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麦子漫记     
麦子熟了。端午节快到了。这两件事在我印象中是一齐到来的。对于以前在农村的小孩,这些都意味着兴奋的盼望,尤其后者,可以吃粽子、凉粉和油炸的糖糕什么的。  相似文献   

2.
那是个地处长江岸边民风淳朴的乡村,那年我在那儿插队。时至五月,田里麦子开始泛黄,谚语云:五月五,麦子熟,包好粽子过端午。队里快要割麦农忙,为认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就不回城过端午节,而留下来割麦子。  相似文献   

3.
彭友 《党建》2009,(2):35-35
儿子与邻居家的小孩同时落水,在早一分钟或许可以生还,晚一分钟就意味着死去的危急时刻,父亲将手伸向了别人的孩子,而自己的儿子却因抢救不及时永远离开了他。  相似文献   

4.
漫画幽默     
科里从果园买来一批苹果,有人为科长挑了一筐又大又好的。科长一边把那筐苹果向自己的办公室挪动,一边大声说:“其实呀,大的没有小的好。家里有小孩,小的可以多吃些时间……”小张听了,说:“科长,你家有小孩,我家没小孩,咱们换一下好吗?” 科长一惊,马上拉长腔说:“不  相似文献   

5.
正每当听到街头巷尾一声声"老面馒头",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回味起母亲做的老面馒头,是那样地道,是那样百吃不厌。我出生在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只有父母挣工分,所以年年缺粮。后来,分田到户,多劳多得。勤劳的父母如鱼得水,那个干劲呀,真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势!五月的时候,是麦子丰收的季节,只见父母乐呵呵地拿着镰刀,  相似文献   

6.
儿时的春节     
儿时的春节,虽说时光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仍然记忆犹新,往事像电影似的,一幕幕又出现在眼前…… 与其说"春节",我更愿意叫"过年".小孩都盼年,进入腊月,年在孩子心里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过年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在我家,最忙的就是母亲,她每天晚上都要忙到深更半夜.因为那时要把麦子变成面粉,就要用石头磨来磨,而且要磨四五遍.最白最好的面当然是第二遍,越往后的面就越差.最好的第二遍面当然是用来包饺子.  相似文献   

7.
先人 《前线》2015,(2):122
春秋战国时期的宓子贱,是孔子的弟子,鲁国人。因其有才智、仁爱,连老师孔子也赞宓子贱为君子。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战火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即今天的山东菏泽单县推进。而此时宓子贱正在做单父宰,也就是当地的父母官。当时,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不久就能够收割入库了。可是战争一来,这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被齐国抢走。当地一些人就向宓子贱提出建议,"麦子马上就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  相似文献   

8.
正把小孩当街小便这件事放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因为文化和认同程度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接受和对待方式。把小孩当街小便这件事放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因为文化和认同程度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接受和对待方式。法国家长让小孩随地小便至少罚35欧元法国巴黎市民尼古拉斯先生表示,对于孩子当街小便这事是可以容忍和理解的,小孩的生理自控能力本来就差,况且孩子母亲是用纸尿布接住了便溺物。  相似文献   

9.
<正>吃抗生素会影响发育来源:最近有篇流传很广的文章,声称"小孩吃一次抗生素七天不发育",不发育"就是指他的五脏六腑,身体的所有部分都不往外长"。这些话让很多家长心生恐惧。真相:抗生素的功能就是破坏其中某一种结构从而抑制细菌繁殖或杀死细菌,它只针对特定的细胞有效果,被筛选出作为药物的抗生素都是专门针对致病菌的,并不伤害人体正常的细胞。而白细胞是人体自  相似文献   

10.
无悔的选择     
选择了"村官",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基层,选择了一条从农村起步、造福农村的成长之路。这是一条希望之路,也是一条充满挑战和考验的艰辛之路。今天,即将踏上征程,我们蓄势待发。要调整心态,转变角色。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改变自己、适应农村工作岗位,是我们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走进新的环境、扮演新的角色,我们要给自己重新定定位,在各方面都要以优秀大学生村官为榜样来要求自己、锤炼自己。要学会做"农家人",吃"农家饭",说"农家话",办"农家事",让自己这个"城里娃",尽快变成"咱村的人"。  相似文献   

11.
廖事勤 《廉政瞭望》2012,(22):34-35
2012年4月17日,古宝勇在前妻罗嫒莉的陪伴下来到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检察院反贪局投案自酋。这天,检察宫做完笔录,时值吃饭时间,古宝勇与检察官一起在反贪局吃了个工作餐.古宝勇一个人吃了两份快餐。罗嫒莉看着古宝勇饿得像个小孩.她知道他已经很久没吃过那么香的一顿饭了。目睹此景,罗媛莉泪如雨下,转身到办公楼走廊失声痛哭……  相似文献   

