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归随想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素有“东方明珠”、“亚洲四小龙”之称的香港,被英帝国主义强行掠夺百年之后,这一天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这一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她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海内外亿万炎黄子孙无不为之欢欣,为之自豪!香港的回归,是中华民族100多年来无数仁人志上抗争奋斗的结果,也是历史的必然。香港的回归,是根的回归、人的回归、心的回归。受够了殖民奴役的600万香港同胞终于盼来了扬眉吐气的日子,从此,也有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香港的回归,使我们更加怀念…  相似文献   

2.
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转化为党的自觉性和先进性的不断与时俱进结果,是必然之应然:同时党的自觉性和先进性又促进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结果,是应然之必然。这对于我们加强党建。维护执政安全,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在基层.军人大会属于行政会议。但其具有的民主特殊功能却不容忽视。 从我军历史上看.军人大会主要是作为我军内部民主的一种组织形式和制度而存在的,它的行政例会的意义则在其次。红军时期的军人大会即士兵大会,是士兵会的一级组织和权力机构。  相似文献   

4.
一香港,扎西德勒!请接受来自西藏高原藏族同胞、中华儿女的良好祝愿!我们都经历了中华民族百年的屈辱、磨难、艰辛和英勇争斗。我们都经受过中国近代史上鸦片战争、香港被割占和中英藏印条约、续约、北京条约、西姆拉会议草约等的奇耻大辱。我们都曾企而望归:香港回到伟大祖国母亲的怀抱。苦难的经历和抗争使我们彻悟:贫穷、落后就要挨打,遭人凌辱宰割!香港,扎西德勒!请接受来自喜马拉雅之巅藏族兄弟姐妹吉祥如意的祝愿!历史的悲例怎敢忘怀,百年来我们一直渴望说雪这民族之耻,家破人亡之仇。百年沧桑百年耻辱,百年企盼百年抗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观是人们评判客观事物、社会现象,选取行为规范所持的基本观点和取向。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作为军人价值观念的核心——奉献观,无疑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特别是当前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趋势,对军人的价值观念,利益需求、行为规范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也迫使军人的奉献观发生变化。研究军人奉献观的变化取向,对于加强和改革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军人献身国防、爱军精武的奉献精神,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6,(4)
军人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家庭生活的与众不同,聚少离多的现实生活状况导致他们的家庭问题、矛盾更加突出。两地分居交流不畅容易导致军人夫妻情感危机,军嫂的生活压力较大,现代爱情观更加现实,我们应该完善军人家庭的公共服务保障,建设完善军人家属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军人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与香港97回归杜美卿1997年7月1日,在香港上空悬挂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所代替。从此,香港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在指日可待的盛典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不能不由衷地感谢为之做出卓越贡献的邓小平同志。香港九七回...  相似文献   

8.
香港回归祖国前夕,由于内地新闻报道、编辑出版的实际需要,在新闻出版界一定范围内,有关部门曾对香港问题中一些重要、常用的提法作出过说明,并进行了适当的规范。笔者当时因工作关系,参与了此项工作。现在香港回归已经15个年头了,香港特区姑且不论,内地不少有关香港的出版物、新闻报道、文艺作品,至今不准确的提法随处可见,人云亦云,渐有流行之势。这些提法,有的涉及我们对香港作为历史遗留问题的基本立场;有的涉及内地和香港文化上的差异;有的值得深入探讨,寻找更合适的表述。笔者就此谈谈看法,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胡孝文 《同舟共进》2012,(10):73-74
岁月的长河有它的运行脉络,历史在今天呈现的风貌有它的必然。国民党作为一个百年老党,在大陆度过了54个春秋,统治中国长达22年,但在权力达到顶峰之时,它却轰然坍塌、黯然离去,彻底退出了中国大陆的政治舞台。试想,一个统一了全国、拥有最强大武装,且在抗战胜利后赢取了大量民心和声誉的国民党,为何在中共的人民战争面前迅速落败呢?为何人民战争具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国民党又为何如秋叶飘零,败落得如此彻底?  相似文献   

