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海峰  胡慕贤 《前沿》2007,(11):22-24
本文通过对康德关于理性与理念学说中两者含义的分析,及之后对理性与理念界限划分的说明,从而对经验认识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一些有意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康德道德哲学的基础是建立在笛卡尔的身心二分的二元论基础上的,因此,康德将道德看作是理性这一心灵的因素为自身立法,而将身体的偏好、情感等因素排除在道德之外。这一理论预设带给康德道德哲学自身难以解决的困境。第一,属于心灵的理性何以能为属于另一领域的身体立法?如果可能,那么理性为身体立法对于身体以及情感、欲望来说是不是他律的而不是自律的?第二,身心二分的必然结果是知行分离,由此,理性为自身所立之法如何能成为人的行动?康德承认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困难。最后,理性与身体的割裂是否可能?现代科学的发展支持的身体在认知与推理等理论思考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肖福平 《求索》2008,(3):88-90
思辨理性的进程以理性存在为前提,通过理性存在的本质展示人之“此在”的自由必然;任何关于“此在”的理解和追问就是对“人与世界如此存在”问题的关怀;作为人的主体行为的模式,康德认为时空都是感性直观的纯形式;凭借关于时空的纯粹思辨,理性同样能够在知性对象以外构建起绝对的原因世界;理性思辨的目标不是现象、条件者和有限,而是绝对的源泉、无条件者和自由之在。本文沿着上述逻辑阐述了康德理性思辨的进程,并以此探讨康德哲学里的“回归自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高莉 《求索》2013,(6):106-108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康德和黑格尔婚恋观的特点,指出了这两种婚恋观各自的优点及不足.以此来揭示近代西方婚恋观从物权关系到伦理关系的转向.力图说明这一转向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对婚恋本身的理解,而具有理解人类自身伦理生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如果说 ,每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都曾经为哲学的发展指出全新的方向 ,那么 ,康德和维特根斯坦可当之无愧地承受这一称号。前者的批判哲学完成了西方哲学史上宇宙本体论向理性认识论的过渡 ,实现理性为自然立法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后者更是两次为现代西方哲学开辟道路 ,其前期著作《逻辑哲学论》对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产生巨大的直接影响 ;后期又批判了前期哲学 ,提出了与之相对立的“语言游戏”理论 ,成为英国日常语言学派的主要思想源泉。康德、维特根斯坦分别是十八世纪和二十世纪的两位哲学巨人 ,他们的哲学理论在基本思路、观点…  相似文献   

6.
刘英 《思想战线》2005,31(3):20-22
康德哲学从其"理性"概念出发演绎出"自由"概念.他的"理性"概念包含了西方传统哲学中关于理性概念的两大精神要素,即"努斯"精神与"逻各斯"精神,从前者演绎出理性的"先验自由";从后者则演绎出理性的自我规范性,即意志自律.他论证这种基于纯粹理性基础之上的自由则是为了确认人是目的本身.  相似文献   

7.
时会永  王强 《人民论坛》2013,(11):250-251
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捷,而网络文化霸权、信息污染、网络安全威胁等问题则严重威胁到了人们正常的网络生活和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从网络伦理的学术基础和研究内容方面比较国内外网络伦理研究的异同,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网络伦理体系、构建和谐网络社会秩序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从康德到黑格尔,是一次理性革命的胜利进军。在建立人类理性权威,摧毁封建神学的过程中,两位先哲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并不失色。以往,关于黑格尔的论述较充分,而对康德则多有漠视与偏颇。其实,作为近代辩证法的奠基人,康德的学说同样是一座装满宝石的大厦,有待我们深入探取。(一)现象与本体,知性与理性,是康德哲学中的主要矛盾线索,也是他的“本体不可知论”的根据所在。欧洲在近代,产生过英国经验论和大陆理性论两大哲学派别,他们在反对经院哲学时曾是战友,但又各执一端,并不彻底。经验论在贝克莱那里变成极端的唯我论,理性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发展与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历来为人们所关注。近代以来人们常以此作为进行社会批判和评判历史进步的主要尺度。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确立和发展之时,市场经济的伦理效应也就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调节社会生产和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运行机制的实质是优胜劣汰,而优胜劣汰的标准是经济效  相似文献   

