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素辉同志的《试析“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载《社会科学》1984年第9期,以下简称“冷文”),比较系统地剖析了“继续革命论”的错误实质及其危害性,读后颇受教益。但是“冷文”认为“继续革命论”是康生、陈伯达之流“制造和宜扬”的“反革命理论”,则是不正确的。因为: 一、“继续革命论”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的错误观点发展的必然结果。早在1957年,他就提出了“同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又团结又斗争,将是长期的”论点,并发动了反右派斗争,造成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严重后果。而1958年召开的党的八届二次会议,又根据他的意见,错误地提出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  相似文献   

2.
如何认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不断革命的口号,仍是当前理论界瞩目的一个问题。朱桂谦、绍平同志在《马克思的不断革命思想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文(载《湖南师大学报》1985年第一期)中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也是不断革命的过程”,并以此对我们以前发表过的观点提出质疑。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本文献几个有关的问题集中阐明我们的看法,并同《新探》的作者商榷。一、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究竟是什么性质在一切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都  相似文献   

3.
易杳 《瞭望》1993,(23)
情感与理智的较量中国有关安乐死的研究和讨论已有10年历史,且进行过规模甚大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大量工作侧重于提升大众对这一事物的兴趣,并使大众具有更多的学识和客观判断力,来衡量其正确性。曾有人对北京地区的工人、军人、大学生、医生及在京学习或参加会议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各1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0人中91%以上赞成安乐死,85%以上认为安乐死符合人道主义,近80%认为目前国内可实施安乐死。相同的调查在440多名不同职务、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医务人员中进行,结果显示:赞成者占95%以上,认为不违背医学精神和人道主义的占90%以上;相反意见者各占2.2%,主要是行政人员。  相似文献   

4.
人们一般认为,马克思正式开始使用“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是在一八五二年三月五日致约·魏德迈的信中。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一八五○年四月中旬,马克思和恩格斯代表共产主义者同盟,与旅居伦敦的布朗基派法国流亡者和宪章  相似文献   

5.
“城市革命”与“政府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正在以“城市革命”浪潮的形式席卷我国,城市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主战场;“包容性城市”、政府治理、城市经营三大理念将城市管理提升到新境界:城市革命必然引发更深层次的政府革命,政府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重塑。  相似文献   

6.
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历史与共产国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共产国际帮助国共两党实现了党内合作,同时帮助国民党建立了同旧军阀军队有区别的国民革命军,为其提供了军事顾问和武器装备,奠定了大革命迅速发展的军事基础。在这次革命的初期和中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7.
王守山同志在《马克思何时开始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一文(见光明日报一九八四年四月十六日《科学社会主义》专刊)中认为,应当把马克思恩格斯正式开始使用“无产阶级专政”概念的时间,确定为一八五○年四月中旬,即“世界革命共产主义者协会”的协议的发表。我认为这个判断欠妥。实际上在此之前,马克思在《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就曾两次提到无产阶级专政。一次是在这部著作的第一篇文章《一八四八年的六月失败》中,公开发出了“推翻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专政!”的著名口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17页),时间是一八五○年一月。另一次是在第三篇文章《一八四九年六月十三日事件的后果》中。在这里,他不仅再度使用“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扫黄打非”工作将紧密结合专项治理和日常监管,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今年‘扫黄打非’要以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为主线,突出打击各类非法出版活动、实施‘文化环保工程’、开展‘反盗版天天行动’三大重点,保持高压态势。”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市场监管局局长李宝中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这样概括今年“扫黄打非”的工作形势。  相似文献   

9.
前进党以较大优势获胜,标志着中间势力异军突起局面的形成刚刚过去的一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片拆不开、打不烂的“热土”吸引了世界上众多人的目光:哈马斯在巴勒斯坦组建了新政府,奥尔默特也不出所料地带领他的前进党赢得大选。沙龙的继承人将继续扛起“单边”旗帜前行,巴以出现的新面孔、老主张,给等不来的和平曙光再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继续“稳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稳健”不等于保守与偏紧目前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的比率已与经济最热的10年前相差无几今后重点在于解决执行过程中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1.
马进 《瞭望》2008,(36)
奥运会之后,面对世界经济衰退和许多发达国家可能出现负增长的态势,人们普遍担忧奥运之年的中国经济表现。事实表明,困难不仅在于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等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的连续发生,而且在于经济内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  相似文献   

