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走近白求恩     
2004年8月,我们夫妇在加拿大参观了仰慕已久的白求恩故居。白求恩故居是一座很普通的独立小楼,双层木质结构。实际是白求恩生平事迹陈列室,而真正的故居是在左后方的另一座相似的小楼。两楼周围都用白色木栏栅围起来,楼外草地相连。纪念馆进门,在楼梯旁有个柜台,上面摆着"加拿大国家公园及国家历史名胜--白求恩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2.
很多中国人是因为知道白求恩,才知道加拿大的,但加拿大人并没有我们那么熟悉这个“国际主义战士”。而近10年来,加拿大人和中国人似乎都开始重新认识诺尔曼·白求恩,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相似文献   

3.
林森 《党史文苑》2009,(7):34-38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白求恩.在中国抗日战争前线救治八路军伤员时感染丹毒而光荣献身。当时,毛泽东专门为他撰写了一篇《纪念白求恩》的著名文章,白求恩的名字从此植根于几代中国人的心里。白求恩在中国抗日战场上的英勇事迹,人们都很熟悉了,但他光辉人生中的另一面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4.
白求恩(1890- 1939),加拿大共产党 员,著名医生。1936 年德意志法西斯侵犯 西班牙时,他曾经亲 赴为反法西斯的西班 牙人民服务。1937年 中国的抗日战争爆 发,他率领加拿大美 国医疗队,于1938年 初来到中国,支援中 国的抗日战争,最后 献出了宝贵生命。毛 泽东高度赞扬他的无 私精神,撰写了《纪 念白求恩》一文,指 出:“白求恩同志是 加拿大共产党员,五 十多岁了,为了帮助 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  相似文献   

5.
江一真印象里的白求恩、柯棣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8年,加拿大著名医生白求恩从相隔万里的大洋彼岸,来到了中国抗战圣地延安。时任中央军委总卫生部保健科科长兼手术组组长的江一真,见到了白求恩。  相似文献   

6.
正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杨家岭的窑洞里撰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从那时起,白求恩这个名字,就深深地镌刻在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中;白求恩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追求的永恒丰碑,跨越时代,历久弥坚。毛泽东同志写作《纪念白求恩》的由来《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一位牺牲在中国抗日战场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而作的。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专家。早  相似文献   

7.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著名的胸外科医师。他的全名叫亨利·诺尔曼·白求恩,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州。武汉,是白求恩进入中国境内的第一站,他在武汉停留月余,给我们留下了一段弥足珍贵的难忘故事。  相似文献   

8.
正1939年12月,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写道:"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白求恩的故事,早已在中国家喻户晓,而当年与白求恩同行的一位名叫琼·尤恩的护士的经历,却鲜为人知。琼·尤恩曾3次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留下了一段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9.
正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杨家岭的窑洞里撰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从那时起,白求恩这个名字,就深深地镌刻在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中;白求恩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追求的永恒丰碑,跨越时代,历久弥坚。毛泽东同志写作《纪念白求恩》的由来《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一位牺牲在中国抗日战场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而作的。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专家。早在少年时代,白求恩就立志从医,1934年当  相似文献   

10.
范雅康 《湘潮》2023,(4):22-23
<正>1939年11月,在晋察冀军民反“扫荡”作战中,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在抢救八路军伤员时不幸受伤感染败血症,后医治无效身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为缅怀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虽与白求恩仅有一面之缘,却亲笔题写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名篇——《纪念白求恩》(原标题为《学习白求恩》,1952年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时,改名为《纪念白求恩》)。在这篇千字的文章中,毛泽东4处提到“学习”白求恩同志,10次使用“精神”一词,并鼓励大家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国,只要提起大洋彼岸的加拿大,人们就会想到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首府多伦多市,还有一位曾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过卓越贡献、与白求恩同时代的人。他就是被宋庆龄副主席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其"人民友好使者"荣誉称号的奇人文幼章(James G.Endicott)。初会文幼章20世纪八九十年代,笔者曾三次常  相似文献   

12.
白求恩,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名字早已为千百万中国人民乃至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所熟知。然而,当年曾有一位加拿大共产党领袖的女儿,以护土的身份和白求恩一齐来到中国,成为白求恩中国之旅的翻译和助手。令人遗憾的是,这位国际友人的名字始终若隐若现。她名叫琼·尤恩(JeanEwen),还有一个美丽的中文名字——于青莲。“中国就象一个巨人从睡梦中醒过来了”尤恩的家世很有些与众不同之处,其母亲因病早逝,铁匠出身的父亲汤姆·尤思是加拿大共产党领袖人物之一,为此于1931年底被加拿大政府以“煽动罪”而判刑入狱。终日为革命事…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的著名文章《纪念白求恩》,使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提及为白求恩拍照、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加拿大  相似文献   

14.
《先锋队》1999,(12)
1936年7月,陶行知为了联合华侨和国际人士,支持国内抗战、促进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力量的联合,自筹经费,奔走呼吁于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1937年7月30日晚,陶行知应邀参加美国洛杉矶医疗局举行的欢迎西班牙人民之友宴会。当加拿大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胸外科专家,曾在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时跟随加拿大志愿军到西班牙前线救治伤员的白求恩大夫来到陶行知面前时,主人热情地为他俩作了介绍。白求恩大夫一听说陶行知来自中国,立即紧紧握住他的手。陶行知向白求恩大夫介绍“七·七事变”后中国的形势。白求恩大夫被…  相似文献   

15.
齐丽 《党史博采》2013,(12):25-26,29
加拿大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anada)与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在1930年代产生了相当密切的依存关系。简单地说,二者互为倚靠。白求恩在中国以及之前在西班牙的活动,受到了加拿大共产党组织的派遣;另一方面,白求恩的利他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学习"老三篇"的热潮,几乎让每个中国人熟读了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延安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2009年白求恩又被中国网民评为100年来对中国帮助最大、最受中国人民爱戴的国际友人之一。由此可见,不管是在抗战时期还是今天,白求恩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与弘扬。  相似文献   

17.
苏泊 《党史博览》2006,(6):15-17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890年3月3日,白求恩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州北部小镇雷文斯特,多伦多大学医科毕业。1936年,曾率医疗队为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8年1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4月底,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东的接见。5月1日,白求恩前往晋察冀边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白求恩以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对八路军进行医疗救护工作。在一次为伤病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伤的手指被细菌侵入而感染恶化,终因医治无效,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  相似文献   

18.
正白求恩模范病室建于1938年,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松岩口村。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胸外科医生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救治中国的抗日受伤将士。1938年6月17日,白求恩从延安来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金岗库村,被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聘请为军区卫生顾问。6月19日,白求恩赶到军区后方医院驻地松岩口村,由于后方医院医药和器械严重缺乏,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19.
王健 《世纪桥》2010,(24):19-24
<正>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胸外科专家;1938年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1939年11月不幸病逝。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在中央大礼堂为其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亲笔书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  相似文献   

20.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医生。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经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1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