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法治中国视阈下审视区域法治研究,区域法治在内涵上包括国际性区域法治、大中华范围内区域法治、中国大陆地区区域法治。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区域法治又可分为准区域法治、关联性区域法治和综合性区域法治。区域法治研究应该是区域法治建设的当然随行,并且区域法治又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法治建设丰富法治中国建设内涵,只有在区域法治实践中才能逐渐总结和提炼出法治中国制度形态。区域法治建设则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基础和现实载体,是法治中国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而与此同时,法治中国建设又为区域法治建设提供合法性基础和方向性指引,并将区域法治经验和成果整合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框架中来。为此,需要法治中国视阈下推进区域法治建设。在此过程中需要建立和健全区域开发和发展法律体系;应加强各省、市、区之间的立法、执法和司法协调与合作;必须多方面地营造区域开发和发展良好的法治环境、社会环境、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2.
何肖龙 《法制与社会》2011,(21):190-192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建议发展区域经济,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金融法制、加大执法力度,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在信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以便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和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政法学刊》2021,(5):60-68
法治建设先导区域指在国家法治发展进程中,某些区域先行取得法治建设的重要进展所形成的具有先导或示范意义的法治区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种崭新探索。不能简单地认为法治建设先导区域是传统的政府推进型法治,法治建设先导区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域社会经济生活的先行,是法治发展对于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无论从理论上而言,还是从实践中来看,法治建设先导区域概念本身都体现出鲜明的法治社会内涵。并且,法治建设先导区域的型构必须将法治社会作为重要抓手和实践路径,在实现了法治社会的前提条件下理解法治建设先导区域,通过多元社会力量的发挥实现区域法治的先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封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力度,体现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本文在分析了区域经济调控权的概念等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调控权制度,提出了构建我国区域经济调控权多元模式的构想,以期推动我国区域经济调控法律制度研究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世界视阀下的区域法治研究和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法治是建构世界法治秩序以及深化依法治国方略中的一种崭新的法治形态。开展区域法治研究和建设,不仅有利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切实的法治保障,也是为建立和形成“国际区域法治秩序”以及“世界法治秩序”,进而为顺利建设和谐世界所必需。为此就应积极开展国际区域法治研究和建设。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下区域竞争的加剧、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使得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日益凸显。而区域公共产品是区域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是解决区域公共问题的有效手段,恰当的区域公共产品制度有利于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公共问题的治理水平。目前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强推动力和辐射源,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区域公共产品制度进行应有探索。  相似文献   

7.
民营企业区域迁移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政府行为所形成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政府行为法治化,方能使企业的利益、政府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和谐发展。政府行政立法性行为和行政执法性行为都影响着民营企业的区域迁移和发展,由于现实问题的存在,两者皆存在法治化的需求。以行政软法治理迁移民营企业是“浙江经验”的内核之一,也是行政法治在经济管理领域的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洋一号”科考船已于2005年4月2日从青岛启程,开始了远赴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执行环球大洋科考的任务。其主要目的为采样和调查国际海底区域资源,以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战略资源。该环球航次必将推进我国海洋开发战略,包括发展我国大洋事业。笔者认为,有必要论述该环球航次的活动范围——国际海底区域的制度。在论述国际海底区域制度前,应先论述其基础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即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问题。因为,如果没有排他性的权利,投资者和开发者就无法实施勘探和开发国际海底区域内资源活动;并进而无法实现商业开发国际海底区域内资源目的。因此。研究国际海底区域制度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未来我国区域发展和经济合作的一大趋势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大城市圈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武汉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唯一的特大中心城市,加快建立武汉城市圈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法律障碍和发展难题,尝试从立法制度、财税体制和市场机制等方面入手,就如何建立起一体化的法律平台来积极推进城市圈的发展提出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跨省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已十分明显。但目前我国各省、市各自为政的地方行政立法现状不适应这一客观要求。借鉴欧盟法在其成员国中直接适用和优先适用的成功经验,我国可构建一种能在一定经济区域内的各行政区划内统一适用的区域行政立法模式和体系,这是介于国家行政立法与现行地方行政规章之间的行政立法合作模式,它对于协调目前地方行政立法冲突、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是一种较为有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同步,城镇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舞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工业总产出的50%、国内生产总值的70%、国家税收的80%、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5%、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的90%以上都集中在城市,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更加深远,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质量及效益将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得到更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北方法学》2020,(6):5-16
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梳理可以发现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区域经济法制建设的发展轨迹和基本特质。行政区划的单元性和独立性导致区域间法制不协调和落实障碍,是我国区域经济法制发展的主要现实问题。反思"提速式""法律政策化""软法包容""实体法与程序法兼顾"以及"冲突法"等区域法制建设思维,解决跨区域法制协调问题的"补强与创制"路径,才是契合实际的区域经济法制建设方向。无论是"联动措施补强型""地方法制创新型"或者"中央参与示范型"的区域经济法制实践,都仅是解决区域间经济协作"领导力和执行力不足"的治标之举。未来国家层面统一立法统摄下区域间的立法协作与创新才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并有效促进区域合作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对于完善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规范人民调解活动,及时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和深远。该法第八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可见,《人民调解法》对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置规定是有“区域性”的,主要表现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和事业单位。因此,对于跨区域的人民调解联调机制的探讨,将成为《人民调解法》颁布施行后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金 《知识产权》2006,16(4):81-83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选择,具有法定性、协同性和创新性的法律特征,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加以确认和保护。因而,法律在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规范意义和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区域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一个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格局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以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区域,在全球竞争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积极面对全球化趋势,提高大都市区治理的效果和效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学者关注的重点。新区域主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欧美悄然形成的最新一波区域发展理论和实践,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已经成为区域研究的主导课题。论文将通过对国内外主流文献的综合评论,从历史沿革、理论兴起、实践发展等方面全面阐述新区域主义的发展和动向,并尝试分析我国一些区域政策实践与新区域主义的紧密联系。论文旨在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推动本学科的学术对话,促进我国区域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许多奇 《法学》2005,(11):92-97
在经济法学界已有的市场调节和国家调节的概念之外,首次提出了区域调节的概念,论证了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调节的必要性,并对一国内区域调节的主体、客体以及这种调节方式的特殊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原创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区域一体化的良好运作如今得到了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样也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中,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如何使中心城市在一体化发展中发挥良好的核心作用,如何协调和整合各个非中心城市的建设重点,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在分析现阶段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各区域中核心城市(即大都市)治理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把握大都市治理中行政职能和经济职能的深层次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郑佳 《行政与法》2010,(4):19-21
区域创新是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建设正成为一个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就争相把建立区域创新体系作为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一项国家战略。通过分析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科技资源配置、政府管理模式和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做法,全面总结其经验和模式,为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加强区域法制建设既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我国区域法制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提出了以实施区域性地方立法和完善区域性行政协调为主要环节的我国区域法制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0.
推进跨县域下山移民脱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必须对跨县域下山移民扶贫政策进行选择,构筑移民政策平台,促进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