12.
中国羽绒服行业领军品牌——波司登在国内竞争最为激烈的服装行业,以小博大,从8台缝纫机起家,历经20多年的滚动发展,创造出一个亚洲最大的羽绒制品生产基地,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16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之一。  相似文献   

13.
国人习惯称如厕为“方便”。实际上,国内如厕是最不方便的。有调查显示,海外游客对国内公厕不满意率为49.4%。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观点认为,民主革命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以下简称“革命转变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通常认为马克思、思格斯创立“革命转变论”的论据有四条。我认为这部是值得商榷的。论据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一些理论工作者据此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革命转变”论。然而这种理解未必正确。因为那段论述的全文是:“共产党人把自己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德国,因为德国正处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因为同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相比,德国将在整个欧洲文明更进步的条件下,拥有发展得多的无产阶级去实现这个变革,因而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自我”,“自我”是矛盾的集合体 ,它是多维的、全息的。科学的“自我”概念应该是实际存在的“自我”的正确反映 ,它不仅在内容上反映着“自我”的存在 ,而且凝聚着人类关于“自我”问题的种种认识成果 ,在这个意义上“自我”是关于“我”的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为了揭示、反映出“自我”的种种属性和特征 ,派生出许多概念 ,如自我意识、自我选择、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否定、自我矛盾、自我评价、自我暗示等。概念的“自我”是个人的自我意识的凝聚 ,实际存在的“自我”是自我意识的载体 ,在这里 ,自…  相似文献   

16.
潘云华  杨波 《理论导刊》2012,(9):103-105
钓鱼执法,就是行政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利用诱惑性手段促使被管理主体违法并使后者因此承担法律责任的执法活动。钓鱼执法有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非法之分。法律必须禁止诱生违法意向的钓鱼执法、公私利益掺杂的钓鱼执法、不计社会成本或未穷尽其他执法方式的钓鱼执法等,允许完全以公共利益为目的、机会提供型的钓鱼执法的存在,并在前提与程序等方面对之进行明确规范,使之成为要式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7.
南宁水泥制品总厂是目前南宁市盈利企业之一 ,98年8月 ,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大刀阔斧地全面开展改革整顿 ,实行全员竞争上岗 ,分流富余人员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先从管理岗位开始 ,逐步延伸至各生产岗位 ,以达到企业减员增效。这一举措在职工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各种思想和不同的看法 ,得到了充分反映 ,主要有 :1.对竞争上岗思想准备不足。竞争不上岗位 ,就要下岗分流 ,利益就受到暂时的损失 ,对于这个现实 ,没想到 ,也想不通 ,有的职工说 :企业怎么啦 ,又没有亏损 ,还有工资奖金发 ,搞竞争不是搞乱了职工队伍?你争我争的制造内部矛…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逆转的,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所代替。无产阶级必须通过社会革命才能使这种必然性变成现实。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于一切形式的资本主义。即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繁荣。现象,以及迄今为止,社会主义革命未曾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胜利的事实,也丝毫改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对如何跳出中国历史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找到了两个“答案”。它们都有深沉的历史思考、科学的理论根据、坚实的实践基础。以党的“自我革命”为核心内容的“第二个答案”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等,效果更为直接有效。以人民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个答案”其效用性必须与“第二个答案”紧密结合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道德哲学一直以来遭受误解,诸种误读导致的后果是马克思所实现的理论变革被遗忘。只有在西方近代道德哲学的发展谱系中才能合理地理解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哲学是近代道德哲学遭遇危机的产物,它体现出一种超越现代性道德哲学的思想努力。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马克思破解了道德之谜,揭示了道德的阶级根源和利益基础,在批判阶级道德时马克思暗示了"真正的人的道德"。"真正的人的道德"的致思逻辑展现了一种后形而上学的视野,同时又从根本上超越了后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的问题域。马克思始终在社会实践的地基上考察道德问题,从"超越现实"的立场转化到"现实超越"的立场,实现了道德范式的革命,不仅有效地解释了世界,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