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一直是干部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选什么样的人、怎么选人、如何选好人,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藤县县委结合县情实际,积极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的调研活动,探索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工作,真正让想干事的干部有机会,能干事的干部有舞台,干成事的干部有位置,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涉及到诸多方面,其中,把好选人用人关是个关键。笔者认为,把好选人用人关,要注重以下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刘君 《当代广西》2010,(17):32-32
中央出台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过程监督和效果监督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坚决态度,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了有力武器和制度保障。“一把手”作为一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班长,在选人用人中处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把选人用人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就要全面贯彻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五坚持、五不准”,首要的是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选贤任能,从根本上说,要靠机制, 靠制度, 只有不断地推进干部选任制度的创新,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所以,当前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进一步加大干部制度改革的力…  相似文献   

5.
董卫民 《政策》2008,(10):53-54
近年来,十堰市着眼于选人用人起点公平、过程公开、结果公正,以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为方向,以建立完善“四项机制”为重点,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6.
改革选人用人方式,依靠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开选任,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原理。目前实行和推广的“村官”民选、“公仆”公选、任前“公示”等选人用人方式和机制,是对马克思主义干部路线的有力实践和深刻坚持,是对旧的选人用人体制和传统思想的革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配套改革。 用人问题是个政治问题,吏治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归根结底出在用人上。一个时期以来,之所以腐败难以遏制,尽管原因可以列出若干,但干部任用和监督体制上的弊端是问题的根源。成克杰、胡长清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选人用人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这是《决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选人用人问题,事关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邓小平同志讲的“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在很大程度上说的就是选人与用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六中全会  相似文献   

8.
我们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着力培养选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我们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突出政治标准,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我们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改进干部推荐考察方式,坚持“凡提四必”,坚决纠正选人用人上的“四唯”问题,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坚决匡正选人用人风气。  相似文献   

9.
秦斌 《当代广西》2010,(21):38-38
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是我党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监督选人用人行为,约束选人用人权力,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武器。组织部门是承担党委选人用人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抓好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0.
王春香 《创造》2023,(1):64-67
<正>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是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拔干部,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有效手段,是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做好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在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升选人用人监督工作质量上下功夫,要重点抓好选人用人政治监督、风气导向监督、规范和监督“一把手”用人权、深化整治和巡视检查问题整改、构建干部大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体系等重点难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童健 《群众》2007,(2):64-65
“为政之要,在于用人”。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人才,关键在干部。我们要结合县域实际,着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进入各级各类重要岗位,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实行选任干部“全额公推、全程差额、全员竞选、全部公开”,在公推直选、规范提名、差额选任、竞争选拔、一线锻炼等工作中.着力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创新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组织部门是为党选干部,选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好干部。选出的干部能否为党忠诚工作,为群众谋福利,关键是看组工干部在选人之初用人之际,能否做到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党员干部作为群众的带头人和领路人,其素质优劣、能力强弱、成绩大小,  相似文献   

14.
任建明 《人民论坛》2020,(12):48-5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通过会议或指示,列出了多个选人用人“负面清单”。这些负面清单内容虽多,但都指向一个总方向,即新时代的选人用人导向。而选人用人导向,就是新时代的好干部及其具体标准。从理论标准层面来看,正是由于负面清单的建立,使得好干部标准达到了完备的程度。从选人用人实践来看,能否在干部选拔任用环节可靠识别出负面清单上的干部,是选人用人工作的短板,也是难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15.
搞好国有企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企业领导班子和经营管理者队伍。按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内部管理机制,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的选人用人机制,成为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上海国有企业的做法和经验,给干部选拔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王东明事业兴衰,关键在人。而要选好人、用好人,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用人观念的转变和选人机制的创新。因此,我们一定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为重点,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为突破口,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努力...  相似文献   

17.
李高山 《前进》2008,(3):14-16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是党的十七大对选人用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多年来,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一直在致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从选人用人原则到选人用人程序、方法都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选人用人在由传统的经验型选人用人向现代科学型选人用人转变,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向“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转变,由注重选用结果向同时注重选用程序和选用制度转变。但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如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过程中的“民意失真”问题、选用考察的“流于形式”问题、选用结果的“人岗不相宜”问题等。  相似文献   

18.
王华 《新东方》2010,(1):72-75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命题,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党干部工作更高的要求。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是21世纪初我国的国情和党情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步入了从“权威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变的历程。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条件下,在“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的内涵中,必须扩大民主的范围,选人要通过民主,而具体用人必须既需要老百姓认可,又需要党内民主认可。此外,国家人才队伍的迅速扩大,也使过去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显得有些老套、滞后。  相似文献   

19.
沈小平 《前进》2008,(6):42-44
针对当前干部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这一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要求,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于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从源头上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干部选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