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梦是一个很美的字,人们常说祝你美梦成真,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美梦成真,但我们要问自己你奋斗了吗?你为自己的梦想播种耕耘了吗?"中国梦"如同摩天大厦,"我的梦"则好比一砖一石。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要圆伟大的"中国梦",同样是人人有责,责无旁贷。作为一名年轻的公务员,  相似文献   

2.
康德实施了哲学坐标系的转换,他悬置了事物“是什么”这类垂直性质的提问方式,询问关于认识对象内容的提问是如何可能的,把西方哲学传统中关于事物内容的提问变成关于事物构成形式的提问,把对时间性质的提问变成对空间排列关系的提问。这种转变在康德关于美的判断中有突出的表现。康德的这一立场与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有着曲折而“内在”的关系,“解构”实际上也是一种关于事物如何出场(在场)或者如何可能的“理论”,是关于事物构成形式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知识卡片     
审讯中常用的几种提问方式预审员依法审讯被告人,要向被告人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提问是预审谋略中一个主要内容,也是预审对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提问方式对保证办案质量和顺利完成预审工作任务都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提问方式为单一提问单一提问是一个提问要表达和解决一  相似文献   

4.
论自首     
一、自首的概念 事物概念的界定,一方面反映研究人对其认识程度和倾向,另一方面又反过来影响了对属于该事物的其他方面的问题的研究视角和把握及度。在新《刑法》颁布之前,自首概念是一个众说纷纭的理论问题。有人理解的偏严认为自首“通常指犯罪事实或犯罪人被发觉前,犯罪人主动向司法机关告知自己犯罪的事实并表达出愿意接受审判的意思表示。有人理解的偏  相似文献   

5.
有朋友问我,法院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是否说明法官的职业道德素质很差?我告诉他并非如此。其实,职业道德建设不是法官职业的专利,看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吧,体育界“黑哨”不是震惊全国吗?学术界不是论文剽窃成风吗?买官卖官不是屡见不鲜吗?但是法官职业的特殊  相似文献   

6.
2007年9月13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馼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等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问您,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 答: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预防腐败工作.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形势,为深入推进预防腐败工作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生活感悟     
评画 一位青年为了在女朋友面前显露才华,把自己的素描拿出来让她欣赏。“不错,和我弟弟画的水平不相上下。”女友说。“你弟弟是艺术专业的吗?”“不,他是三年级小学生。”  相似文献   

8.
关于学习:必须志在必得地完全投入记者:您的事业一帆风顺,求学之路也是这样吗?李开复:不是。刚上大学时,我进了法律系,因为我天真地认为,自己有很高的政治天赋,我觉得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一位律师或一位政治家。不料,情形完全不像我想的那样。我在专业课上提不起精神,成绩也不好。最终我决定放弃政治和法律专业。  相似文献   

9.
蜡烛与烟头     
在座诸位听到这题目一定在嘀咕:“这叫啥题目,不是瞎凑吗?蜡烛与烟头风马牛不相及!可我得郑重声明,这不是瞎凑,而是我生活经验的结晶,是我对教师的地位与使命的形象比喻.提起蜡烛,我想大家并不陌生.蜡烛者,教师也.不是吗?学生们在作文中不是常充满崇敬地把教师比作蜡烛吗?诗人们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也常充满深情地把教师歌颂为蜡烛吗?就连教师自己不也常常自豪地自比蜡烛吗?!是啊,蜡烛,的确已成为人民教师的形象的代名词了.在人们心目中,仿佛蜡烛即教师,教师即蜡烛.过去我一直这样认为,这恐怕也是我最终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因.我觉得从我第一  相似文献   

10.
正刚才周为民主任提到城市化的概念,和我的想法是一样的。城镇化这个概念的研究,首先要回到这个概念本身。比如说,我们理解的城市化,是与乡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聚集相伴随的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加等等。这些大家都很清楚。现在这个城镇化和我们已有的城市化在概念上有什么不同吗?是一回事吗?只是翻译用的词不同,还是本身的内涵、目标就有不一致?我们国内现在研究这个领域的学者们用的是什么概念?  相似文献   

11.
旅行在青年的成长方面具有丰富的意义。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旅行具有自己的特点,这是青年通过其它方式进行学习所难以企及的。 1、整体性学习。所谓整体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世界上事物和现象的多样性,并且这些事物又是相互有机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二是某一事物某一现象的存在、特点不是孤立的,它与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整体性的第一种意义来说,旅行可能学到书本上没有写出的其它东西;就整体性的第二种意义来说,人们可以发现书本上所割断的联系。实际的观察和  相似文献   

