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教育的技能化和功利化倾向不断引起教育学家的关注和反思.儒家和谐思想应该成为新的教育理念的重要资源之一,其中包含的和谐人格教育与和谐生命教育等丰富的思想资源,在情知意、真善美、"成己"与"成物"方面,在生命有限与无限的理性认知、高明与中庸的境界体悟、审美与超越的智慧理解等方面,都对当代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干,儒家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儒家和谐思想包括自我和谐、人际和谐、群己和谐、天人和谐四个方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二是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四是有利于形成和谐生态观.  相似文献   

3.
林建萍 《世纪桥》2008,(10):44-45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在中国儒家和谐思想语境下,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倾向于主体对于客体的顺应与统一,反对以主体强行征服客体的姿态实现压制性的和谐。从主体自身的角度上说,是对于人的受动性本质的理性认识,从客体自然的角度上说,则是对宇宙永恒的充分肯定。作为这种和谐的最高境界则是超越主体受动性和自然永恒性的“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在中国儒家和谐思想语境下,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倾向于主体对于客体的顺应与统一,反对以主体强行征服客体的姿态实现压制性的和谐.从主体自身的角度上说,是对于人的受动性本质的理性认识,从客体自然的角度上说,则是对宇宙永恒的充分肯定.作为这种和谐的最高境界则是超越主体受动性和自然永恒性的"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5.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要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一直作为一种内在的、本质的、一以贯之的精神,作为一种崇高而又现实的理想与社会模式.发掘、整理经过两千多年文化熏陶的儒家和谐理念的基本精神,基本思想,无疑对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儒家精神     
周桂钿 《理论学刊》2002,(6):109-112
孔子的思想与后儒有所不同 ,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因此可以谈儒家精神。儒家精神最主要的就是“仁义中和”四个字。“仁者爱人” ,仁有两条原则 :一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二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义者宜也” ,该取则取、不该取不取是义 ,该取不取、不该取也取是不义 ;“中”即中庸 ,它是重要的思想方法 ,是从实际出发的最正确的法则 ;“和”是多种成分的有机组合 ,是优势互补 ,是和谐 ,处于其对立面的是“同” ,“君子和而不同”。儒家精神对现代社会还是有较大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11,(12):51-51
儒家的“和谐”,指的是不同事物之间彼此相互交错、相济相成而达成的平衡稳定、协调有序的状态。儒学以“仁”为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任俊华 《新视野》2005,67(6):56-57
文章分析了儒家生态和谐观的主要内容和现代价值,认为儒家生态和谐观是一种仁爱型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它同西方传统的功利型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有重大的理论差别,是现代生态哲学健康发展的历史养分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创建和谐社会可供借鉴的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的仁礼和谐型与墨家的兼爱和谐型两大社会和谐思想理论对什么是和谐社会、建立一个怎样的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建设和谐社会、怎样构建和谐社会诸问题上提出了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的系列思想观点,其一系列同异点上包含了不少可以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汲取的有益的因子。  相似文献   

10.
孙波 《求实》2008,(5):24-27
先秦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从当时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出发,提出一系列具有丰富的社会和谐特征和内涵的社会建设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洁 《世纪桥》2007,(10):45-46
儒家"家国同构"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它倡导公忠为国、爱民爱国、以身许国,强调个人要秉公去私,以公克私,崇德重义,修身为本。这一思想恰能为建立"和谐关系"的途径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周佳峰 《新长征》2010,(10):60-60
人类社会需要安定,更需要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建与发展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而儒家思想中优秀的和谐思想文化可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辅助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13.
论儒家伦理对提高人的精神素质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电  刘天杰  聂火云 《求实》2004,1(1):69-71
儒家伦理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对其进行改造、创新 ,挖掘其优秀思想 ,这对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使人成为知、情、意全面发展的人 ,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同时也可为我国的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谐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余梅冰 《党史文苑》2007,(11):65-66
建设和谐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内容上看,儒家精神包括了热爱祖国,服务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宽容和谐,和衷共济的融合精神;崇德向善,追求完美的人文精神。弘扬儒家文化的精神,对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注重教育和文化的作用,二是强调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三是大力倡导和谐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充分弘扬儒家精神,推进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秀昌 《学习论坛》2008,24(8):28-32
熊十力在创立"体用不二"新心学哲学体系的同时,对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也有所关注.尽管他在"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过程中对于儒家民主思想的阐发并无多少新意,但是,作为希望以中国文化救世界的文化保守主义者,熊十力能够在倾心建立并且挺立中国哲学精神的新唯识论哲学体系的同时,关注政治社会问题,并企图以自己的独特方式为在中国建立真正的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而求索不已.这正是熊十力民主思想的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芳 《兵团党校学报》2008,112(3):15-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前,要从巩固党的执政之基的高度,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党群关系的新特点新趋势,深刻认识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论江泽民的和谐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比较系统的、以"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国际力量的和谐"为核心内容的和谐观.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该建立在承认各种生产要素人格化及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和确保其基本权益的实现.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工会组织作用的发挥、积极应对员工要求、完善沟通体系以及拓展员工发展通道等重大问题,确保企业内部公平的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