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第九期刊登了沈醉先生写的《囚禁中的张学良》一文后,读者来信希望知道张学良将军的近况。为此,我们约请作者主要根据台湾报刊登载的有关报道,写成这篇《张学良在台湾》的综合介绍。遗憾的是,张将军目前的处境,使人们尚难得知更多的消息。  相似文献   

2.
《团结》1999,(1)
本刊编辑部的同仁们从《南风窗》上读到留美学子胡学华写给朱鎔基总理的公开信,认为它很有新意,值得向本刊读者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刊自本期开始陆续把各地今年以来新任的省委书记介绍给读者。这些书记绝大多数年纪较轻,许多读者对他们还不太了解。诸如这些书记怎样对待党和人民交付的重托,他们的经历如何,就任伊始,有些汁么想法和打算,等等,本刊将就此作一些简略报道。  相似文献   

4.
许世友,一位从黄土地走来的将军,身经百战、叱咤风云、屡建奇功.被人们誉为"中国的夏伯阳","比夏伯阳还夏伯阳".将军病故后,获得了一个被王震称为"特殊中的特殊"的待遇:他又回到了黄土地.许世友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凯旋同志长期在许世友身边工作,又采访过与许世友有密切交往的70多位将军.不久,他撰写的一部关于许世友的纪实文学将与读者见面.本刊编辑荣幸地先睹了此书手稿.蒙作者准许,将该书关于许世友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部分章节,作为首次文摘,先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指出:要“改革科学技术人员管理制度,造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我国已经试行科技人员聘任制。但是如何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还是需要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本刊发表的这组报道,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培养人才的经验,也反映了科技专家们的呼声,这些经验和问题可以提供读者作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8,(33)
世纪老人寄语巴金、苏步青、萧克、钟敬文四位年逾九旬的老人,是人们敬仰的文学家、科学家、军事家。他们几乎与二十世纪同龄。在世纪交替之际,应本刊之请,四位世纪老人特意题辞、撰文,向《t望》的读者,也向全世界国人民送来了对新世纪的憧憬。久历沙场的老将军萧克...  相似文献   

7.
关于企业破产法问题,本刊今年第九期曾刊登有关文章及报道。这里刊登读者所写的两篇文章,进一步就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瞭望》1984,(30)
本刊关于开放文化夜市的专题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光明日报》作了大量报道;《经济日报》发表评论表示支持;本刊也不断接到读者的电话与信件,认为开放文化夜市是广大群众的心愿。  相似文献   

9.
囚禁中的张学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八十三岁高龄的张学良将军从“西安事变”后到今天,已度过了四十八年囚禁生活。本刊发表的《囚禁中的张学良》,只记述了张学良将军在大陆被国民党囚禁的内幕。从他过去的囚禁生活,可以想知今天张学良将军在台湾的艰难处境。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不会忘记──《抗日名将谈抗日战争》采访札记本刊记者云杉,李大宏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从5月初开始,我们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分别采访了当年今日本侵略军闻声丧胆的中国共产党的七位抗日将领。如今,稿件已经发排,但老将军们追忆当年烽火岁月,历数...  相似文献   

11.
维也纳专电 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简称欧安会)35今参加国的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和司令官们最近聚集维也纳,举行军事学说讨论会。来自东西方国家的将军们进出霍夫堡宫金碧辉煌的昔日大舞厅,不仅使参观皇宫的各路游客瞪目,而且也引起世界各国军政界人士的关注。 讨论会上,一直在研究战时如何对付敌手的将军们试图通过对话,更好地了解对手的动机和思维方式,以便在欧洲确立“新均势”。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5,(9)
本刊驻英、美、德、日、韩记者发回的这组报道,给读者描绘了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崛起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国际背景。  相似文献   

13.
日前,本刊文字与摄影记者专程赶到天津,采访警察在街头巡逻的情况,现将这篇报道奉献给读者。本刊45期发表了,《京城夜访派出所》,本文与那篇报道所反映的都是加强治安工作的新措施。搞好社会治安,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是国家发展经济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公安战线的同志们为了国秦民安夜以继日地辛劳着,让我们献上诫挚的敬意。  相似文献   

14.
陈淮 《理论视野》2000,(6):15-17
本刊从1999年第6期始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设置了研究专栏,迄今已收到并发表了不少专家学者和实业家的文章。在此,编辑部对作者们的积极探索精神和理论贡献表示诚挚的感谢!从这期起,本刊将连载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淮博士撰写的国有企业改革理论辨析系列文章,敬请读者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5.
《瞭望》今年第十八、十九两期连续了登了本刊记者采写的邮政通信工作追踪采访记——《别误了千家万户事》,在广大邮电干部、职工和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地方的邮电职工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讨论,邮电部召开转运座谈会,研究改进措施;更多的读者写信给本刊编辑部,对如何改变当前我国邮政通信工作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状况,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设想,这无疑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我国邮政通信工作水平。本刊已将读者的建议和意见转送有关部门,并再次派出记者走访了邮电部门领导人。现特辟出专栏刊登这组报道的各方反响。  相似文献   

16.
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剧协主席曹禹为本刊撰文亦说:“《四世同堂》是我国电视剧中极成功的一部。”为了让读者了解更多的细节,本刊记者特采写了记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拍摄前后的报道,并约请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要演员邵华等为本刊撰文,畅谈他们的表演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4,(9)
一七五名将军复出之谜──访李德生将军本刊记者福州军区政委李志民是一位金戈铁马50载的将军。他在去世前不久,数次对探望他的战友和朋友说:有机会一定要把这件事写一写。这件事很值得写,它对后世人来说还是个谜。李志民指的这件"谜"应该追溯到1971年。在文革...  相似文献   

18.
叶文 《瞭望》2007,(31)
贵刊2007年第26期《开国将军百战功勋》一文,反映了我党我军斗争最艰苦、最惨烈的一段历史,开国将军们的献身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是不能忘记的传家宝。文章中写到有一位供给处长,临牺牲前说“不要管我,请把背包交给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2,(5)
本刊记者从沿淮91年大水灾中的特重灾区发来报道,详实地向读者报告了那里的农民过腊月、迎春节的景象。读后令人浮想联翩!看到家家户户笑谈政府送来的白面、猪肉、食糖、黄豆,敬老院里各地捐赠的大米、衣被、冰箱、彩电,看到红旗飘飘的水利建设工地,看到干部们忙着筹办春耕春种专款和各种生产资料,谁能相信,就在半年之前,那里还是浊浪滔滔的泽国! 年年春节相似,岁岁春节不同。壬申猴年春节,当然跟往年一样是传统的民族节日;但又跟  相似文献   

20.
春节将至,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节日气氛。本刊记者从北京、上海、广东、湖北、陕西、黑龙江发来报道,反映了各地春节出现的新变化、新气象。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记者们的视角没有放在花市、庙会上,而转向人们更为关心的企业、灾区、舞台,所写稿件的内容也更为实在和新鲜。本刊编辑部在此祝贺海内外广大读者春节快乐,同时更希望看到大批来自工厂、农村第一线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