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又是周末,我和远在绵阳的姐姐又是一次长长的视频聊天。虽然姐姐因为工作原因远离石棉已是3年了,因为常常有电话和视频的联系,以及节假日的团聚,大家觉得仍然很亲密。每逢此时不由想起我的父亲母亲的经历,往事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2.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喜欢领着她3岁的小女儿逛商场。可是,每次去商场她的小女儿都非常不愉快,甚至哭闹不止。这位母亲非常不理解:商场里琳琅满目、美观漂亮的商品,怎么不能给她带来快乐呢?有一次,在商场游逛时,小女儿的鞋带儿开了,母亲蹲下来给她系鞋带儿。在母亲蹲下来与女儿处于同等高度的时候,母亲的心震颤了,因为此时她看见的不再是赏心悦目的商品,而是密密麻麻移动着的人的腿。原来每次来商场进入女儿视野的景象竟是这样的单调、丑陋甚至有些恐怖,母亲终于理解女儿为什么哭闹了。我们常说,理解万岁,而理解需要蹲下来平视。我们课程改革的…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初中毕业后迷上了网络。为此,上网开销不断增加。由于没有收入来源,我便将手一次又一次地伸向了自己的母亲。在多次给钱之后,母亲便开始以各种借口拒绝我。为了能拿到钱,我开始经常虐待打骂母亲。当地的居委会、派出所、妇联等部门知道情况后,对我进行了批评教育。我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那以后,我就对母亲非常孝顺,母亲也感到十分高兴,不但明确表示原谅了我曾经的不孝行为,还经常在邻居面前夸我孝顺  相似文献   

4.
明云 《协商论坛》2008,(9):59-59
自从父亲中年病故,家里所有的重担就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母亲没有正式工作靠打工维持生计。母亲的工作很不固定,营业员、保管员、保安、清洁工什么都干。有段日子,母亲一下打了两份工,白天干钟点工,晚上去医院照顾病人。没日没夜地干,无序的“时差”,让母亲日渐消瘦。  相似文献   

5.
妈妈啊,妈妈     
姐从老家打电话来,说母亲这些日子浑身老是虚肿,睡梦中常常喊着我的名字,母亲太想我了。姐一时口快,说完又深感后悔,叮嘱我不要向母亲泄密。我明白,母亲肯定又下了“密令”,不准把她生病的事儿告诉我,怕我工作分心。今夜月色阑珊。而我突然感到母亲现已垂垂老矣!母亲思儿成疾,我如何能听而不闻?等忙完这阵工作一定回家看看母亲,我如此坚定地想着。弹指间四个多月又过去了,由于工作的忙碌,我回家看母亲的打算拖了又拖。直到有一天,看到一位老妈妈在车站挥别儿子的那一幕时,我才猛然心痛。佝偻的身形、晚风中散乱的白发、挥在半空中苍老的手臂…  相似文献   

6.
何梦影 《人民公安》2013,(11):13-13
做妈妈的总是唠叨,有一次已经高中的儿子不耐烦地顶撞了母亲,母亲气得半死。当晚,父亲便约儿子一起出门散步。两人走了好久,父亲说道,顶撞妈妈时,下列的事任选一样,做到后,才有顶撞的资格:1.连续3个月每吃完一餐就须催吐(孕吐)。2.肚子塞一颗篮球达十个月(怀孕)。  相似文献   

7.
大爱无疆     
妈妈今年78岁,但身体硬朗健康,无病。现独自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过日子。母亲说来很命苦,在我3岁时,父亲就因病离我们而去了,妈妈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将我们兄妹5人拉扯大,现我们都已成家立业,而母亲还独自过活,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但每每我将妈妈接来,妈妈总是只住几日,就嚷嚷着回去,"我在这儿住不惯,像蹲监狱似的,呆不下去。"但有一次母亲回去后打电话告诉我说,回  相似文献   

8.
家住中关村14区,拥有大专学历的32岁精神残疾人韩顺和肢体残疾的哥哥、年迈的母亲一起生活。惟一的经济来源就是母亲每月那点退休费,生活十分拮据。韩顺自从病情稳定后,非常想工作。他前后找了四次工作,经过面试后都决定录用他了,但听说他有精神残疾之后,又都拒绝了他。韩顺那时心灰意冷,觉得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一家人除了家务就是睡觉,日子过得冷冷清清。14区居委会福利委员刘文娥得知这一情况后,经常找他聊天,  相似文献   

