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于1919年4月20日成立。现有盟员2,154,000人。南共联盟的前身是南斯拉夫共产党。南共联盟在第六次代表大会时,按照马克思过去的提法,把南斯拉夫共产党改为共产主义者联盟。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主席是德拉戈萨瓦茨。中央机关报是《共产主义者周报》。党的机关理论刊物是《社会主义讨论》。  相似文献   

2.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6月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原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主席杜尚·德拉戈萨瓦茨在开幕式上的报告强调:南斯拉夫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南共联盟当前的最直接任务是:“稳定经济,进一步发展自治,反对民族主义,分裂主义和集权主义”。报告的内容,具体反映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质。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常被称为自治社会主义或市场社会主义。它是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寻求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三十余年的发展,直至今日,使南斯拉夫从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小农业国,变成一个中等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斯拉夫党和政府一贯把提高共盟盟员、工人、青年、全体劳动者的思想水平视为首要任务。南共联盟把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群众,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使他们确立革命人生观作为自己的一项长期的任务。铁托同志曾多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前提”,“是南共每个盟员的个人需要和社会义务”,提出“在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就和认识基础上发展社会科学,就是要不断地同与我们格格不入的理论和思想观点展开思想斗争”。南共联盟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曾召开过一系列会议,研究思想意识动态,分析缺点和不足,通  相似文献   

4.
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于1988年10月22日—24日在南斯拉夫的海滨小城——察夫达特主办了一年一度的“社会主义在世界上”国际圆桌学术讨论会。在“社会主义阵营”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的年代,由南共联盟出面召集的这个国际讨论会,为东西方各种派别的社会主义理论家们提供了十分难得的交换意见的场所和机会。今年的讨论会为第十三届,题目是“社会主义和‘时代精神’”。包括中国代表团在内的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及左翼理论家和社会活  相似文献   

5.
贝尔格莱德专电 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于三月五日至六日召开了十二届十六中全会,就去年十三中全会提出的问题所开展的全党大讨论情况进行了总结,通过了《关于实现南共联盟的领导作用与加强南共审联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的结论》。会议认为,全党大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南共联盟在一系列问题上的看法,有助于加强共盟思想政治上的团结和进一步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这次历时八个多月的政治大讨论,在南共联盟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近几年来,南斯拉夫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困难,人们要求研究和探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求团结一致促进改革。在这  相似文献   

6.
在每个国家人民的历史上都有叱咤风云的人物。在南斯拉夫人民的近代史上,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就是这样的人物。正如南斯拉夫著名作家斯肯德尔·库莱诺维奇所说:“我们的历史事实上是一部不断被人征服的历史,是我们的人民多少世纪来遭受欺凌的历史;它必然要产生,也产生了一个把我们的进步力量团结在自己周围来改变我们历史的进程和面貌的人。这个人就是我们的铁托。” 今年是铁托领导南斯拉夫共产党(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的前身)50周年,5月25日是铁托诞辰95周年的日子。为此南共联盟中央  相似文献   

7.
一、苏共民主化改革失败的体制性原因:传统党建模式和执政模式的积弊过深、积重难返(一)党内权力过分集中和党内民主的缺失苏共的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即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但在苏共传统的党建模式中,形成了缺乏党内民主的党内集权模式,民主集中制原则没有完整地贯彻。高度集权的体制虽然有利于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是缺乏基本的民主基础,成为苏共传统党建模式各种弊端的根源。(二)党政不分和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在苏共传统党建模式中,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现象极为严重,党被放到了权力体系中的不恰当位置,处在权力的直接腐…  相似文献   

8.
作者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为依据,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他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出现的党政不分现象,会给党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带来严重危害。作者还介绍了列宁为防止党政合一而提出的建议。文章着重论述了南共联盟在解决党政关系、党和政治制度的关系、党和工人阶级的关系的理论观点及实际措施,同时也指出南共联盟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勃列日涅夫在掌管苏共的十八年间,推行的是一套维护集权制的党建思想和求稳抑变的党建实践.由此使苏共的思想理论日趋僵化,高度集权的体制固化,致使苏共党建模式的积弊暴露无遗,延误了改革的时机,为苏共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0.
苏共的失败,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1953年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直到1964年被迫下台,执政11年。赫鲁晓夫下台后,由勃列日涅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直到1982年去世,执政18年。在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执政近30年中,在党的建设问题上犯有错误,成为导致苏共解体的一个重要历史根源,教训极为深刻。一、提出了“全民党”这个错误口号斯大林去世前夕,1952年10月苏共召开了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个新党章。党章对党的阶级性作了明确的规定,指出:苏联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劳动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中思想一致的共产主义者组成的战斗联盟。并…  相似文献   