10.
今年,作为一本封外介绍新中国的综合性刊物《中国建设》,已经迈入了它三十五岁的壮年时代。为了纪念这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先后在香港和北京举行盛大招待会,向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各界朋友汇报我们的情况和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我们选择在香港举行这次活动,是因为追溯历史,《中国建设》的最初发源地不是别处,而是香港。它的创始人宋庆龄《孙中山夫人》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九三八年就在香港创立了「保卫中国同盟」,出版了英文版半月刊《新  相似文献   

11.
妙语     
《时事报告》2011,(10):5-5
中国的强大应该是“姚明式的强大”。姚明很强壮也很富有,但他始终很谦虚、平和、富有亲和力。中国强大了以后也应该是这样,强大了以后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更重要的是,强大了以后还能坐下来跟人商量、跟世界积极地互动,而不是用一种霸道的方式去要挟、逼迫这个世界或弱小国家或国际制度做出我们期待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新的历史时期,作为特殊社会群体的军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新 情况新问题,在军人的职业价值、竞争意识、情感追求方面容易产生认识误区。为此, 军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和塑造一种积极健康的道德人格、道德 情操。  相似文献   

13.
易杨 《今日广西》2007,(15):49-51
在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纪念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去熟悉部分香港政商界精英的成长历史,家庭背景和政治倾向。分享他们做人、为官、经商的成功之道。了解他们的亲情、爱情和内心世界。并感受他们自强不息的香港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  相似文献   

15.
列强瓜分,百年积弱,历史记忆,苦不堪言。凡是有血肉的中国人,都非常渴盼中国能够强大起来。我常说:中国的强大,不仅仅是天安门城楼升起五星红旗的那一刻。如果说,那是新中国第一次显示强大的话,那么,我的观感,新中国的第二次显示强大,就是香港的顺利、如期、平稳回归。  相似文献   

16.
香港回归祖国指日可待,凡有爱国心和民族感的中国人,无不为此盛事而欢欣鼓舞!英国人把香港归还中国,标志着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民族耻辱的终结,这是今天所有的中国人应引以为自豪的。事实上,“一国两制”是一种新构想,香港是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与主权国制度不同的地区,其成效得失将成为世界所关注。九七回归在即,在这繁荣、开放的都市生活习惯了的港人,政治态度可以不同,而热切期望香港“明天会更好”则是共同的愿望。“九仁”回归是历史的必然,老挂之间自一条无形的纽带,把两地紧紧地连在一起。我们着人在这举世瞩目的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17.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同志:54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4周年。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节日的祝贺!向香港特  相似文献   

18.
香港以其骄人的经济奇迹享誉全球,被称为“东方明珠”。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香港经济的高速发展,除了她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良港之外,主要是依靠港人的勤劳与智慧,特别是背靠祖国这一强大后盾。香港经济奇迹的出现与祖国内地改革开放同步。祖国内地七十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给香港这个“近水楼台”带来空前的历史发展机遇。近20年的飞速  相似文献   

19.
<正>强大的政治判断力,是广东明确在全国全局中的定位与自身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使命责任的先决条件;强大的政治领悟力,确保我们更好着眼全局,运筹局部,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东篇章;强大的政治执行力,是广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采取的可行性部署达到预期的组织保障。一、强化政治判断力,全面明确广东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形势任务政治判断力,内在地要求我们对于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有正确的定位和清醒的分析,进而科学决策以应对之。政治判断力首先要考虑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至今,目前处于什么阶段,我们的主要工作如何适应这个阶段;其次要考虑的是,广东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史上扮演了什么角色,目前处于什么方位,未来应该继续扮演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20.
情系回归     
随首倒计时牌一页页地翻过,香港回归的日期日益临近,盼望己久的激动人心的日子—1997年7月1日,就在眼前了。如果有谁想深切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就请细心地体味这次香港回归吧!最近这段日子,12亿中国人以及5000万世界各国的华人,凡炎黄子孙,无不为我们中华民族这个载入史册的历史性的日子的来临而乐在心头,喜上眉梢。150多年前,英国军人以坚船利炮开路强行登上香港这片土地,100多年前同样以坚船利炮威逼着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使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从此一面画“米”字巨大树咧地飘扬在香港的土地上,一队队英国军人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