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2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出访缅甸。11月30日至12月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助理国务卿坎贝尔、缅事务特使米德伟的陪同下访问缅甸,这是56年来美国务卿对缅甸的首次访问。访问期间,希拉里宣布美将容许缅甸参与“湄公河下游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2.
2014年8月4-6日,以“投资下一代”为主题的2014年首届美国—非洲领导人峰会(2014U.S.-Africa Leaders Summit,简称美非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50个非洲国家领导人或政府代表以及非盟委员会主席与会。从出席峰会的非洲国家领导人之多、规格之高以及美方推出对非措施之密集来看,此次峰会在美国和非洲关系史上前所未有,标志着近年来美国对非洲战略调整已基本定型,兼具阶段总结和开辟新章的双重性质。美国欲借峰会对内提升美非关系,重塑对非经济和安全战略,特别是把握住非洲经济机遇,对外则希望平衡中国在非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31日至8月10日,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先后访问了塞内加尔、南苏丹、乌干达、肯尼亚、马拉维、南非、尼日利亚、加纳和贝宁等非洲九国。希拉里此访主要关注民主、安全和经贸等议题,意在推进美对非战略,维护美在非洲的利益,抗衡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由于希拉里此行未推出促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0月1~31日)2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美方正在采取措施以部分取消已对越南实施长达30年的杀伤性武器销售禁令。美国国务卿克里当天告诉到访的越南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范平明,美国务院正在采取措施"以允许今后向越南转让与海上安全相关的国防用品"。6日,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在南宁分别会见前来出席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缅甸副总统赛  相似文献   

5.
2011年12月19日,美国国务院做东,召开了历史上首次美国、日本、印度三边官方对话会。对话会由美国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伯特·布莱克和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共同主持。  相似文献   

6.
刘中伟 《西亚非洲》2015,(3):98-118
随着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美国学界和官方加大了对中非关系的关注力度,美非关系中的"中国因素"愈益凸显。从总体上看,一方面,"中国因素"促使美国政府加深了对非事务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加强了对中非关系的战略打压和舆论"抹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非洲在美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对非政策举措。另一方面,"中国因素"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中美在非洲必然是"零和"博弈关系,加强对非事务方面的合作符合双方及非洲的利益。中、美两国应加强高层在非洲问题上的沟通和交往,增进战略互信,通过在非洲和平与安全和经济等领域的互动与合作,促进中非关系和美非关系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3年2月1日,约翰·福布斯·克里(John Forbes Kerry)正式就任美国第68任国务卿。上任两个多月来,克里以其温和老练、务实稳健的风格赢得新朋旧友的广泛赞誉。这位出身耶鲁的越战英雄,后又变身为反战斗士,再经地方司法事务、州行政管理、参议院和参选总统等历练,终于进入权力最高层,成为奥巴马第二任国务卿的"完美人选"。他思维缜密,注重国际合作与重塑美国经济实力,将对奥巴马政府的外交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纵横》2014,(11):80-80
2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美方正在采取措施以部分取消已对越南实施长达30年的杀伤性武器销售禁令。美国国务卿克里当天告诉到访的越南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范平明,美国务院正在采取措施“以允许今后向越南转让与海上安全相关的国防用品”。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特别是近年来,围绕有关美国家安全委员会(NSC)的任务、性质与各种改革方案等问题,美国内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现对其基本情况以及由赖斯出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些动向作一概述。 委员会成员: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 法定顾问:中央情报局局长(情报顾问)、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军事顾问)。 有关成员(总统根据需要指定):财政部长、驻联合国代表、总统办公室主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总统经济政策助理,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行政秘书。司法部长和国家毒品控制局局长受邀参加与司法相关的会议。 日常工作:由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负责主持。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非军事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美通过不断完善对非军事部署,强化对非军事存在。2007年2月,布什政府宣布设立非洲司令部。这是美统合并提升对非军事战略的重大举措。其根本意图是在控制非洲安全事务的基础上,左右非洲能源、资源,推动非洲国家选择美式制度模式和发展道路,最终将非洲纳入其全球战略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布什任期美国对非洲安全战略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非洲对于美国的重要性下降.乔治·沃克·布什总统上任伊始,对非洲继续实行漠视的政策.九一一事件使美国安全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非传统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由此非洲被美国纳入其全球反恐作战视野.近期,美国抛出设立非洲司令部的政策动议,显示出美非安全格局的深刻变化.反恐、能源安全,以及平衡其他大国在非洲的影响,是乔治·沃克·布什总统任期内逐步调整对非洲安全战略的3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1998年3月22日至4月2日,克林顿作为美国20年来首位访非的总统,对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增长较快的加纳、乌干达、博茨瓦纳、塞内咖尔和南非等5国以及卢旺达进行为期12天的访问。这表明克林顿要加强美国对非洲的介入,对发展美非贸易与投资越来越感兴趣。美国认为非洲是“美国贸易竞争的最后一块地盘”。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寻求同拉美国家改善关系江时学1993年7月1日,美国参议院批准亚历山大·沃森为主管泛美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的拉美政策班子终于形成。尽管克林顿入主白宫半年后才建成其拉美政策班子,但美国副国务卿克利夫顿·沃顿早在1993年5月的一次讲演中就指...  相似文献   

