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晏明 《瞭望》1991,(30)
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于7月16日和17日首次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并取得了成功。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作为会议主席和召集人主持了会议,并为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作出巨大贡献。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6月下旬在泰国帕塔亚举行的会议和这次会议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表明,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已进入一个新阶段,柬埔寨大地重现和平的曙光。 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成员贺南洪、洪森、殷莫  相似文献   

2.
楚东 《瞭望》2004,(25)
夏收已近尾声,从夏粮增产中凸显出来的农业生产形势转机,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逐步向好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
技术突破、市场突破、产业化突破,都需要国家政策的长期扶持《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能源战略的重要措施。据测算,2005年,我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折合总计为1.66亿吨标准煤(不包括以传统方式利用的生物质能),约占一次能源总量的7.5%。其中,水电为1.38亿吨标准煤,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利用等提供了2800万吨标准煤。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指出,通过大幅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按照我国中长期能源规划推算,预计到2050年将提升到30%~40%。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粮食生产连续三年徘徊的困扰中,地处冀中平原的藁城县粮食却连年增长。这个有着83万亩耕地、64万人口的平原县,从1980年以来,粮食总产平均每年递增6.7%,去年总产达到4.47亿公斤,亩产744公斤,每年向国家出售商品粮1.1亿公斤,分别被  相似文献   

5.
“随着‘自由市场’的出现,农民现在可以出售他们部分的产品。在位于大运河边的无锡,满载蔬菜、油坛、蚕茧、水泥的帆船和舢板,从船头立着鸬鹚的小渔船旁一擦而过。不远的地方摆着一摊摊鳗鱼、田螺、帘蛤、北风菌、香菌、干菜、米粉和炸糕……中国的风味菜应有尽有。”这是法国《问题》周刊的作者卡·贝热龙笔下描写的中国农村的情景。作者在文章结束时写道:“中国,恢复了生机!”  相似文献   

6.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全国各地、特别是主要的粮食产区出现了重视粮食生产的好形势。主要表现在: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种植计划安排比较合理;农业投入有所增加。特别可喜的是今年一开春,广大农村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保证粮食稳步增长的措施。 ——广东省在最近召开的省委  相似文献   

7.
伊田 《瞭望》1987,(35)
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首先是深化农村改革,用党的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还要解决发展生产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开辟粮食增产的道路。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便是一个现实的步骤。从这组报道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方面有着多么巨大的增产潜力! 经过多年来农民和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我们在改造中低产田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发掘这一巨大潜力不仅是一个良好的愿望,而且也是非是现实的。  相似文献   

8.
一、粮食稳定增长的新记录汉中地区位于陕西省的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四山环抱,汉江中流,形成一个有名的汉中盆地。全区总面积27,246平方公里,其中秦岭山地占47.4%,巴山山地占46.4%,汉中平坝占6.2%。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无霜期200—250天。年平均降水900—1200毫米。全区共辖一市十县,有349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300万,耕地面积403万亩,其中水田166万多亩,水浇地9万多亩,旱地228万多亩。就在这些土地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汉中地区的广大群众和干部,创造了粮食七年连续增长,农村经济连续发展的新记录。1979年粮食总产达到12.365亿公斤,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1980年下降到10.8187亿公斤;1981年全区遭受严重水灾,粮食总产猛跌到7.85亿公斤,汉中地区的群众和干部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渡过这两年的不稳定时期以后,从1982年开始到1988年的七年间,走上了粮食连续稳定增产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过去了的1992年有什么影响面广、意义深远的大事情,那么,以价格改革为核心的粮食改革,当是其中之一。粮食改革的一头连着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一头则关系到城市的千家万户。粮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否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从去年底至今,经济理论界围绕这一问题各抒己见,观点不一。由于人们作出判断的根据皆出自统计部门的数字,但结论却不相同,更由于中国经济是否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事关国家采取何种宏观经济政策,因此这一话题颇为引人注目。关于通货紧缩的三种观点概括起来说,理论界大致有三种意见:一种看法认为,“中国还不存在通货紧缩”。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于祖尧认为,断言“中国当前已经陷入通货紧缩的困境”是缺少根据的。导致目前经济增幅下滑、物价指数持续下降的原因、背景具有特殊的历史性。不具体…  相似文献   

