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瞿秋白的三弟瞿景白失踪之谜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出生在江苏常州的一户官宦世家。因家道中落,天资聪慧的瞿秋白只读到中学,母亲因不堪贫困而服毒自尽,留下瞿秋白和他的6个弟妹,妹妹瞿轶群、二弟瞿云白、三弟瞿景白、四弟瞿垚白、五弟阿鑫、六弟瞿坚白。  相似文献   

2.
2009年1月14日,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等一行,来到瞿秋白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无锡江溪小学参观,受到全校师生热烈欢迎。瞿独伊一行参观了设在校园内的阅览室,里面有关于瞿秋白事迹的文章和图片介绍。瞿独伊还听取了有关江溪小学历史发展和建设情况的介绍。当听说街道将投资约1亿元,对江溪小学等学校进行资源整合,建设一座现代化新校园时,瞿独伊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3.
陈君邦在《瞿钬白被俘后化名辨正》(载《江西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一文中,根据有关历史资料考证:瞿秋白被俘后的化名是林琪祥无疑。“由于周、陈两人的叛变出卖,始知林琪祥是瞿秋白”。文中的陈,是指陈秀英。陈秀英是梁柏台的妻子周月林的化名。确实,周月林曾于瞿秋白一起被捕,但幸免于难。解放后,她被疑为出卖瞿秋白的  相似文献   

4.
报刊文摘     
承蒙出版界老前辈丁景唐介绍,又由潘汉年的侄子潘宁堡陪同,我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附近的一个环境幽雅的住宅区,拜望了瞿秋白烈士的女儿瞿独伊。 瞿独伊曾任新华社驻莫斯科记者,幼年时期又随父母在苏联居住,能讲一口十分流利的俄语。她虽已77  相似文献   

5.
瞿独伊,曾用名沈晓光。1921年出生于上海,1928年至1941年在苏联生活,1946年分配到新华社工作。1950年3月,她和丈夫李何一起受组织委派到苏联创建新华社莫斯科分社。1957年回国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1978年后,在新华社国际部俄文组从事翻译和编辑工作。1982年离休。瞿独伊回忆,母亲不让她简单地叫父亲为“爸爸”,而一定要喊“好爸爸”。瞿秋白常常说起母亲自尽的事在福建长汀城西罗汉岭的半山腰,矗立着一块坐北朝南的瞿秋白烈士纪念碑。当年少有树木的罗汉岭如今已全然被绿色笼罩,其中有株生长得郁郁葱葱的柏树,这是1984年9月间,瞿独伊从…  相似文献   

6.
雷颐 《世纪桥》2012,(20):41-41
“瞿案”复查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认真、仔细查阅从公安部调来的关于瞿秋白被害案审查卷宗,共二十卷,约三尺厚。公安部关于瞿秋白被害问题的调查,是1954年初根据湖南省公安厅上报的两名参与杀害瞿秋白案犯的有关口供材料,按照公安部长罗瑞卿的指示,责成湖南省公安厅追查的。同年10月,由公安部十三局组织专门力量查办。“经过十年的严密调查侦审,于1964年10月19日完成《瞿秋白烈士被害问题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7.
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构建和谐社会,毫无疑问,我们要冲破“斗争至上”、“一切为了斗争”的羁绊,不能天天斗,月月斗,年年斗,窝里斗,窝外斗,到处斗,只讲斗争,不讲和谐。然而,有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讲和谐就不能再讲斗争,甚至有人主张对腐败分子实施宽容,放弃斗争。其  相似文献   

8.
自1934年10月10日起,中共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从红都瑞金陆续起程,开始了战略大转移.离开瑞金的那天,走的同志和留下来坚持斗争的同志依依不舍地相互叙情告别.毛泽东握着瞿秋白的手说:“瞿老师,你身体不好,我们走后,你可要多加保重啊!你是我的老领导,又是我的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对《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钟情和厚爱.”  相似文献   

9.
1931年初,瞿秋白因遭受王明“左”倾路线的残酷打击和无情迫害而身心俱损,以致肺病复发且有日渐沉重之势。迫不得已,他便“请病假”休养治疗,携夫人杨之华入住上海大西路两宜里,整日以读书、写作为乐。因此,他得以实际参与领导了“左联”的对敌斗争,并与冯雪峰、鲁迅等文艺界人士相互往来,在并肩战斗中建立了深情厚谊。4月下旬,因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务委员会负责人的顾顺章叛变投敌,上海笼罩在更为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曾担任过党中央负责人的瞿秋白就更成为国民党特务和反动军警捕捉的对象。每逢危急关头,瞿秋白总是要到鲁…  相似文献   

