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业与保障》2014,(6):8-9
正又是一年5月,草长莺飞,正是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人,创历史新高。在努力找工作的同时,有些大学生将目光锁定在"创业"上。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就业的一条积极途径,承载了许多美好希望。然而,担忧也随之而来,"全国大学生创业率不足2%,创业成功率不到创业学生人数的5%",让许多大学生对创业望而却步。推动大学生创业,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受中共中央委托,民盟中央近日奔赴江西、广东、陕西和辽宁等地,就相关课题进行实地调研。"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  相似文献   

2.
在今天的高校校园内,"创业"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或者刚离开校园便走上创业之路。其中,不乏成功的"幸运儿",也不乏几经坎坷的"受挫者",但无论怎样,"创业"过程中的激情洋溢和放眼未来的无限可能始终引领着大学生们"前赴后继"。很多国外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比例很高,而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比例还不到1%。巨大的差距反映出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大学生缺乏创业的经验和知识,容易走入一些误区;高校中创业教育欠缺,难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  相似文献   

3.
《就业与保障》2014,(6):12-13
正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并认真贯彻人社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部署要求,坚持优化政策环境,搭建服务平台,推动大学生创业培训、资金扶持、孵化服务和项目对接等工作深入开展,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率和带动就业人数的双提高。2010~2013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从不足0.5%提高到1.5%,创业带动就业人数达到1.2万人,涌现出全国大学生创业典型谢思惠,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排行榜"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相当普遍,美国已高达20%-23%,许多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踏上创业之路。然而有调查显示:国内的大学生,79.2%毕业后依然选择就业,创业的比例仅占4.3%,真正成功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与创业生存率远低于欧美。不少高校认识到,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国内高校创业教育不成熟,有缺档。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建立创业孵化器 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筹措和扶持激励机制。2009年,多渠道筹资设立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采取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等方式,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和孵化体系。每个创业型城市至少创建1个大学生创业示范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各类科技孵化器和科技园区要积极争取建设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  相似文献   

6.
一是继续深入实施大学生回乡创业工程。以政策为引导、基地为依托、信息化为桥梁、特困生为重点,策划并实施好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实习-就业-创业”系列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就业岗位、创业机会等多方面服务,吸引更多的本地籍学生回乡就业。2006年湖州籍大学生回乡率巩固在50%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80%。  相似文献   

7.
<正>1.高校毕业生在杭自主创业能享受哪些优惠政策?答:高校毕业生在杭自主创业能享受到创办企业相关费用减免、创业资助资金无偿资助、入驻大学生创业园、房租补贴、会展补贴、自主创业一次性社保补贴、免费人才招聘和人事代理服务等优惠政策。2.高校毕业生在杭自主创业享受优惠政策需符合哪些条件?答:(1)享受大学生创业无偿资助等优惠政策的条件:在杭普通高校在校生及毕业后5年内(毕  相似文献   

8.
创业,是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竞争的积极尝试和较高追求,也是高校毕业生群体实现就业的最优手段.但在实践中因为受到许多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长期存在高校毕业生主动创业者少、创业成功者更少的局面.本文针对青岛地区高校毕业生创业情况进行观察和探究,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和列举创业案例.用实证的方法揭示了影响大学生创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剖析了高校毕业生投入创业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就业与保障》2014,(7):21-21
2014年,福建省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4.8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是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我省将继续强化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的主旋律,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为抓手,着力促进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日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加上金融危机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形式日益严峻。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科学的自主创业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新目标,同时也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湖北省武汉市是一个高校相对集中的城市,有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其高校在校生人数位于全国前列,总体数量大,样本的代表性强。通过对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可找到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关键性因素,为引导大学生科学创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我区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8.1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程度超过以往,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我区高校"走出去"访问用人单位、收集就业岗位;自治区教育厅增加"双选会"规模和场次、组织培训和企业现场招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挥"五个途径"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四项举措"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通过"三大措施"引导毕业生向基层就业。至2013年11月底,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5.04%。  相似文献   

12.
《就业与保障》2014,(6):14-15
正今年,福建省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4.8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是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我省将继续强化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的主旋律,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为抓手,着力促进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3.
比尔.盖茨的神话,在许多大学生的心目中勾勒出创业的远大宏图:创业就是从事高科技?就是要一鸣惊人?就是一夜暴富?一个个成功创业的传奇在许多血气方刚的大学生心里激起千层浪。但,当创业的理想遭遇现实的艰辛时,也许一切并不完美。280万,是今年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教育界人士估计2004年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突破300万人。当大学生的就业已成为社会一个大问题时,有人提出"创  相似文献   

14.
王雨  佟镝 《今日广西》2013,(6):35-35
一部热映的电影《中国合伙人》,引发了不少高校毕业生渴望创业的共鸣。片中主人公坚持不懈的创业精神让人感动,他们事业的成功也让人羡慕不已,更让不少高校毕业生、打工一族心里萌生了创业的念头。据了解,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6月毕业季,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不少大学生的选择。然而,大学生若想创业,面临诸多问题。对此专家建议,大学生创业应谨慎周全,切勿盲目“下海”。  相似文献   

15.
周振 《就业与保障》2023,(1):121-123
国家大力支持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通过探索就业创业的新路径,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国家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变革。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双创”视域下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如何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就业创业提质增效,是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难题。文章基于“双创”的内涵,对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性展开了分析,重点论述了高校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北京观察》2010,(2):36-40
<正>建议之一: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水平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毕业生具备较高水平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地区3所高校普通本科院校2013年贫困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内蒙古地区贫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月工资水平基本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持平,但考研率、考公率、出国率、自主创业率、就业现状满意度以及就业质量等指标都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障世界》2009,(2):14-15
2009年中国内地高校的毕业生数量将达到610万,这几乎相当于瑞士一个国家的就业人口。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剧增带来了就业的恐慌,在疏导、分流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呼声中,大学生自主创业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但多数学生创业是因为现实压力,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尽管如此,目前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都大力开发创业指导课程,培养大学生们的创业意识,让他们在创业前就能接受系统的创业训练和有效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兰亚明 《群众》2011,(8):68-69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策略,此后随着“就业促进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核发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的通知”等文件的相继出台,加强创业教育、创业扶持,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我国高校发展迅速,形成人才培养领域的一股新的热潮。  相似文献   

20.
《就业与保障》2014,(3):F0003-F0003
正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创业是就业之源,是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2011年,为帮助高校毕业生解决自主创业初期缺场地、缺资金、少经验等实际困难,厦门市思明区人社局创办思明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入驻的创业者提供免费经营场所、公共服务及创业专家咨询辅导等"一条龙"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成就自主创业梦想。广吸引、严筛选,确保入驻项目质量。通过印制海报、宣传单和走进高校、社区宣讲等方式提高创业孵化基地在高校毕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