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疫病流行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社会现象,从古至今,从未中断过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威胁。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曾多次发生疫病,并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危、身体健康,威胁着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在党的领导下,晋察冀根据地抗日军民在抗击日军的同时,与多种疫病展开了艰苦的斗争。不但取得了很大成果,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70多年后,当中国大地及全世界突遭新冠肺炎病毒的巨大威胁时,回顾和总结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疫病防治工作,既有助于深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研究,也对当今的疫情防控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流行,造成边区军民的大量人员伤亡。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把疫病预防与控制当做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采取成立防疫领导机构、开展卫生宣传、加强医疗机构建设、建立防疫机制、增强人民群众体质等一系列科学疫病防治举措,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病的流行和蔓延,并积累了丰富的防疫经验。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面对各种严重流行的疫病,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加强领导,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举措,成功地消灭或控制了各种疫病的流行和蔓延,为新中国卫生防疫体系的初步建立,进而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打下了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4.
赵维加 《共产党人》2004,(19):26-28
2003年初,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袭击了我国.也袭击了宁夏.这种尚未被人类完全认识的新型传染病,带给人们的冲击和对公共卫生体系的考验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在“严防死守”、动用全部社会资源抗击疫病时,也需要全面审视一下:我们用五十多年时间建立起来的疫病防控体系到底能否抵御类似的突定性传染病?我们公共卫生体系的体制、机制、手段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多难兴邦。一年后,当我们战胜了“非典”,战胜了“禽流毒”,我们开始沿着当初的想法去寻找答案。本期特别策划将由“自治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联合调研组”(由区卫生厅、区党委政研室.区发改委、区财政厅、区政府研究室组成)解读宁夏公共卫生体系现状,回答大家所关心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地各种疫病频发,不仅影响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而且削弱人民群众的劳动能力,损耗国家的经济,造成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紊乱。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面对疫病丛生的局面,高度重视,把医疗、卫生、防疫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采取了各种防治措施,成功降低了各种疫病的发生和蔓延,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人民日报》作为新中国的主要媒体,通过对其1949—1956年关于国家卫生防疫事业报道的分析,梳理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从人民健康出发,开展卫生防疫实践和探索,在短时期内迅速地提高我国的卫生医疗水平,改善人民群众健康状况,初步建立起新中国的卫生防疫体系的脉络。  相似文献   

6.
自爆发非典疫病以来,涌现了很多与病魔斗争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所以到处都在谈论这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次大弘扬。我十分同意,而且我认为,这场生死搏斗,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是一副很好的清醒剂。不过可能是职业的原因,疫病对于我,触发得更多的是长期存在于头脑中的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叫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或者说,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叫文明的生活呢?无条件地强调物质享受的提高,就是文明的标志吗?不断出现的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疫病,使我对此颇存怀疑。人的存在方式,与动物的存在方式相比,有一…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各种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晋察冀边区疫病流行,人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是抗战的基础和保障,疫病泛滥严重地威胁着抗战的基础,对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十分不利。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边区政府十分重视并大力推行卫生防疫运动,将其作为晋察冀边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边区的人畜发病率、死亡率逐步下降,防疫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各种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晋察冀边区疫病流行,人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是抗战的基础和保障,疫病泛滥严重地成胁着抗战的基础,对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十分不利。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边区政府十分重视并大力推行卫生防疫运动,将其作为晋察冀边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边区的人畜发病率、死亡率逐步下降,防疫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张荣杰 《党的文献》2021,(2):104-109
抗战时期,疫病在晋绥边区一度流行,严重影响了边区军民健康、部队战斗力和边区建设.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疫病防治,迅速组织军队、政府、群众等多方力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及时上报并公布疫情信息、颁布防疫法令、组建医疗机构、研制防疫药品、免费医治病患、强调中西医结合、实施封村隔离、开展卫生清洁运动等.经过努力,患者得到治疗,疫病流行得以控制.边区有效的全民防疫,不仅保证了边区军民健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向群众普及了卫生防疫知识,改变了群众的卫生习惯,提高了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与拥护,为边区建设和抗战胜利打下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春风送暖,吹起了无限生机。这正是牲畜配种繁殖旺盛季节。今年的畜牧生产能否春华秋实,将决定于此。与此同时,春风也给畜禽疫病的病菌带来了孳生条件,有些畜禽传染病也将随着病菌的活动而流行。因此,如何抓紧时机作好牲畜配种繁殖,如何防治疫病,保证畜禽健康成长,就成了当前畜牧生产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1.
信息网络化时代的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管理创新是一个时代的课题。随着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在世界范围出现了公共管理创新的热潮。借鉴世界各国公共管理创新经验,结合我国政府管理的实际,政府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即政府管理理念的创新,政府管理职能的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政府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政府管理组织的创新(包括政府组织网络化、虚拟化、柔性化、智能化、民主化、扁平化、精简化)和政府管理手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经济转型进程中,政府对于创新的功能边界究竟在哪里?随着自主创新战略的确立和实施,政府和企业的功能地位界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自主创新内在的禀赋特征致使创新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政府对于自主创新的功能边界介于创新和市场之间:发挥对创新的政策引导作用,而非主体作用;政府对于自主创新的宏观调控标志在于,为自主创新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政府对于推进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表现在,为自主创新优化政策生态环境,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完善并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与公民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政府与公民关系存在诸多问题。新公共管理要求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平等关系、相互信任关系和良好合作关系。重塑我国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必须打击腐败与侵权行为,改善政府工作作风,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民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4.
对政府公信力的现实思考——以扬州卖地事件为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是提高政府诚信度的重要保证。然而。扬州市政府却因扬州卖地事件损害了自己的公信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在此次事件中缺乏以民为本的理念。依法行政的观念淡薄,科学发展的意识欠缺。因此,增强地方政府公信力,地方政府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行政理念,大力推进政府法治化进程,建立政府诚信监督机制及民众与政府良性互动机制,完善政府诚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超大社会视角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大社会是中国最大国情。以超大社会的视角研究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中国历朝各代的兴衰,当今世界其他主要大型社会的集权与分权的权衡,为构建适合超大社会发展要求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提供了足以借鉴的智慧。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与地方关系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实现中央与地方权限的集分平衡。  相似文献   

16.
政府引导舆论的能力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由于新闻素养的缺乏,我国政府官员在应对媒体时出现本领危机和知识恐慌,应从提高适应媒体能力,塑造政府良好形象和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等三方面来提高政府官员的新闻素养及应对媒体的能力,从而加强政府对舆论的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7.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的中心环节.政府行政不及与行政超越不当行为,必然会大大增加经济运行的社会交易成本,对政府的效能产生很大的危害.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进政府行政创新,切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准确定位政府角色,严格规范政府职能和政府行为,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非典危机是对我国政府的施政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一次全面挑战,既暴露了以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促成了政府在治道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我国政府必须通过施政理念、利益关系、管理模式等的全面变革,实现政府再造,建设一个更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服务型的政府,一个专业化的高效率的高度负责的现代政府。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时期的政府角色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行政生态环境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政府治理将会面临新的时代挑战。所以,政府在公共治理中需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由“财富创造者”向“环境提供者”转变,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治理型政府”转型,由“官本位”向“民本位”回归。实现政府角色新定位,就是要建设服务型政府,要通过“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的行政改革明确政府职能定位,通过大部制推进机构整合改革政府机构,通过完善行政管理制度调整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20.
公务员素质与政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公务员素质是加强政风建设的必然要求.公务员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政府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声誉,没有公务员素质的提高,政风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应采取积极对策提高公务员素质,带动政风建设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