11.
由南共联盟主席团主办的第13届“社会主义在世界上”国际圆桌研讨会,不久前在南斯拉夫海滨小镇察夫塔特举行,主题是“社会主义与时代精神”。与会代表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目前世界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与19世纪末类似的“世纪末特征”,如混乱、迷惘、颓废、无方向等等,这种表现在社会主义世界比资本主义世界更为严重。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存在的弊  相似文献   

12.
五月的北京,贵客盈门。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主席马尔科维奇率领南共联盟代表团在热情、隆重的接待中访问了中国。这次访问推动了中南两党平等友好关系继续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对南共联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作出的独特贡献给以高度评价,对加强和发展同南共联盟的友好关系一直十分重视。胡耀邦总书记称赞南共联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是当代开创各国党之间新型关系的先驱者之一。他阐明了中共对共产党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看法。他指出,中南两党之间平等友好的新型关系将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富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贝尔格莱德专电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于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大会确定了全党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动员全党和全体人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大会还选出了南共联盟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无论是从这次代表大会一年来的筹备过程看,还是从四天会议的情况看,都可以说这是战后南斯拉夫  相似文献   

14.
在庆祝我党建立90年喜庆之际,在苏共亡党、亡国20年的背景下,更加认识到党建科学化论断的真理性、实践性.党建科学化是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建设规律的科学揭示及理性把握,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证“十二五”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国家关于党的作用、职能与活动方式的理论是与该国家关于社会主义的总体理论相统一的。在南斯拉夫,工人自治、社会主义自治是该国社会主义的总体理论,其他党的地位、职能与活动方式的理论都是从工人自治的理论出发的。南共六大基于工人自治的理论,认为党不应是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6.
成立于1993年的"共产党联盟—苏共"是联合活跃在原苏联地区的共产主义性质政党的地区性社会组织。在经历了初创期的发展壮大后,"共产党联盟—苏共"进入由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主导的新阶段。在近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该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推动自身发展创造条件。现在,"共产党联盟—苏共"已经成为拥有18个成员党、在原苏联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在引导地区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十大”以后,这项工作的广泛性和重视程度,在战后是令人注目的。南共联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力图使共盟盟员成为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的有觉悟的战士。对南共联盟中的一大批新盟员,南共联盟要求各级组织和领导对他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改变他们的思维和感觉方式,改变他们对其他人和对社会问题的态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南共联盟还时刻提醒所有盟员必须经常提高自己的思想和道德水准,不断地学习和增长自己  相似文献   

18.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伟大创新,也是对苏共垮台教训的理论总结。从苏共执政的实践看,没有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坚持正确的信念和理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根本力量,是其丧失先进性进而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贝尔格莱德专电 苏共中央总书记米·戈尔巴乔夫从3月14日至18日对南斯拉夫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戈尔巴乔夫在访问期间重申尊重1955年贝尔格莱德宣言和1956年莫斯科声明指导两国两党关系的原则,公开宣布40年代末对南共领导的指控是“毫无根据的”,给南斯拉夫、苏联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他对南对内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给予肯定和表示赞赏,从而打消了南斯拉夫人长期存在的疑虑,使两国政治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报告把新时期党的建设称为“新的伟大工程”,这个工程的重点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科学理论,就是邓小平的新时期党建思想.学习邓小平的党建思想,必须要从总体上把握这一思想的由来、发展和时代的特征.一邓小平一贯坚持“老祖宗不能丢”,他的党建思想也是如此.他曾用简短几句话概括和评价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发展史,指出:“在这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讲得不多,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学说,正因为列宁建立了那么一个好的党,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邓小平还专门阐述了“毛泽东思想里面的党的学说”,从井冈山时期讲起,指出毛泽东的完整的建党学说“是经过实践在延安整风时期建立起来的”,建国后又有新的发展,强调“要好好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建设这个领域里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