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2.
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不断向前演进,有其不同层次、起不同作用的社会发展动力.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在世界发展新形势下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把毛泽东提出但没有展开的生产力理论,发展到了一个较为完整、更为现实、层次较高的阶段。这一高层次、根本性的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一、邓小平把毛泽东生产力理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新中国诞生后,毛泽东多次谈到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意义,他说:如果我们不能使生产事业  相似文献   

4.
知识分子是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队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没有知识分子参加,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毛泽东与邓小平都极为重视正确对待知识分子问题,形成了一整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成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知识分子问题若干理论观点的比较研究,探索邓小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1957年反右派斗争前后,毛泽东先后提出了"两个剥削阶级"、"政治思想上的阶级"、"官僚主义者阶级"和"党内资产阶级"等概念.与此相联系,他逐渐把意识形态领域以及党内正常的矛盾、斗争甚至意见分歧都当作一般意义上的阶级斗争,这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社会主要矛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6.
郑文涛 《世纪桥》2007,(3):3-4,7
回顾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质上是一部为解放和发展中国生产力而奋斗的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生产力理论与中国四情有机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产力理论。本文主要从发展模式、动力选择、途径方式、激励机制、战略目标等方面对三者发展生产力理论和实践的差异性作一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王光美对一则有关八大史实的回忆作为立足点,重新探讨了八大前后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脉络,认为毛泽东自始就不同意八大政治决议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观点,但由于理论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不可能在八大政治决议通过前重新把阶级斗争确立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八大结束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毛泽东逐步在理论上提出"政治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和"修正主义比教条主义更有害"的观点,经过1957年整风反右的实践,最终在八届三中全会上公开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这标志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提出的"以苏为鉴",开始向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复归.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和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他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 ,对党的知识分子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个人经历、时代环境的不同 ,他们的知识分子理论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邓小平知识分子理论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 ,对毛泽东知识分子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与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两种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毛泽东赶超战略和邓小平三步走战略,在其战略目标的设计上,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为了迅速增强国家实力,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早日实现现代化,以不断地改善和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为落脚点。不同之处是毛泽东是以几种重工业产品主要是钢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种运动首尾相接,大小相迭,接连不断,成为区别于当代其他各国的显著特点之一。在这众多的运动中,大多数都与反对官僚主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与此相对应的是,官僚主义也是毛泽东建国以后批评得最多、最严厉的少数几个对象之一。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深刻、强烈、多方面地影响着新中国的历史,也引起了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广泛关注,并曾受到西方各国一些左派理论家的高度评价。邓小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也打开了在新时期反腐倡廉和反对官僚主义的新思路。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对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分析,预言无产阶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蕴涵的思想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的思想前提 ;从抽象到具体是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途径 ;坚持彻底的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坚实基础 ;运用灵活的辩证思维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方法 ;从最高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是把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是党始终做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关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求党要特别重视研究生产力自身发展的规律,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自觉把握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从唯物史观高度认识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标准在道德哲学层面上,不仅体现了以社会为本位、以人民幸福为终极目标的功利主义原则,而且体现了以物质文明为基础、以精神文明为灵魂的社会进步的综合价值取向;不仅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利益关系体系的客观要求,而且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主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的价值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论基础;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必须转变干部作风,必须关心困难群体。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学说,是邓小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重大发展的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论述,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说的演变、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突出特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种较之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更为先进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利用文字、声音、图片、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把抽象的原理形象,复杂的理论简单化,并将多媒体在教学技术上的优势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党校主体班课堂教学的全面优化,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衣芳 《理论学刊》2004,(12):4-7
能否把握执政规律及其本质要求 ,关系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和前途命运。可以从形成执政规律的最主要因素———执政主体、执政客体和政权及其关系的分析中 ,把握规律的最主要内容及其作用和要求。执政一般规律的最基本要求 ,就是执政主体的执政目的、执政方式等必须适应执政客体的状况及其要求 ,集中表现为适应人民大众的状况及其要求。这也就规定了执政者的执政目标指向和价值取向是为全社会、为人民大众 ,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人类社会执政活动一般规律的基本要求 ,又是共产党执政特殊规律的根本要求 ,也是共产党执政规律和执政能力在新世纪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9.
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力 ,努力提高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水平 ,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经验。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共产党执政的重要保证。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是改进党的执政方式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