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乜”是广州方言,“乜都有”就是“什么东西都有”之意。“广州乜都有”!好吃好玩好用好看……五光十色,精彩诱人。读者朋友,这一期先为您细细指点分布于广州各街小巷的“专业街”,顺着这条线索走一走,您能如愿以偿满载而归吗?  相似文献   

2.
9月18日,当记者千里迢迢飞抵北国冰都哈尔滨时,从报上读到一条消息:香港歌星谭泳麟、黎明正在哈城参加扶贫赈灾义演活动,他们在表达初次来冰都的感受时,都异口同声地说“原来以为哈尔滨冻得不得了,来了以后一点不冷,与南方天气差不多。”记者也有同样的体会,在广州穿短袖,到了冰都,尽管已入秋,白天也还有人着短衫,带去的毛衣线裤没有了用武之地。人们说,这几年冬天也不太冷了,南北差异正在缩小。天气如此,人气更如此。沿边开放搞得热火朝天,振兴黑龙江已成共识。朋友告诉我,哈市有一个名气很大的“跨国市场”,开办几个月,就从一条街发展到五条街,从4000平方米滚动为3万平方米,吸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的很多事情,你必须表现得态度坚决!就拿和中国朋友在餐馆吃饭来说,结账时你必须上演一场“争着付账”的游戏:“我付吧。”“不,我来付!”“不,还是我来吧。”“不,不,这次由我来付!”“一定得我来付!”“必须我来!!!”……双方就这样争执不休,直到有一方“被迫地”、“很不情愿地”放弃。这就像做戏似的,但为了表示礼貌,每次面对这种情况时,你还得“故伎重演”。  相似文献   

4.
沉船与沉思     
几年前,一位新华社记者调往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广信)工作。有人向当时的广州市长黎子流谈及该记者弃文下海之事,黎子流说:“他哪里是‘下海’,他是上了一艘航空母舰。” 把广信比作航空母舰的远不止黎子流一人。新华社有一篇通稿的标题就这样称呼广信。当其时也,广信美誉其外,金玉其表,门庭若市,流金若水,何等荣耀之至! 而今,这艘航空母舰的命运也已众所周知——因负债太多,失去偿还能力(尤其是未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登记的外债),被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下令关闭。  相似文献   

5.
“食在广州”的美名早已声蜚海内,但是随着世界性第三产业的开发,近年来报界不时发出“食在香港”的惊呼。这表明广州饮食业今天正面临强大的竞争和挑战。假如我是广州市长,我将尽快建立“食在广州一条街”以此推动广州传统食品的恢复和发展。……每一种进入这条街的产品必须富有特色,质量一流,并集中广州最典型的优秀传统和风格。要使每个品种真正成其为名牌,质量上做到如群众讲的信得过,过得硬,吃得秀的美点名菜。一句话金牌就是资格。当其产品质量不如别人时,就必须退出,被取而代之。无论是国营、个体、集体,外省还是外商只要拿出来的产品优良,都有权利进入这条街。不应排斥而应当欢迎外来商品。“食在广  相似文献   

6.
电话是华市长打来的,带着醉意的声音里充斥着贪婪、炫耀、戏弄。“小白呀,该喝你的喜酒啦!”白冬雪诧异地问:“华市长您这是哪里话?我能有什么喜事?”“呵,你还想瞒着我!私下里跟王行长搞交易;你行啊!”“市长您千万别误会,我正要向您汇报呢!”“算了吧!我也不跟你计较。告诉你吧,那份批件现在就在我手里,你来一下,我一并签上字你就可以拿去兑现,  相似文献   

7.
德国《南德意志报》记者在德国社民党前主席拉封丹宣布退党并加入“选举替代”①之际,同他进行了一次访谈。在访谈中,拉封丹解释了他为什么要加入“选举替代”,他将如何与民社党前主席居西合作,他如何看待施罗德等问题。这对了解拉封丹乃至新左翼党的纲领有一定帮助。下面是访谈的主要内容。记者:在几年前的一次访谈中,有人问您:“有些同志认为您站在民社党一边。”您那时回答说:“民社党现在变得荒谬可笑了。”而您现在却要进入民社党的开放式候选人名单参加竞选。您自己也变得荒谬可笑了吗?拉封丹:时间已经过去几年了,我们处于一个全新的…  相似文献   

8.
流沙 《法制博览》2011,(12):77-77
去南京的路上,手机短信上不停地有“人民”在欢迎我:上海人民欢迎你!江苏人民欢迎你!我想如果再往北走,还会有“山东人民欢迎你!”“天津人民欢迎你!”“北京人民欢迎你!”……  相似文献   

9.
一天,位于清平街的“清平饭店”来了一位身着海外时装的青年顾客。他指名要品尝饭店的“清平鸡”.边吃边赞不绝口,还向服务员打听这种鸡的制作方法。服务员见他问得这样认真,便找来烹制师傅和他交谈。原来,这青年是位华侨,在美国纽约开餐馆,他听说广州“清平鸡”风味独特,与众不同,这次回国探亲就特地前来“探秘”。他感叹说:“清平鸡”确实好吃又好味,但可惜美国纽约没有这种食品,不然,很快就会“发”起来。他悄悄地说:如果你将“清  相似文献   

10.
开心酒吧     
《工会博览》2005,(19):74-74
各抄五遍尼古拉没有认真学习课文。下课后,老师对他说:“喂,不弄懂课文可不行!这样吧,咱们把这篇课文抄十遍。”第二天,尼古拉把抄好的课文交给老师。老师一看,问道:“怎么,你只抄了五遍?”“咦?老师,您自己说‘咱们把课文抄十遍’,那就应该是我抄五遍,您抄五遍。”  相似文献   

