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尤根·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观为指导,从意识形态与虚假意识、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意识形态与合法性的关系入手,对哈贝马斯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评析,有助于更全面地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中的客观性存在。意识形态有着不同视角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的意涵。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从意识形态与知识论的关系观之,意识形态是对他者思想观念的情感表达和生产机制的一种"颠倒修辞";从意识形态与统治阶级的关系来看,意识形态呈现出统治阶级卫护权力秩序的"言语技艺";从意识形态与社会的关系来审视,意识形态扮演着社会结构中上层建筑的"空间隐喻"。  相似文献   

3.
和谐理念中内涵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这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工作之间已经超越了后者仅仅服务、渗透前者的关系。和谐理念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思雏的重要理论基础,它的提出本身就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拓展和延伸,这也决定了,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和谐理念的形成发挥综合性功能。新形势下,必须着眼于和谐理念的服务渗透,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奎方位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国家问题是马克思和葛兰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视角创立了无产阶级国家观,葛兰西的国家观是对马克思的继承和发展,但二者在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国家的职能、意识形态在国家中的作用、国家的未来命运等方面又表现出明显不同。葛兰西的国家观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视野,但未从根本上形成对马克思国家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大学管理观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的文化观念。社会主义的大学管理观主要包括和谐管理观、创新管理观和科学发展管理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文化,引领大学和谐管理观、创新管理观和科学发展管理观。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历来是意识形态执政能力的关键和难题。所谓意识形态,一般有两层意义。一是意识的诸形态,如伦理学、政治学、宗教学等,就是伦理、政治、宗教诸社会意识的形态,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其成熟,是文化理论建设及其发展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方面,有学者认为二者是截然对立的,主要是因为科学是一种理性的、可证实的客观存在,其真理性不受人们的价值观和信仰影响;意识形态却是一种价值判断,包含了人的情感、心理因素等。马克思强调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两者关系,同时也强调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区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从这种意义上讲,科学执行了意识形态的功能,但由于科学是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其社会性又不能完全取代自然属性,所以,两者不能等同。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应在法律意识形态层面上理解。必须意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指导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律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通过法律意识形态进行主体建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则要关注这种建构的目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受众面广,影响巨大,表现出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党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和建设,要和大众文化时代以影像为中心的"读图时代"密切结合。将意识形态传播与大众娱乐诉求交融渗透,形成双向互动机制;加强规范网络建设,引导社会舆论健康发展;掌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  相似文献   

10.
青年马克思最初青睐于主体间范式的社会实践观,后来经过经济学的研究确立起主体—对象范式的劳动实践观。在调和二者的过程中,马克思最终形成科学的历史—社会实践观,并在此框架下提出其意识形态理论。当代中国在继承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时,应当充分注意到其中的历史性维度,避免法国结构主义式的历史终结论。  相似文献   

11.
和谐理念中内涵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这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工作之间已经超越了后者仅仅服务、渗透前者的关系。和谐理念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思维的重要理论基础,它的提出本身就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拓展和延伸,这也决定了,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和谐理念的形成发挥综合性功能,新形势下,必须着眼于和谐理念的服务渗透,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算法使人机共存的网络世界进一步融合,搭建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新平台,助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内容精准化和传播形式多样化,提升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成效。然而,日渐强大的算法技术暗藏着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如算法黑箱阻碍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算法偏见削减主流优质内容的供给、算法沉迷干扰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等,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严峻挑战。鉴于此,应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多方参与、多向交流、多元治理的协同工作体系,推动算法技术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王义保 《探索》2006,36(6):70-73
在我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人们政治价值观在各种社会因素激荡中不断变迁,政府职能也随之不断转变。政治价值观是政府职能形成的意识形态基础,政府职能是政治价值观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们政治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主体性复苏、正义观变化、法治观凸显、公平效率观转变等。在人们政治价值观转变条件下,正义是政府职能价值旨归,法治是政府职能理性所在,效能是政府职能目标取向,服务是政府职能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4.
古典自由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欧洲的主导性意识形态,它以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为背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匹配。马克思在对古典自由主义的多维审视中,剖析并批判了人权主义自由观、意志主义自由观、人道主义自由观、利己主义自由观等多种类型的古典自由主义,从而实现了由接受古典自由主义向批判古典自由主义的转变。这些批判对于厘清古典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内在逻辑关联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社会主义利益观是邓小平在继承传统和马克思主义利益思想的基础上,总结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所形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作为我党处理各种利益问题的指导思想,曾起到伟大的历史作用。当前形势下,邓小平社会主义利益观依然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是我党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思想宝库和理论来源。因此.新形势下重温邓小平社会主义利益观也便具有了重要的价值。文章拟从利益主体观、利益创造观、利益分配观等几个版块,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利益观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之间关系具有有机性、逻辑性、客观性、纽带性、部分与整体性,这些关系呈现为相辅相成的正相关联系;二者作用机制通过作用与反作用的方式形成;二者互动平台建立在历史的基本经验和现代网络技术手段等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7.
梁建新 《探索》2007,(1):140-143
强力而有效地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对我国的冲击,必须立足中国与世界两个大局,认清当前意识形态存在与斗争的客观现实;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观;必须改善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手段与方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感召力和竞争力;必须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在国际交往中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加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及其各学科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俱来的两种特性,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有各自的原则和追求,不能彼此取代,同时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二者的合理统一才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完美表现。正确处理它们的关系,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并在此基础上使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大学管理观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的文化观念。社会主义的大学管理观主要包括和谐管理观、创新管理观和科学发展管理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文化,引领大学和谐管理观、创新管理观和科学发展管理观。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权力竞逐的场域,意识形态领域表现了特定历史阶段多元意识形态交流交融交锋所形成的复杂关系。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异质性意识形态取径思想的"离经叛道"倾向、主导与非主导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论争、多元社会思潮交锋对思想秩序的挑战,都凸显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生态。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必须进一步在思想开放中确立意识形态领域的边界与秩序,在突出思想优势中保持一元主导和多元发展的张力,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