10.
郑振铎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他和他的战友们,将文学革命演绎成以通俗形式进行启蒙教育的思想运动,为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创造立下了不朽功绩。 郑振铎祖籍福建长乐。他从小就酷爱读书,尤其喜读文学书籍。1917年夏,他考上北京铁路管理学院后,更加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读物。因对文学的共同兴趣,他认识了当时在俄语专修学校就读的瞿秋白。瞿那时已是个文才出众、思想进步、颇具影响力的青年学生干部。在瞿秋白的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5年6月英勇地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他的无产阶级英雄气概,“乃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①瞿秋白博学多才、广有建树,既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又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他在参与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对中国革命的许多问题提出过自己的重要见解。本文仅就他在大革命时期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12.
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中曾说,我是一个很平凡的文人,竟虚负了党的名声十来年,“这不是历史的误会是什么呢?”其实瞿秋白作为革命知识分子干部的杰出代表人物走上党的领袖位置并非历史的误会,而是历史的必然。首先说瞿秋白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曾留学苏联,对马列主义进行了较深入的学习。其次瞿秋白在推动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中,在反对国民党右派、反对陈独秀右倾错误斗争中,他也是有功绩的,是旗帜鲜明的。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1927年7月15日,武汉国民党政府主席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搞汪蒋合作,公开同中国共产党决裂,中国共产党人被迫转入地下斗争。面对急剧恶化的形势,中共中央决定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在瞿秋白主持下,会议总结了大革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斗争”二字很少为人们提起了,甚至让许多人反感。十年动乱中“斗争”一词被严重歪曲与滥用,整天“斗斗斗”,搞得人人自危,闻“斗”色变。拨乱反正之后,人心思安思定,一时对“斗争”有些误解或厌恶,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的。  相似文献   

15.
1935年,瞿秋白在福建就义,年仅36岁。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下中共党史上的6个“第一”。一、中国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实况的第一人。1920年,21岁的瞿秋白前往苏俄进行考察和学习,他写了大量文章,寄回国内发表。二、中国描写列宁风采的第一人。1921年6月,他在《赤都心史》中对列宁的发言和神态作了详尽的描写。三、中国完整译配《国际歌》词曲的第一人。四、歌颂中国工农革命的第一首歌曲——《赤潮歌》的作者。五、1925年6月,中共党史上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的创办者。六、系统地向中国读者介绍马列主义文学艺术理论的第一人。瞿…  相似文献   

16.
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出生在江苏常州一户官宦之家。因家道中落,天资聪颖的瞿秋白只读到中学就辍学了。1917年春,瞿秋白随堂兄瞿纯白到北京参加文官考试,但没有考取,随后到北京大学旁听。1917年9月,瞿秋白考入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  相似文献   

17.
瞿秋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家和宣传家。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给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中央苏区时期,在“一苏大会”、“二苏大会”上,瞿秋白都当选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和教育人民委员。一九三四年初,他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接手领导中央苏区的文化教育工作。红军长征后,他奉命留在中央苏区领导游击斗争,任中共中央江西分局宣传部长和中央办事处教育人民委员等职。一九三五年春在转移途中不幸被捕,同年六月十八日,在福建长汀英勇就义。在中央苏区的一  相似文献   

18.
晓农 《党史纵横》2004,(4):41-41
项英杀妻瞿秋白被捕后的头两个月,并没有暴露身份,后来是谁出卖了他?至于叛徒的怀疑对象,毫无疑问是与瞿同时被捕的两个女人——张亮和周月林。因为当时与瞿秋白一同突围的4个人,何叔衡已当场牺牲;邓子恢突出敌人包围后来到永安县境,很快找到了游击队;只有张亮、周月林与瞿秋白一道被俘。两个多月后,瞿秋白的身份被敌人知悉,屡次劝降不成后由蒋介石下令杀害。而张亮与周月林在关押3年后被释放了。显而易见,瞿秋白是被这两个女人出卖的。不但一般知道以上历史情形的人,都有着这样的看法。就是作为张亮丈夫的项英,也是这么认定的,因而在怒不可…  相似文献   

19.
如何看待所谓“江浙同乡会”是中共六大以后受命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瞿秋白与受米夫支持的以王明为首的东方大学宗派集团之间最早的矛盾由来。联共(布)中央撤消“江浙同乡会储金互助会”案件后,中山大学内的政治风波并未平息,为此联共(布)中央书记处两次组织调查委员会,调查中大的纠纷。第一次调查的结果解除了米夫中国劳动者大学校长职务,第二次调查则把有关责任推到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方面。瞿秋白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站在中大多数同学的一边,与王明宗派集团的斗争是必要的,但因得不到共产国际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反而陷于逆境。共产国际相关错误决议的传达更是成了王明对瞿秋白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20.
文痒 《党史纵览》2000,(1):9-11
瞿秋白往往给初次见面的女性,留下或多或少的错觉。 丁玲曾十分生动地描述了她与好友王剑虹第一次见到瞿秋白的印象:“瘦长个儿,戴一副散光眼镜,说一口南方官话,见面时话不多,但很机警;当可以说一两句俏皮话时,就不动声色地渲染几句,惹人高兴,用不惊动人的眼光静静地膜过来……”尽管她们那时尚不知当时年仅24岁的瞿秋白有着少年被迫辍学、丧母、家破的痛苦经历;也不知他曾游历苏俄两载多的丰富阅历;更无从知道他颇丰的著述,以及在中国共产党中承担的重任,但直觉告诉她们:这个沉静如水的瘦长个“是一个出色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