14.
张春  张紫彤 《西亚非洲》2023,(2):97-117+159
法国对非洲的安全援助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即1960~1996年对非军事技术援助、1997~2012年聚焦非洲维和能力培养和2013年以来开展的非洲反恐反叛活动,其非洲化、欧洲化和多边化特征日益凸显。法国对非安全援助同时在两个层次展开:在双边层次上,外交部聚焦军事培训与教育、后勤支助等,国防部更重视战术、技术合作,并将能力培养植入直接干预努力;在多边层次上,法国以欧盟为主渠道实现成本分摊并提升法非安全关系的合法性。法国坚持“法兰西非洲”模式和高度军事化方法,加上其战略内部关系失衡、欧洲化侧重成本分摊而非利益分享、对非洲自主权严重忽视等情况,使安全援助很大程度上成为法国对非事务干预的合法化外衣,且是法国基于自身利益而扩大其在非洲的政治影响和争夺对非洲事务主导权的手段。“新月形沙丘行动”的重新部署,不仅暗示着法国对非安全援助的转型,更意味着作为整体的安全援助理论与实践的政治化、战略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任期内,克林顿政府大幅调整美国对非政策,凸显对非洲问题的重视,支持非洲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努力,加大对非洲的经济投入,重点发展与非洲地区大国、新兴民主国家和次区域组织的关系,以改善美国在非洲的形象,拓展其在非洲的战略利益,并利用地区大国与次区域组织影响非洲事务。该政策符合美国战略利益,将继续影响新世纪美国对非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美国对非政策的演变、特点及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冷战后,美国各届政府对非洲政策各有不同侧重点,老布什时期的对非政策重点是抢占前苏联留下的阵地和推行“民主化”,克林顿政府强调通过经贸发展美非关系,小布什上台后,美对非政策重点转向反恐和能源。这些政策有四个共同特点:服务于美全球战略、实用色彩鲜明、选择重点国家、政策手段灵活多样。美国的非洲政策对非洲国家的影响总体上是消极的,今后美仍不会将非洲作为战略重点,但其政策中的积极因素有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17.
美日安全同盟一直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最为完整和最为牢固的军事同盟。自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面向 2 1世纪 ,特别是在“9·11”的新背景下 ,美日军事同盟走向何处已成为亚太地区安全事务中最引人注目的关注点。由外交官特德·奥修斯撰写美国普雷格出版社于 2 0 0 2年 6月出版的新著《美日安全同盟关系 :为何重要并且如何加强同盟》①在“9·11”后的反恐背景下解读了美日安全关系的发展状况 ,并对其未来走向进行了分析。首先 ,该书对美日在东亚的利益进行了界定。一是在俄罗斯和东南亚地区。俄处于“美日防卫合作新指针”涵盖的“远东”…  相似文献   

18.
“9·11”之后,美国与欧盟对非洲有着基本共识,即非洲的失败国家将是美欧利益的重大潜在威胁,对此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基于这一共识,美国和欧盟都强化了在非洲的军事存在及对非援助。但美国和欧盟的非洲政策仍有着重大差异。美国的非洲政策直接服务于其全球反恐战略及维持和扩大美国在非的石油利益;欧盟则更强调对非洲问题的长期性解决办法。这体现了美欧在世界观和对国际关系认知等方面的根本差异。深刻了解美国与欧盟的非洲政策之异同,对于中国制定非洲政策及发展中非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驻日美军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做出结论的时间将推迟至2010年5月。今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夏威夷表示,美国接受日方的最新决定。这意味着在日美就归还普天间机场达成协议3年后,选定搬迁地的工作很有可能被推倒重来。普天间基地是日美关系中的重要症结之一,其前景走向将对日本内政外交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末,随着美苏争霸格局的解体,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对外政策,特别是对非洲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即以贸易和扩大对非洲投资成为美国对非政策的基础,实现了从政治向经济、从援助向贸易的转移。在此背景下,2000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GOA)。AGOA的出台与美国对非新政策的制定实际是互动关系,即美国对非新政策的探索与AGOA法案的提出基本同步,美国对非新政策的提出与立法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美国立法对美对非新政策既服务又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