10.
王继云  蒯正明 《求索》2013,(6):109-111
制度伦理的构建要合乎实践理性要求,政党制度也不例外。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要实现其制度伦理构建的实践理性就需要做到:一是树立科学的制度建设理念:二是不断完善党的制度体系;三是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1.
康德的批判哲学或隐或显地对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认为,我们可以将梅洛—庞蒂的文本理解为:基于生活经验的矛盾结构,对《纯粹理性批判》的现象学重述,而这一矛盾结构则清晰地存在于康德的先验美学和先验分析当中。尽管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对康德的第一版先验演绎的解读影响了梅洛—庞蒂,但是他还是发展出一个在康德、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之间的独特视角。因为梅洛—庞蒂的涉身的(embodied)、生活的综合实际上瓦解了康德对感性和知性的区分,并且最终使得时间感和主体感成为矛盾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吴海文 《求索》2010,(12):125-127
孔子与康德是东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在面对社会大变动、大转型的关键时期,两人都对人类的道德信仰、人类命运给予了高度关注。孔子提出"仁"德,二千三百多年后,康德提出"至善"的学说,两人都是通过教育达到"仁"、"至善"的目的。本文通过孔子与康德的道德观之比较,阐述道德信仰在当今社会大变革时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出现是一个沟通先验和经验的概念.通过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先验分析论、先验辨证论有关出现的解读,详细分析了出现的含义,出现的划分,出现的实质,出现的条件,出现的过程.用于表达出现体现了康德的写作精神,是理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马克斯·韦伯以新教伦理解释资本主义的发展,认为正是新教伦理中的天职观和禁欲主义分别从"增"和"减"两个方向双向互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这种以精神气质解释经济现象的研究路径也影响了我国学者对于现代中国最显著的经济现象——"中国奇迹"的归因分析,其中以农民理性解释"中国奇迹"的理论与韦伯的观点具有方法论上的异曲同工之处,农民理性理论认为正是传统中国农民的勤劳、勤俭等理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通过东西方国家场域下对于经济现象的气质归因理论可以发现,经济活动确有其文化因素的影响,这种伦理或理性因素的作用发挥既有其惯性亦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伦理与审美都是人的自我实现的方式。伦理追求人生善的价值,审美追求人生美的价值。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都比较注重二者的联系的一面、统一的一面,这诚然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不仔细、深入地研究它们区别的一面、对立的一面,则无法真正认识它们的联系和统一。本文试图就伦理与审美歧异的一面做些分析,就教于伦理学与美学的同行。  相似文献   

16.
论康德实践理性“二律背反”的由来和解决温纯如“二律背反”作为康德哲学的辩证法对人类辩证思维的发展曾起到巨大的作用。如果说康德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揭示了人类理性本身产生矛盾的必然性,把辩证法引入认识领域;而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揭示出道德与幸福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孟庆涛 《前沿》2011,(21):166-169
康德法权哲学的理论基石是先验自由。因而康德的权利理论的出发点是伦理上的自由。现代的生态中心主义环境伦理的理论起点仍然是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因而是在传统伦理的基础上反传统伦理。从康德的法权哲学来看,由于缺乏自由的根基,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乃是不道德的伦理,由此而引申出来的环境权也就是无伦理基础的环境权。  相似文献   

18.
康德、波普尔认识论的差异来源于他们对待科学的不同态度,而这又影响到他们对休谟问题以及分界问题的看法.然而,他们在寻求知识的客观性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康德和王国维都强调艺术独立性。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与“超出乎利害”、“审美意象”论与“境界”说、“崇高”与“壮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可以更深入理解两人的美学思想及联系。  相似文献   

20.
康德道德哲学为现实生活提供了难以企及的道德理想,为道德哲学研究提供了作为范本的纯粹先验原理,但正因为如此,康德道德哲学陷入了黑格尔所批判的形式主义。黑格尔认为,治疗形式主义的方法就在于区分道德和伦理,并使道德向伦理过渡,赋予道德以社会、政治、经济内涵,从而使道德充满具体内容。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直接启发了马克思,马克思将道德问题置于政治经济学的结构关系这一广阔的背景中,道德哲学转变成了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社会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