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黎建飞 《法学家》2001,(4):28-31
社会保障法是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法律制度.它以该社会的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那些因各种原因陷入生活困难需要特殊帮助者为保障对象.当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从而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消除他们的不安全感,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政府法制》2014,(21):F0003-F0003
杨盘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开发区西北边沿,与太原市接壤,全村耕地面积2200亩,745户,2000余人,2013年人均收入13862元,两委成员8人(支部成员6人,村委成员3人,其中交叉任职1人),党员54人,村民代表32人。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社会》2008,(10):51-51
问:我村委会最近进行换届选举,我作为副主任的候选人。结果在90%有选举权的村民投票选举后,3名副主任的候选人中,我得票数最高,但仍未过半数票,而村委主任和另2名副主任候选人是上届村委会成员。得票数也不超过半数。请问:村委会成员得票未过半数能否当选?  相似文献   

4.
依据一些国家民法的规定,致人死亡时,第三人请求财产损失赔偿的范围,一般包括扶养费和丧葬费或者只规定死亡赔偿金;致人伤残时的财产赔偿范围是伤残赔偿金。我国司法解释对于致人死亡既规定了按收入标准赔偿死亡赔偿金,又有关于赔偿靠死者扶养的人的扶养费规定;对于致人残疾既规定了受害人的残疾赔偿金,又规定了受伤残者扶养的人的扶养费,从而加重了侵权行为人的赔偿负担。对此,我国立法应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5.
刘瑞珏  吴军 《法医学杂志》2002,18(4):232-2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在司法实践中,目前我国已有统一的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司发〈1990〉070号《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尚无统一的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标准,故一些省级法院制定了用于本省的人身伤害伤残鉴定标准,未制定地方伤残等级标准的省、市、自治区,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处理人身伤害致残案件时,多数是比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和/或…  相似文献   

6.
2011年8月的一天,安徽省岳西县司法局响肠司法所工作人员被抽调到响肠镇请水寨村参加村委换届选举的选民直选工作。发选票时,“王林(化名)”这个熟悉的名字于映人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眼帘,在随后的计票汇总中,一个选民不足2000人的村,王林作为村委委员候选人,共获得“委员”选票700多张。据选委会工作人员说,在推选村委候选人和...  相似文献   

7.
叶青 《检察风云》2012,(16):52-53
众所周知,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是使劳动者在因年老、患病、伤残、死亡、失业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中断就业时;本人和家属失去生活来源的情况下,能够从社会保障部们获得物质帮助。依照规定,任何企业、单位都应依法为在职员工缴纳五险,其中就有—项是生育保险。  相似文献   

8.
当前,个人合伙,无论在其内部,还是对外,发生纠纷的数量很多,种类也越来越多。如内部盈余分配纠纷,退股纠纷,开除合伙成员引起的纠纷,合伙成员在工作或劳动中伤残,死亡引起的纠纷,合伙对外债务纠纷,等等。民法通则的颁布与实施,对处理这种种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仅就处理个人合伙债务纠纷中的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案件要按照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正确认识和解决这种转化犯的管辖问题对于检察机关及时立案侦查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案件具有重要意义,而刑事诉讼法的职能管辖没有明确规定,刑法中也没有将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作为结果加重犯直接规定相应的法定刑或者援引相关的法定刑来处罚,从而给执法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立法应予解决。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法律对社会成员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丧失劳动能力,或因自身、自然和社会原因而面临生活困难,或社会成员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做出贡献和牺牲时,给予本人或其家属物质帮助,或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福利性补贴,或对部分劳动者以救济、提供优抚项目,以此来保障每个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相似文献   

11.
案例1:2009年2月,甲所在村的村委规定,欲申请宅基地者,必须预先向村委交付3万元保证金,如果申请得以批准,该3万元作为宅基地的使用费用由村委进行相应处理.如果申请没有被批准,村委将退还3万元。甲申请后.将一本以自己的姓名开户、存有3万元现金的活期存折交给了村委,并告知会计存折密码。  相似文献   

12.
一、基本案情案例一:2009年2月,甲所在村的村委规定,欲申请宅基地者,必须预先向村委交付3万元保证金,如果申请得以批准.该3万元作为宅基地的使用费用由村委进行相应处理;如果申请没有被批准,村委将退还3万元。甲申请后,将一本以自己的姓名开户、存有3万元现金的活期存折交给了村委,并告知会计存折密码。  相似文献   

13.
广西武鸣县杜文海问: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公安处理期间,伤者未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42条规定申请伤残评定但在诉讼中,在当事人未提出伤残评定情况下,法官委托法院法医作了伤残鉴定。请问,法院是否可依职权委托法医进行伤残鉴定,这种鉴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答:伤残评定或鉴定,是确定损害赔偿责任大小的依据,在诉讼中成交通事故的调解中都是一种证据。由于它属专业技术解决的问题,故应由专门的部门进行。公安部门处理交通事故时,受害人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42条的规定,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伤残评定,而不是必须。…  相似文献   

14.
当前社会,“隔代抚养”是一种普遍现象,对其利弊,人们也有着不同的看法。现如今在“隔代抚养”模式下,孩子发生伤残甚至死亡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对此,老人们有监管之责吗?  相似文献   

15.
无证行医致人伤残、死亡的法律责任,是指在未取得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开业行医执照的情况下,擅自从事医疗活动,造成病员伤残、死亡者所应负的法律责任。一、有证行医与无证行医的区别个体、集体医疗卫生机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卫生事业的补充,有证或无证行医是指除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医疗卫生机构,如个体诊所、集体所有制医院等,在开业时是否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开业  相似文献   

16.
试论社会保障法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法律对社会成员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丧失劳动能力;或因自身、自然和社会原因而面临生活困难;或社会成员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做出贡献和牺牲时,给予本人或其家属物质帮助;或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福利性补贴;或对部分劳动者提供优抚项目,以此来保障每个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在国际上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与调整都是通过立法的方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对精神伤残程度评定的司法鉴定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神伤残是指在各种物理、化学等损伤因素作用下,导致个体长期的精神障碍,存在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且此精神障碍与损伤事件相关性一致,才属于精神伤残。因此精神伤残程度评定与精神损伤程度评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神损伤并不一定达到精神伤残程度,在我国,精神伤残程度的评定,大多是涉及到各种行业的行政执法需要。通常司法鉴定中遇到的精神伤残程度评定,多是因为当事人一方对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伤残评定结论持有异议,使一般行政执法的伤残评定,上升为有关法律诉讼的司法鉴定。精神伤残程度评定的司法鉴定,可出现在民事人身损害…  相似文献   

18.
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过失行为,导致就诊人伤残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进而引发“医闹”,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和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的事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当人身伤害发生或病残发生后,权利主体诉求义务主体赔偿损失,在处理时必须认定损伤程度、伤残等级、劳动力是否丧失、人身保险金的给付比例等,这时,往往需要作法医活体鉴定以提供依据。一般来说,法医活体鉴定,主要涉及损伤程度鉴定和伤残程度鉴定。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主要是为涉及伤害的各类刑事案件提供轻微伤、轻伤、重伤鉴定依据。伤残程度的鉴定主要包括伤残等级、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的鉴定,即依照有关法规标准对伤残程度等级级别的划分,对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社会生活能力丧失程度进行评定。伤…  相似文献   

20.
邹轶 《公民与法治》2014,(15):38-39
近年来,因不能冷静处理矛盾而导致的伤残甚至死亡的事件层出不穷,在此类事故中,如果争议双方身体健康,则责任较易认定,如果受害一方体质特异,又如何区分责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