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不作为引起的国家赔偿责任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行为的一种,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行政不作为同样会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对此种损害,国家应否承担赔偿责任,我国国家赔偿法中未作出明确规定,学术界看法也不尽一致。尽管有的学者主张国家对行政不作为行为造成的损害,应负...  相似文献   

2.
丁佳 《法制与社会》2010,(21):147-147,157
行政不作为现象是行政主体放弃行政权力,主观上故意不为的违法行为。本文指出行政不作为现象损害了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侵犯了公民合法权益,其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并不亚于违法行政作为行为,认定行政不作为违法对遏止行政不作为和保障相对人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一种违法行政行为。它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政府信用,是一种行政腐败行为。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遏制行政不作为的泛滥。  相似文献   

4.
略论行政不作为违法的司法救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行为的一种,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行为而言的。行政不作为违法同行政作为违法一样会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对此种损害,司法救济是最公正、最有效的救济。然行政诉讼法虽对此有所规定,①但过于简略,不易操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本文拟从司法救济的角度出发,对行政不作为违法行为进行分析,就行政不作为案件的起诉要件、举证责任、判决方式以及赔偿判诀要件等司法救济中存在分歧的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一、行政不作为违法的概念②及其构成要件行政不作为违法是指行政主体负有法定作为义务,有能力履行…  相似文献   

5.
裴俊 《法制与社会》2011,(23):169-169
违法的行政不作为因其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符合国家赔偿之构成要件,同时基于有损害必有赔偿及有权利必有救济之法谚,公民之权利因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不作为而致使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应请求国家予以赔偿。  相似文献   

6.
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的一种重要的行为状态。行政不作为的违法同样会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由于其具有巨大的现实危害性,所以必须从理论上准确界定行政不作为概念,深入的剖析行政不作为产生的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7.
试析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责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行政不作为属于行政行为的一种,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行政不作为违法同样会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对此种损害,国家应否承担赔偿责任,在我国的国家赔偿法中尚未作出明确规定,学术界对此看法也不尽一致。尽管有的学者主张国家对行政不作为违法...  相似文献   

8.
行政不作为违法的国家赔偿责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违法同样会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这种损害 ,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在我国以法律形式确立这项赔偿责任 ,对于完善我国《国家赔偿法》和行政立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行政不作为分为具体行政不作为和抽象行政不作为。具体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在法定、约定或合理期限内负有法定或约定义务且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的行为。抽象行政不作为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基本概念,它是指依法享有行政立法权或者行政规范制定权的行政主体,在法定期间内不依法制定、修改或废除某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或者迟延履行该项职责,致使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或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环境行政不作为具有违法的隐蔽性和损害结果的潜伏性,由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即会爆发出来,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而基于行政权的服务职能和公民环境权,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通过立法、行政执法、司法救济、社会监督对环境行政不作为进行全面的规制。  相似文献   

11.
《行政诉讼法》设专章规定了行政侵权赔偿责任,涉及行政侵权的主体、内容、责任原则等方面。《国家赔偿法》进一步对行政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赔偿范围,赔偿的方式、标准,请求赔偿程序乃至赔偿经费的来源等具体问题作了规定,完善了行政赔偿制度。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就其违法行为表现形式,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情形。对于作为的行为造成损害,在赔偿责任的承担上,立法规定得比较明确。而行政不作为侵权造成损害应否承担赔偿责任,在立法上不甚明确。在司法实践中,确认行政不…  相似文献   

12.
范军  焦敏 《行政法制》2004,(4):24-26
目前,理论界对于行政不作为所持的观点并不一致,笔者认为,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或被委托的组织和个人,负有积极实施法定行政作为义务,并且具有作为的可能性而超越法定期限不履行的状态。行政不作为属于行政行为的范畴,因此行政不作为的后果也就可能涉及到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如税务机关对应纳税的公民或法人,  相似文献   

13.
张莹莹 《法制与社会》2011,(35):162-163
行政法学界对行政行为的研究多是从“作为”的角度出发,而对行政不作为缺乏研究。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作为一样,都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会对公民、社会组织和公共利益造成影响,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结合行政法学界的各种主要观点存在的缺陷,我们应该以程序和实体的双重标准来对行政不作为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行政不作为的概念的界定,行政不作为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行政不作为侵权行为的成立、损害结果的发生、行政不作为侵权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三个方面以及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责任等几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法律福音     
《法律与生活》2011,(16):55-55
北京:官员不作为将被行政问责近期刚公布的《北京市行政问责办法》将于2011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办法》明确规定了行政人员出现不履行、违法履行、不当履行行政职责等共计26类违规行为之一,并由此导致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造成不良影响的,都将被行政问责。  相似文献   

16.
行政不作为的存在,必然使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救济机制,使受害者得到法律救济。行政不作为如何救济,如何追究行政不作为的法律责任,是行政不作为理论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试论行政不作为责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给付行政的多元化及复杂化,加之广大人民的权利意识愈来愈高涨,人民需要从国家那里获得生存、给养之需求,对国家更具有依赖性。对行政法领域中的行政不作为问题的探讨,显得更为重要。一、行政不作为概念的发展行政不作为责任的概念源于给付行政。因为给付行政时代,国家负有责任,以积极的态度具体提供各种给付,以解决公民的生活需求,即保障公共福祉。这种给付是一种法律责任而不仅是道义责任。如行政机关有不作为之情形,人民可依法请求其作为或追究其不作为之责任。给付行政一词,始为德国E.Forsthoff所用,认为…  相似文献   

18.
龙跃 《法制与社会》2013,(33):136-138
行政立法作为一种抽象行政行为,具有不可诉性。而行政主体在负有法定立法义务的前提下存在行政立法不作为的可能性,正是这种实践中少见但确实存在的特殊情况,导致了广大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受到了损害或威胁。本文通过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分析了该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后果,在参照法国,葡萄牙和美国行政法的相关规定后,试提出一种符合我国现状的救济模式。  相似文献   

19.
行政不作为的存在,必然使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救济机制,使受害者得到法律救济.行政不作为如何救济,如何追究行政不作为的法律责任,是行政不作为理论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投诉举报的行政执法机关不作为行为较为突出,在民告官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执法监督案件中,行政不作为案件明显增多。此类问题的产生和存在,严重阻碍依法行政进程。正视这种现状,解决此类问题,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依法行政进程的重要任务,必须引起各级行政机关的广泛关注。行政不作为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行政不作为,主要是行政机关有积极实施法定行政作为的义务,而消极地不履行或没有全面履行,导致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或国家合法权益的状态。构成行政不作为应具备三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