12.
现代名作欣赏,实际上就是对其审美价值的重新认识。真正的优秀作品并不仅仅是由事与事或人与人的外在关系构成,重要的是它提供了想象的自由,在有限的艺术天地里开拓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用桑塔耶纳的话来说,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至少有两项,即“在一切表现中,我们可以区别出两项:第一项是实际呈现出的事物,一个字,一个形象,或一件富于表现力的东西;第二项是所暗示的事物,更深远的思想、感情,或被唤起的形象、被表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喜爱自然事物,他晚年写作的大量诗词都说他所居住的履道池台是一个物我相交为友的乐园,表现了其审美活动具有的浓厚生态审美意味。然而,白居易对自然事物的审美欣赏是有差别的,他并未充分尊重物性,也未足够重视自然事物的生生之德。履道池台彰显出白居易对自然事物的圈占,而履道乐园对于自然事物来说其实只是一个假相,它的人工布置可能造成对物性的折损,而且它是一个不完整的、不稳定的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14.
A:喂!佳丽青春热线吗?我是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仅一个多月,可通过这一个多月对社会的接触了解,我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十几年来是不是走错了路?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代表?目前人们一般在三层意义上使用:作为活动,指替别人或组织行使权利(办事和发表意见);作为人,指被选举或委托代替别人或组织的人;作为物,指某一类事物的典型。这里,我们要论述的是前两种意义上的代表现象。透过上述的感性认识,从更深层次的理性认识来把握,代表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委托关系,它显示着某一社会  相似文献   

16.
权利--被认为是正当的权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权利 (right)和权力 (power)是政治学、法学等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中最常使用的两个术语 ,代表着这些学科中两个最基本的、重要的范畴。权利和权力是一对矛盾吗 ?权利和权力是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 ?权利难道不是一种权力吗 ?权力 (至少是法律上的 )难道不也是一种权利吗 ?权利和权力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笔者认为 :权利不等于权力 ,即并非所有的权力都是权利 ,或都可被认为是权利 ,但权利也并非是与权力无关的东西 ,权利本身也是一种权力 ,只不过总是被把它叫做权利的人或人们认为是正当的权力而已。什么是权力 ?…  相似文献   

17.
万事万物的存在,总是有自己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没有自己的空间位置和时间的运载的流动了,就标明这个事物已经不存在了。“犯罪”也是万事万物中的一种事物,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的形式。犯罪的世界同其他任何一种世界一样,同样是一个由时间和空间形式为载体的世界。因此,我们要探索犯罪运动的规律,就不仅要从犯罪的本体去探索,而且还要从它的载体去探索,即还要从时间去探索,从空间去探索。我们知道,犯罪源流理论,从载体的角度来看,乃是从时间的运动上去探索犯罪规律的一种理论。我国储槐植教授的“犯罪场”理论,从载体的角度来看,乃是从空间的位置(范围)上去探索犯罪规律的一种理论。然而时间和空间都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缺一不可的形式。空间的静态形式与时间的动态形式的“静”“动”统一,才构成了每一个体事物的生命形态。犯罪个体也同样是由空间的静态形式与时间的动态形式在对立统一中的生命形态。所以我们有必要把犯罪的时间理论与犯罪的空间理论“合二而一”来进行研究,并且称这一理论为犯罪的时空理论。当我们用这一理论去研究经济犯罪时,则称经济犯罪时空论。经济犯罪个体  相似文献   

18.
幽默     
《人事天地》2012,(1):65
现在流行感冒儿子问父亲:爸爸,你知道现在流行什么吗?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现在不流行感冒嘛!我爸我妈都是你的阿呆和女友交往2年了,于是阿呆便准备向女友求婚。阿呆含情脉脉地看着女友说:"嫁给我好吗?"  相似文献   

19.
面试的过程一般都很短暂,从招聘官的角度来说,要在很短时间内全面考察一个应聘者几乎是不可能的。通常情况下,招聘官往往会因为欣赏应聘者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亮点”而发出offer,反过来也会因为反感应聘者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黑点”而拒绝一个应聘者。因此,应聘者应当明白:在短短的面试过程中,要想向招聘官呈现“最完美的自己”是不可能的,与其卖力把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全都展现出来,不如抓住一两个“亮点”进行发挥,  相似文献   

20.
苏格拉底、柏拉图提出“人是什么?”奥古斯丁提出“我是谁?”这是西方古典人文精神的两个基本问题。古希腊人对“人是什么”问题的回答把理性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奥古斯丁所问“我是谁?”使人脱离了自然秩序,把自己放在上帝面前。人为自己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即人与上帝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爱的关系,爱即信。中世纪基督教对于“我是谁”的回答,把信仰提到了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