12.
《福建党史月刊》2012,(20):34-34
1931年,我担任中共福州中心市委的农村巡视员,化名老林。当年四月间,市委派我到福安去工作。我随一个交通员先到福安县委接头处找马立峰……第3天,这7个贫雇农就发展了20多个人,晚上召集他们开了个会,商量麦债问题。秘密农会就在那时成立了……第7天在马厝祠堂里开大会……一致决定:1.收下的麦子都不送到溪柄街上去(财主都住在那里);2.对老板说今年收成不好,收下的麦子留着自己吃用,所欠债款到早稻收割后再还;3.老板如果上门来要债,大家都去讲情;4.如果麦子被挑走,大家就把他拦下来……经过一场斗争,最后农民取得了完全胜利。  相似文献   

13.
正小时候,家门前有一块空地,母亲看它闲着怪可惜,就和父亲商量把它开垦出来种上了苜蓿。每隔两三年,原来的苜蓿地块就被废弃,另换一块地重新再种苜蓿。老苜蓿地翻犁后种上麦子,不用施肥,麦子比其它地里的麦子产量要高一倍以上。长大以后,才知道苜蓿的根部有一种根瘤菌,可以集聚氮元素,"氮"是植物所需肥料之一,所以种过苜蓿的土地的麦子产量自然就高了。经常食用苜蓿素可平衡人体的酸碱值,有清热利湿  相似文献   

14.
正我是第一次来协和镇化甲村,给我的印象是,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人杰地灵。家家户户整洁有序,房前院坝里鲜花盛开,老人、小孩穿得不错,气色很好,俗话说得好,"吃的在脸上、穿的在身上",大家真是过上了好日子啊!村里的很多围墙上都有劝人勤劳节俭、爱国守法、团结友爱等内容的宣传画,听村干部说,都是村里的群众自己写的、自己画的。刚才参观了村里的爱心理发室,有位中年志愿者在  相似文献   

15.
一次回老家和一位农民兄弟闲聊。他突然问道:“你们在外面吃一顿饭要花多少钱啊?”我打着埋伏说:“三四百元吧。”“哦,三四亩麦子的钱呢。”我问怎么算呢?他回答:“农民种一亩小麦,赶上风调雨顺的年景,刨去种子、化肥、农药、用电等花费,劳动力不说,每亩地也就可以收入100元。这不是一顿饭就要用掉三四亩麦子的钱吗?”我无话可说。我出身农民家庭,亲身体会过农民种田的辛苦和艰难。进城工作后,虽然我的脑袋上已没有了高粱花子,两手的老茧也早已脱落,但我仍固执地以为自己还是“农民”。可是我这个“农民”怎么也不会想到农民兄弟会以小麦来…  相似文献   

16.
现代麦客     
<正>过去,在西北一带,有一群人,每年麦子成熟季节,他们专门走乡串村替人收割麦子,被称为"麦客"。如今,他们用卡车拉着收割机,由南往北,大半年都漂泊在外,以帮农民收割麦子为业,他们被称为"现代麦客"。5月中旬,正值德阳地区麦子收割时节,田间路边随处可见一辆辆卡车拉着收割机。闫怀钊三兄弟踩着麦子成熟的节奏,从遥远的江苏徐州,开了三天三夜的车来到广汉市连山镇,帮当地农民收割麦子。  相似文献   

17.
<正>昨日与妻闲暇散步,无意间说到老家的麦子该收获了。眼前暮然出现了儿时在农村老家收获麦子的场景。那时候,农村收麦子是所有农活中最为重要的,中小学校给孩子们放10—15天的麦假,让其帮助父母收获麦子;外出打工和做生意的乡亲们,都想方设法赶回来收麦,有时回家的路费比收获麦子的费用都高,但农村人内心始终割舍不掉对麦子的那份踏实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麦收割机在农村还没有全面普及,除非家庭特  相似文献   

18.
七月麦香     
我常常抑制不住自己的冲动幸福的去怀想灿黄的麦子那肤色铜质的金属般的果实它的香气浸透了我的肺腑我不由得想象麦子那活力四溢的发育和生长过程我似乎看见麦子的花在宽阔无边的大地上开放田野脆亮,是麦子成熟的日子喜悦的风从一片金黄掠过深情的笑容在汗水中绽放七月的麦子饱  相似文献   

19.
时代的回音     
《江淮》2010,(8)
<正>我小时候接受的概念就是:我们生活得太幸福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幸福时代。那时大人小孩衣服上打补丁十分普遍,一两个星期才能吃一回肉,还要等到父亲回家才  相似文献   

20.
农夫与麦子     
《学习导报》2011,(16):50-50
一次,有人问农夫是否种了麦子。农夫回答:"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棉花吗?"农夫说:"没有,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于是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说:"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