆盖  相似文献   

17.
正国发[2014]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家庭、养老、健康、文化创意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服务供给规模和质量水平明显提高。与此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亟待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涉  相似文献   

18.
简讯 地方     
《中国妇运》2015,(2):48
天津妇女家庭服务业协会成立。1月20日,天津市妇女家庭服务业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通过了天津市妇女家庭服务业协会《章程》草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和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参加会议的有北京、河北两地的家政企业代表,期望加强京津冀三地妇女家庭服务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满足三地民生需求。上海发布全国第一本"家庭政策蓝皮书"。1月23日,上海社科院发布了《上海家庭政策蓝  相似文献   

19.
时讯     
《创造》2016,(4):10-11
正云南鼓励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云南省政府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围绕旅游、健康、养老、文化、居民和家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体育、教育培训等领域发展,推动生活消费方式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鼓励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多方式提供婴幼儿看护、护理、美容美发、洗染、家用电器及其他日用品修理等生活性服务,培育一批集零售、餐饮、文化、  相似文献   

20.
论立体式家庭养老服务支持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玉其  刘莹 《湖湘论坛》2020,33(1):110-121
家庭是提供养老服务的重要主体,家庭养老服务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中,家庭养老服务困境重重,影响老年人各类需求的满足。家庭养老服务弱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无奈、无能与无为。为防范老年社会风险,满足老年人的各类需求,提升家庭的养老服务能力与服务意愿,应该在现有基础上探索构建立体式家庭养老服务支持体系,即支持主体多元、支持内容多维、支持举措多面。未来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多主体协同联动,从多个方面全面推进家庭养老服务支持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