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吸毒案件中的尿吗啡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杭 《刑事技术》2004,(3):10-11
目的 研究吸毒人员停止使用毒品海洛因后 ,尿吗啡含量自然递减的一般规律。方法 对确证的 1 82名吸毒 (海洛因 )人员在停止使用毒品后连续 9天采集尿样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尿吗啡含量。结果  1 82名吸毒 (海洛因 )人员在停止吸毒后第 8天 ,尿吗啡平均含量降至 30ng/ml。 结论 在办案中 ,吸毒 (海洛因 )人员的尿样检测 ,建议最好在末次使用海洛因 8天之内  相似文献   

2.
崔静 《天津检察》2009,(2):43-44
在当前惩治毒品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发现很多吸毒人员以贩养吸,在吸毒的同时还参与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等犯罪活动。在此,笔者对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毒品案件的定性与处罚中的相关问题谈点看法,以期引起同仁们更多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案情]公安机关在查获吸毒人员夏某后,了解到马某长期零包贩卖毒品,遂由夏某与马某取得联系,称要购买毒品,后将前往交易途中的马某抓获,当场从马某身上查获毒品海洛因。马某对自己贩卖毒品的事实供认不讳。后公安机关在马某家中查获一张吸毒人员向马某多次赊欠毒品打的欠条。经查实,马某先一次性购买数量较多的毒品,并以"低价购进,分装代售、电话  相似文献   

4.
江苏贩卖、运输毒品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毒品种类以海洛因为主江苏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为25515名,绝大多数都是吸食海洛因。对2000年全省查获的6568名吸毒人员调查分析,吸食海洛因的占96.7%。吸毒人员90%以上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等市。贩卖、运输毒品案件也主要发生在这5个城市。近两年受国际和国内毒品违法犯罪形势变化的影响,江苏的毒品种类也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血泪的控诉     
方飞  姜红 《江淮法治》2010,(16):22-23
毒品是人类社会公害之一,戒毒更是世界性难题。在我国,毒品的危害也呈逐年递增之势。未成年人吸毒增多,女性涉毒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吸毒人员官方登记的数字,已经从10年前的9000人攀升到18000人,翻了一番;按照国际惯例,每一名公开吸毒者的背后有4至5名隐性吸毒者。这是一个庞大的队伍。近日笔者走进安徽省戒毒所。与高墙内的吸毒人员进行了“零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6.
毒品这一摧残人生的毒药、毁灭家庭的杀手、毒害社会的瘟疫,导致千千万万的吸毒人员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使其陷入毒渊,不能自拔。为了遏制毒品的泛滥,顺利开展禁吸戒毒斗争,我们必须深入探讨吸毒的成因,从而为禁绝毒品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毒品犯罪的现状和特点沈阳市从1987年发现首例吸毒者后,吸毒人数不断增加。进入90年代,毒品犯罪越演越烈,突出表现是: 1.吸毒人员猛增 1987年发现首例吸毒人员,1993年登记在册吸毒人员163人;1994年465人;1995年1065人;1996年621人;1997年746人;1998年703人;1999年前5个月近300人。 2.以贩、扎杜冷丁为主贩、扎杜冷丁是沈阳市毒品犯罪的一大特点,在沈阳市强制戒毒人员中近60%是扎杜冷丁。1998年元月,沈阳市破获了一起特大贩、吸毒品犯罪团伙案,抓获贩毒分子22名,当场缴获杜冷丁761支,经查证,该团伙共贩卖杜冷丁3000余支。 3.毒品犯罪案件大幅度上升 1996年沈阳市查处涉毒案件300多起。1997年涉毒案件800多起,抓获涉毒违法犯罪人员近千人;1998年涉毒案件900多起,抓获涉毒违法犯罪人员  相似文献   

8.
因过境贩毒而诱发我国毒品的死灰复燃已经将近二十年了。虽然从一开始起就遭到沉重的打击,但我国的毒品蔓延不仅至今未得到有效的遏制,而且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全国吸毒的人员仍在不断增加。据统计,截止1997年底我国大陆上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已达54万,依系数6来估算总吸毒人数则超过300万。  相似文献   

9.
当前,毒品在全世界泛滥成灾。受其影响,我国有70%以上的省、市、自治区受到毒害的侵袭。截止1997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54万人。从毒害较深的23个省、市、自治区来看,吸毒人员中82%的年龄在35岁以下,而他们当中又有85%是在不清楚毒品危...  相似文献   

10.
加强青少年禁毒工作可以使青少年树立禁毒意识,自觉拒绝毒品,减少吸毒人员,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毒品犯罪。那么怎样加强青少年禁毒工作呢?首先是政府部门要把青少年禁毒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点工作来抓;第二是要加大对青少年禁毒工作的宣传力度,其次是不断地健全、完善、落实对青少年吸毒人员的帮教措施,另外还要落实处罚措施,建立青少年吸毒人员劳教场所。  相似文献   

