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的发展必然要导致一种新的全球秩序与新的统治形式,即帝国。帝国主义是现代世界的产物,帝国是后现代的产物;与传统帝国主义相比,帝国具有空间开放性、权力统治无中心性和载体多元性等特征。《帝国》一书在新自由主义对全球化歌功颂德之际,对全球化的政治秩序进行了深刻分析批判,但其帝国思想缺乏对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全面的分析,片面夸大了全球化反抗运动主体——大众的力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帝国》毕竟为全球化时代世界秩序勾画了一幅全新的图景,要辩证分析帝国这一新的全球化思想。  相似文献   

2.
帝国人事异动 大明洪武六年(1373年)正月,做了三年中书省参知政事的胡惟庸惊讶地发现——帝国人事出现了异动.皇帝朱元璋以“广洋无所建白,久之”为由将右丞相汪广洋贬为广东行省参政,丞相一职暂时空缺.甚至春天已然过去,夏天也如火如荼地到来之时,朱元璋仍不明下红头文件,指定新的人选来主持中书省的工作.作为参知政事的胡惟庸一边干着中书省的实际工作,一边感慨帝国权力场的情境变得微妙起来.  相似文献   

3.
哈特和奈格里《帝国》一书的核心论点就是,随着冷战结构的松动,资本主义市场与生产全球化的阻力被扫除,在全球层面出现了一种新的主权结构,这就是帝国。这种新帝国主权区别于传统国家主权,又不同于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帝国主义,而是一种新型全球性司法主权形式。哈特和奈格里通过美国宪法的理论演绎得出的帝国主权理论是与现实的民族国家主权相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主权虽然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但是这并等于一种帝国主权取代了国家主权,帝国主权理论与现实民族国家主权是相悖的。两位作者从美国历史出发建构的帝国主权理论暗含了一种美国中心主义的思想,为美国全球霸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迈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奥·奈格里是21世纪涌现出的在世界范围内颇有影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2000年,他们合著的《帝国》出版,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后又合作出版了《诸众》(2004年)和《大同世界》(2009年)这两部著作,并称为"帝国三部曲"。在"帝国三部曲"中他们二人共同建构了一套全球化时代的帝国理论,即在资本主义帝国的统治下,依靠诸众主体,建构新的共产主义大同世界的学说体系。他们的这套以"帝国"为标志的新理论,受到国内外广泛而持久的关注,并引发了持续而热烈的讨论。笔者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哈特和奈格里帝国理论的完整内容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5.
汉武帝和五个后妃生下了六个儿子,他们是含着权柄出生的,无论贤愚,都将是帝国未来的主人,或者承继大统贵为帝王,或者裂土分封称霸一方.他们的性格和命运关乎着帝国的未来,甚至和百姓的祸福休戚相关.一个残暴昏庸的帝王可以使万千寻常小民家破人亡,一个贤明节欲的王侯也可以使治下的百姓免遭横征暴敛和胥吏的荼毒,得保室家完好,安度悠长的岁月.汉武帝本人是个强势的君主,他在位五十四年,统治大汉帝国半个世纪,身边有数位丞相和若干大臣显贵被诛灭,由于奢糜和穷兵黩武,更使“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闾巷草野之民非死于刀兵即死于徭役和饥寒.  相似文献   

6.
林楚 《侨园》2009,(4):48-49
南造云子是与川岛芳子齐名的日本王牌女间谍,两度谋刺蒋介石、收买国民党高官、窃取吴淞口要塞军事情报等,皆出自这位"帝国之花"之手.由于行动诡秘,半个世纪过去了,仍难觅一张南造云子的照片.   ……  相似文献   

7.
庶人 《各界》2010,(5):75-77
2009年4月30日,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宣讲历史,说到秦始皇,多有褒奖之词。譬如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修长城,是为了“帝国的安定”,不是坏事,是正义之举。“帝国的安定”这句话,重复了两遍。在王立群教授看来,“帝国的安定”似乎是一种很伟大的至高无上的事情,是比千千万万人的性命更重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荣义仿 《学理论》2012,(27):124-125
1526年哈布斯堡王朝通过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精心策划的联姻政策继承了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由此哈布斯堡王朝成为了欧洲实际的霸主.但哈布斯堡王朝的崛起打破了欧洲原有的均势格局,使得哈布斯堡王朝不得不承担起更多的防卫义务,应对来自欧洲相关帝国以及帝国内各诸侯的挑战.因此,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联姻策略一方面为哈布斯堡王朝奠定了其兴盛的崛起,同样也为后来包括三十年战争在内百年间的欧洲纷争埋下了伏笔,统治和防卫成本的上升成为了哈布斯堡王朝衰弱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温旭 《理论与改革》2024,(1):97-109
数字帝国主义依旧是一种帝国主义,其得到国家主权的维护,强化了以数字资本主义为根基的数字资本的帝国主义,呈现出数字资本和数字地缘政治的“双重逻辑”。数字帝国超越了数字帝国主义,将数字全球秩序转化为数字资本操控的内在向度,并与国家主权共同表征为弥漫式的数字主权。数字主权并没有拒绝其在扩张过程中所遇的其他数字力量,而是将这些数字力量吸纳进其数字权力空间。数字主权的超法制化对无限又畅通的数字公共领域施予超常的规则,并逐步被数字资本运作的规则所替代。数字帝国是借助数字自由主义的数字政治模式支撑其数字全球秩序的一种数字权力机制。数字帝国并没有构建数字权力中心,而是构建了数字劳动和数字市场的全球架构,企图将一切数字权力关系都归入数字全球构序。数字帝国权力的实质是数字生命政治操控,数众具有翻转数字生命权力的潜能,把数字生命政治重塑成数字解放路径,从而在反抗数字帝国中寻求数字生活世界的合理化出路。  相似文献   