11.
走过     
晨声 《工会博览》2006,(2):37-37
大概是上午九点多钟的样子,突然听见陈老板在那边屋里对我爱人说:“覃姐,给您端几个饺子来。”我爱人说:“您自己吃吧。”陈老板说:“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不晓得好不好吃?您儿子回来了,就叫他下去吃。”然后,我就听见爱人谢过陈老板,把陈老板送下了楼。这个陈老板,就是我们的  相似文献   

12.
“你要把记者领来,就别怪我不拾你的面子!”王东灵在电话里“威胁”道。听她“威胁”的是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委宣传部长石旭民,他是应本刊记者之托,约请王东灵接受采访的。石部长没想到自己的请求会遭到王东灵的坚拒,一急之下,他说我现在就把记者领到你家楼下,看你见不见面?话音刚落,王东灵便果断地以开头那句话来作回应。此前,记者或托请当地朋友、或直接打电话约访王东灵,已数次被拒。中央电视台和河南电视台记者先后寻访王东灵,均铩羽而归,王东灵连面也没让他们见着。更早前的2005年12月底,王东灵获选“2005感动中原年度十大人物”第三…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消费者和顾客就是皇帝的话,那么,现在“皇帝”发问了:“不是说下半年不再提价了吗?”请暂息雷霆之怒,看陛下,假如我告诉您,广州的黄金首饰可能脱销十天,您也许会说:管它呢,脱销一个月也不要紧!  相似文献   

14.
凌晨3点,广州喧哗的街道进入了沉醉的梦乡。“抓住它!抓住它!”一个沙哑的嗓音唤醒了清平街市场附近的一些居民。“哪里?哪里?我们帮你抓住他!”几条汉子应着立刻冲了过来,“贼在哪呀?”“不是贼,是蛇!”平静了两个月的蛇风波又骤然掀起,一时间人们对蛇的恐慌再一次在清平街弥漫开来……蛇患困扰清平街当人们在餐桌上品味着蛇的鲜美,对蛇的营养价值和烹调技术评头论足时,有谁会想像得到位于广州  相似文献   

15.
有资料显示,麦当劳店女服务生的服务态度,在全日本餐饮业中是首屈一指的。日本麦当劳社社长得意地说,秘密在于麦当劳店使用了“瞬间催眠术”。前去麦当劳店买汉堡包的顾客,最喜欢听女服务生轻声细语地说一声:“谢谢您!”通常顾客都有“我是上帝”的略带傲慢的心态,而当女服务生微笑道“谢谢您”时,即使再傲慢的顾客也会感觉飘飘然。这时间大约只有3秒钟左右,却能让顾客进入催眠状态。此时,女服务生趁机就问:“要不要可口可乐?”  相似文献   

16.
丁东 《法制博览》2010,(19):78-78
今晚不放人,明天就登报 抗日战争时期,长沙失守,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举行记者招待会,军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吞吞吐吐,以军事机密为由不肯说明真相,引起在场记者一片鼓噪。财政部长俞鸣钧、行政院参事张平群欲出面解围,伏公报》王芸生起来嘲笑说,“这是什么话!究竟机什么密啊!抗什么战啊!走吧,不听这个招待会了!真是岂有此理!”说罢,与会记者纷纷随他退出了会场。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我看你的择业,是讲究对口分配的,你一个记者怎么会是这种专业的?是你自己选择的么?杨继绳(以下简称杨):说起来是40多年以前了,我中学时代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记者。那时记者在我心中是个神圣、崇高的字眼,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以及我尊敬的一些历史人物都是办过报纸,写过稿子的人。做记者不仅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更重要的是能为老百姓伸张正义。上初中时有一次语文老师在班上读了我的一篇作文后说,“杨继绳将来能做记者”,下课时有个调皮的同学弓着腰,撅着屁股,在我面前一边蹦着一边喊“记者,咔嚓!记者,咔嚓!…  相似文献   

18.
苦舌艳遇     
“嘟嘟!”几声电话铃响,我连忙抓起话筒。话筒里传来一个年轻女人软绵绵的声音:“您是住在头条7号的张先生吗?…‘是啊!”只听那女人扑哧一笑:“可您近期又没住在那儿,对吧?”“对对!大冬天的平房太冷,我懒得生火,在丈母娘家睡沙发呢!”那女人“哼”了一声:“那你在书柜上瞎写了一张什么字条?你可够损的!”  相似文献   

19.
采访身高1米71,体重不到120斤市燃气集团五分公司工程所电焊工唐健时,记者避开了一个字——“癌”,而以“病”字代替.因为记者面前这个略显消瘦的小伙子,只有26岁,结婚不到一年.然而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唐健在谈及自己的病时,毫不忌讳这个“癌”字,还风趣地笑着指着自己颈部正面锁骨上方,从左至右长达20厘米的月牙形刀口说,“您看,我脖子上像戴了条项链.”顺着唐健的手指,记者还看见在唐健颈部右侧,还竖着有道长约十多厘米的刀口.两处刀口,都是2013年1月25日在解放军三0九医院,一位名叫杨波的医生,在为唐健进行右甲状腺癌根治术及颈淋巴结清扫术时,给他留下的永久纪念.  相似文献   

20.
郭建 《法制博览》2008,(15):53-53
清朝雍正年间,河南总督田文镜手下有位名叫邬思道的“绍兴师爷”。有一天邬师爷问田文镜:“大人,您是想当一名有名的总督呢,还是想当一名平常的总督?”田文镜答道:“当然想当有名的总督啦!”邬师爷于是说:“大人如果想当有名的总督,就请放手让我行事,您不要干涉。”然后,他替田文镜起草了一份奏折。不让田文镜看半个字,连夜誊清密封,差专人送到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