11.
赵毅  王平  郑振玉 《中国司法》2007,(11):34-36
吸毒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吸毒以及所引发的违法犯罪、艾滋病传播等问题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公共健康和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影响。减少毒品供应、减少毒品需求、降低毒品危害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解决毒品问题的重要战略。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对吸毒人员的感化和管理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减少毒品危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劳教戒毒工作是我国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安强制戒毒、社会自愿戒毒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我国的戒毒工作体系。近年来,按照国家禁毒委的统一部署,劳教系统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2.
禁毒工作必须要坚持“四禁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 综合治理”的禁毒工作方针,构筑家庭、学校、单位、社区的禁毒工作互联网络,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教育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理毒品问题,坚持不懈地遏制毒品泛滥,最终解决毒品问题。禁吸,就是要抓好禁毒预防工作,实现吸毒人员的“零增加”;戒毒,是广义的禁吸,就是要对吸毒成瘾人员进行戒毒和帮教,降低复吸率,实现吸毒人数的“负增长”。  相似文献   

13.
谢伦 《中国司法》2014,(7):93-96
正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司法部工作汇报时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形势下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指明了方向。彻底戒绝毒瘾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也是作为从事戒毒工作人民警察殚精竭虑、孜孜以求的目标。吸毒人员戒断难、巩固难,屡戒屡吸、高复吸的问题突出,究其原因在于吸毒具有成瘾性。吸毒成瘾是因吸毒人员反复使用毒品而导致的慢性复发性脑病。吸毒人员不顾后果、强迫性寻求及使用毒品的渴求是由生理和心理多方面复杂原因所致。因此,  相似文献   

14.
受市场利润、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同心县的毒品犯罪问题异常严重,涉毒区域逐年扩大,吸毒人员持续增多,毒品来源途径多样化,毒品案件数量持续上升。当前,加强预防毒品犯罪,加大禁毒宣传法治教育力度,依法打击贩毒、吸毒违法犯罪活动活动显得迫切而必要。  相似文献   

15.
刘晓梅 《法治研究》2011,(12):70-76
基于对T市970名青少年吸毒人员的问卷调查和43例个案访谈,从人口特征、行为模式、社会身份与关系网络等方面对青少年滥用新型毒品和吸食海洛因状况进行比较研究。调查显示,两类吸毒人员构成在总体上呈现出男性多、未婚者多、社会闲散人员多等"三多"特点。与滥用新型毒品的青少年相比,海洛因吸食者的年龄结构偏大,受教育水平较低;吸食者的成瘾性较高;其朋友圈子较小,人际关系网络相对脆弱。  相似文献   

16.
毒品的免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法医学杂志》1997,13(4):245-246
自本世纪80年代起,海洛因、大麻等毒品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滥用,且世界毒品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以致形成了从种植、加工、贩运到销售的国际毒品走私体系.据报道,世界毒品非法交易额现已突破5000亿美元,相当于国际贸易总额的13o/o,仅次于国际军火交易.在消费毒品数量最多的美国,吸毒者每年在毒品上的花费高达1600亿美元.近几年,我国吸毒成病者和吸毒死亡案件也日益增多.据统计,全全国在册的吸毒人数已多达52万以上,分布于全国!600个以上的县市,而这些吸毒人员中,经戒毒治疗而后复吸者达85o/o,对社会治安十分不利.被滥…  相似文献   

17.
吸毒是一个从生理依赖到心理依赖的过程,生理问题可以利用药物进行控制与改善,但是最难改变的是吸毒人员对毒品的心瘾,因此在控制吸毒行为以及帮助戒毒的过程中克服心理问题的过程往往较为复杂。一些控制措施虽然获得了短期的效果,但是复吸情况仍然频频发生。从循证矫正的角度看,吸毒人员的心理障碍是不同的,其表象不同,说明吸毒人员面对的心理障碍不同,因此循证矫治的方法可以帮助矫治过程形成差异化,通过对吸毒人员的心理问题的循证来获得矫治的针对性,从而提高戒毒的效果,这就是本文要分析与阐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强制戒毒期间折抵刑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靖 《犯罪研究》2007,(6):60-62
随着吸毒人员刑事犯罪数量的增加,对吸毒人员的强制戒毒期间是否可以折抵刑期的问题,由于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造成司法实践中出现强制戒毒期间折抵刑期的法律适用混乱现象。一、强制戒毒的性质及适用折抵刑期的争议强制戒毒是公安机关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依法强迫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  相似文献   

19.
<正>药物(毒品)成瘾是全球性的公害,也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据估计,2010年全球大约2.3亿人至少使用过一次非法药物(毒品),占世界成人人口的5%[1];而在我国,截止2013年底,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247.5万名,其中2013年全国新发现登记吸毒人员36.5万余名[2]。因吸食合成毒品引发的自伤自残、伤害他人的恶性伤害案件,以及吸毒后驾车引发肇事肇祸案件等社会危害逐步显现[2],因此,对药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禁毒工作的深入开展,劳动教养戒毒工作已成为劳教工作的突出任务。但是,由于吸食毒品造成的药物成瘾性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加之禁毒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主客观原因和漏洞,致使戒毒禁毒工作质量不高,复吸率居高不下。为此,笔者该从分析复吸毒品成因入手,对劳动教养戒毒模式进行深层次探讨,以求教于同仁。复吸的成因分析 复吸指的是吸毒人员在戒毒治疗成功后又开始使用脱毒前所依赖的毒品。造成复吸的成因很多,但主要有: ──环境因素。一般来说,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后,在无毒环境中是不可能再复吸毒品的。但是,由于毒品交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