11.
这是本刊有关发展粮食生产的系列专题报道的第三组。前两组报道是《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见本刊今年第21期)和《建设商品粮基地》(见本刊今年第26期)。这三组报道从不同的侧面,报道、探讨我国发展粮食生产的新情况和所面临的问题。这当然没有包括所有应当解决的问题,例如,工业支援农业、提高生产机械化和科学种田水平、改善生态条件等方面的问题,没有或很少触及。但是,这三个问题都是发展粮食生产中的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用这样大的力量,花这么多的篇幅报道发展粮食生产这一主题,是很值得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使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发展,对发展国民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的报道是初步的,在有些方面,也许只是把问题提了出来,究竟怎样解决,要靠农村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要靠亿万农民、广大农村干部和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实践。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粮食生产虽有很大发展,但水平不高,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使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还必须解决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还要花很大的气力。千万不可有丝毫的松懈和大意。愿全社会都来关心发展粮食生产这件大事,各行各业都为发展粮食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便是我们不惜篇幅发在这一报道的初衷。  相似文献   

12.
日前,一份有关我国的农业(粮食)安全体制漏洞的调查报告上交国务院。参与出具该报告的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技术贸易壁垒中心的一位研究人士告诉记者,粮食安全与农业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3.
屈丽丽 《党政论坛》2008,(16):42-42
日前,一份有关我国的农业(粮食)安全体制漏洞的调查报告上交国务院。参与出具该报告的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技术贸易壁垒中心的一位研究人士告诉记者,粮食安全与农业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4.
粮食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纵观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其所推行的粮食发展政策虽不尽相同,但集中体现了它们几十年解决粮食问题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其中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在比较中外粮食发展政策的基础上,中国的战略对策:一是要确立粮农与政府的双向约束与制衡关系;二是要推进粮食生产的技术变革,转变粮食增长方式;三是要进一步搞活流通体制,完善购销政策;四是要通过建立粮食金融制度和粮食生产者补贴制度等途径提高政府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保护强度。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08,(8):56-56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同时,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及其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陈光金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发表《当前我国若干重大社会结构性变化与结构性矛盾》一文,对此进行了总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先看一组有关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对10万住户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依国际惯例,以占家庭总数20%的高收入户和20%的低收入户收入差距为比较点,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1978年为1.8倍,到1993年扩大为2.9倍:农民的收入差距在1987年是2.9倍,到1993年扩大为6.6倍。资料还显示,这种收入差距明显地反映在地区格局当中。以西部地区收入水平为1,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1993年为1.37:0.93:1,而到1994年,变化为1、41:0、95:1。上述两类数据反映的是宏观格局中的收入差距,这一点在各阶层公众的个人的或日常生活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书法家们是很忙的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因求教、求书的人太多,应接不暇。他不得不在自己的家门上写上“熊猫病了”的条子,表示谢绝会客。其他许多著名书法家也有类似的情形。这一状况的出现是从一九七九年开始的。这股书法热反映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现在,不论你走到哪个大、中城市,都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书画展览,有专家的,有工人的,也有中、小学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同时,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及其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陈光金近日在《中国社  相似文献   

19.
何谓滞胀?就是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出现,也就是说,在物价上涨难以抑制的同时,经济增长又陷于停滞。时下的中国经济,物价上涨势头已较为明显,同时,由于政府实施抑制通胀、收紧货币的政策,又导致了部分企业的资金吃紧,而有报道称,中国制造业活动确实出现了增长放缓的势头。这样看来,中国经济似乎正面临着滞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约占全国耕地面积38%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能不能获得突破性发展?记者在陕西渭北旱原采访,从这里由低产变粮仓的历史性变化,窥见了我国旱地农业的乐观前景。 渭北旱原是一条横贯陕西中部的著名“旱腰带”。其范围包括延安、铜川、渭南、咸阳、宝鸡5个地、市的23个县(市区),有500多万农业人口,1500多万亩耕地,其中90%是无水灌溉的旱地。农业主要靠天公,产量低而不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