10.
武斌 《侨园》2022,(7):36-41
<正>一7世纪的时候,阿拉伯帝国迅速崛起,积极贯彻穆罕默德对外军事扩张的“伊斯兰远征计划”,开始向四面出击的“大征服时代”,帝国版图迅速扩大,尼罗河三角洲和两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悉数被征服,伊斯兰教走出了阿拉伯半岛,成为世界性宗教。不久,阿拉伯人又长驱东进,大举入侵波斯。波斯是西亚古国,统治着地域广大的帝国,一直是西亚地区的主要国家,并且站在与古希腊、罗马对峙的第一线,原来阿拉伯人的故地,  相似文献   

11.
陈小赤 《理论导刊》2008,(2):116-117
司马迁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不重视经济的古代社会,其经济思想显得尤为可责.以<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和<平准书>为依据,分析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可以看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中国就有了十分先进的经济思想.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不仅有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而且有领先于世界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2.
秦汉官僚体制中,各级官署中的文吏是国家行政管理机器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他们位居国家权力的末端,通过掌控使用文字,统计精算资源,经办一切行政、司法、军政、民政的具体事务,参与政府的行政管理.文吏专心事主,熟擅簿书,晓习法令,破坚理烦,以其认真规范、勤政能干的办事风格,创造了一个先进、高效的秦汉帝国,对保证庞大帝国的正常运转、维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帝国》的大众政治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是冷战后左翼关于全球化的影响较大的著作。《帝国》一个突出的特色就是试图以大众(multitude)为中心构筑一个反帝国。作者认为大众是革命的新主体。大众通过直接行动和拒绝等战略对抗帝国,并最终穿越帝国,而构建新的反帝国。然而,这种大众政治虽然标新立异,但包含着对社会发展和阶级发展的误判。大众主体的模糊、反抗战略的苍白以及未来图式的空洞等等,使得大众政治带有浓重的左翼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14.
珀金斯认为,美利坚合众国早已抛弃了建国理想,变成“帝国霸权”;“帝国霸权”在发展中国家的所作所为,导致了“9·11悲剧”的发生美国人约翰·珀金斯所写的《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一书,最近由广东经济出版社翻译出版。书中揭示了美国如何通过“经济手段”破坏他国经济安全、致使他国屈服的秘密。正如这本书的作者约翰·珀金斯作为  相似文献   

15.
苏珊.朗格建构的情感理论是一种独特的情感帝国理论。它具有崭新的内蕴——"任何可以被感受到的东西,"包括思想在内;具有特殊的使命——是"现实的凹雕造型"。这一理论不仅大大提高了情感在哲学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以新的审视情感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清华大学校长接见了一名号称自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重要成员的人。但是很快网上就曝光此人和大名鼎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毫无关系,清华大学这次是遇见李鬼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金字招牌也的确是太过于响亮,难免让人放松警惕。结交黑森王子起家现在的罗斯柴尔德家枝繁叶茂,已经成为一个庞大家族性商业帝国的代名词。但在最开始,这个庞大帝国的奠基人,也只是  相似文献   

17.
"两会"闭幕,中国完成了最高权力的代际交接.世界范围内的反应,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最保守的预测,也会承认中国还将继续上升;就算是那个流传很广、语惊天下的"希拉里预言",也把中国的衰落放在了20年之后. 而在未来10年里,习李主政的中国将会上升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则是全世界都在关心的大问题. 对西方这个全球主导者来说,历史上它们曾肢解过很多大国,如莫卧儿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上个世纪的前苏联.但这些大帝国当时都是腐败和衰落的,从几百年的历史上看,西方尚缺乏如何击败和瓦解一个正处于快速上升期的大国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知识分子和政治精英极力鼓吹和宣扬"新帝国主义",然而,2007年的次贷危机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仅打破了这一幻想,并且表明金融危机的发生与新帝国主义有密切的联系.金融资本的扩张是帝国主义和新帝国主义的不变特征,而这种扩张正是新帝国主义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金融危机的发生及解决方式宣告了"新帝国"梦的破灭,为建立更为合理的世界新秩序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高荣伟 《侨园》2013,(1):30
位于印度北部城市阿格拉的泰姬陵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为第三任妻子泰姬修建的大理石陵墓.印度朋友说,不看泰姬陵不算到过印度. 泰姬陵俏立于亚穆纳河畔.  相似文献   

20.
变“制造中国”为“文化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在延续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基本保持着统一性、完整性并具有传承性,这被看作是世界文化中的奇迹。一位世界著名跨文化交流研究专家在他的跨文化经典之作《文化驱动世界——21世纪全球趋势》中指出,那些为获取声望而建立的帝国寿命最短,如日耳曼帝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