9.
痴迷,造就了同学眼中的“美女公关策划师” 1968年7月,我出生在上海市一个普通的教授家庭。父亲是湖南长沙人,母亲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那时,父亲在湖南长沙的一家医院工作,母亲是上海一家科研院校的教授,所以自我记事的那天起,父母就长期分居,全家人一年也难得聚上几次。  相似文献   

10.
吴钧尧 《台声》2013,(1):54-55
有次活动,乡亲私下问,听说你母亲会来?母亲前一天来电,说她隔天要到慈济当义工,不来了。关于父母,我写了不少文章,如父亲扛渔船导致驼背,母亲在成衣厂上班、从一毛不拔到乐善好施等,乡亲或许读到了,想见本尊。  相似文献   

11.
一宗因离婚引起的房产纷争,历时5载,案经四审,终于尘埃落定,女方艰难取胜。 讼争房产原是1943年麦某母亲购买坐落于广州市的一间老屋,建筑面积41平方米以下简称“该房屋”。她将三个儿子登记为产权所有人,每人各占1/3。之后,麦某母亲携三子一女在此定居。解放后,广州市政府几次核发房屋产权证,该房屋的产权人始终未变。 1971年,麦某与女工郑某恋爱,结婚新房安在该房屋。当时,麦某的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已结婚搬离。麦某因在外地工作,长期居住使用该房屋的是麦某母亲和其妻郑某。 1981年,该房屋经政府批准,改建、扩建为钢…  相似文献   

12.
绣花     
模糊中,我看到地上的雪花像母亲绣的莲花、牡丹花还有一对鸳鸯,鸳鸯的两眼红红的,在流泪……母亲来到我家对我说:"你让小保姆帮我缝一下裤子吧,我眼睛看不见了。"母亲今年76岁,眼早就花了。母亲年轻时眼力很好,那时我的父亲在外地工作,  相似文献   

13.
视频聊天     
今天是周末,我和远在绵阳的姐姐进行了一次长长的视频聊天。虽然姐姐因为工作原因远离石棉已经3年,但因为随时有电话和视频联系,大家仍觉得相隔不远。而每当视频聊天,我不由会想起我的父亲母亲。我的父亲是山西省沁县人,早年从军南下后,于1972年辗转来到石棉县新康石棉矿。由于子女较多,家境贫寒,加上交通不便,36年来父母再未回过故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儿童遭受家庭暴力的案件逐年上升,已逐渐演变成一大社会问题。虐童事件的不断曝光,让人们在震惊之余开始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儿?2012年5月26日,北京丰台青塔春园,两名分别为2岁和6岁的女童被砍死在家中,疑犯为孩子的母亲。附近居民称,该户人家长期存在家庭暴力。5月29日,江西都昌,一名8岁男童被亲生母亲用菜刀乱砍,头部、脸部等部位共缝合800多针。事发后,男童母亲被警方控制。5月31日,广东东莞,3岁男童遭母亲两次殴打,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接诊记录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运》2014,(4):36-38
<正>单亲特困母亲是妇女中的弱势群体,她们用柔弱的肩膀独自承担着维系家庭、赡养老人、教育孩子的重任,她们以一己之力挑起了全家人的沉重和希望,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为了让她们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连云港市妇联创新工作手法,运用社会化工作理念,启动开展了巾帼志愿者关爱单亲特困母亲"微笑行动",初步改善了单亲特困母亲的生存状况,探索了妇联工作的崭新模式,推进了建立枢纽型妇联组织的实践和进程。  相似文献   

16.
钱讷仁为原农工党中央主席季方夫人。——编者随军南征北战1941年月间,顽军徐承德乘新四军三纵队西调海安军部警备之机,袭击、围攻掘港指挥部。当时,母亲和陶勇也到海安开会,我姐姐正患肺炎,母亲和舅舅(当时负责指挥部财经工作)由小路避出躲在老百姓家,将钱藏在姐姐的尿布里,敌兵好几次来将襁褓揭开,母亲说孩子得了伤寒,敌兵看到果然病重就没动,保存了大部分经费。当时谁都没有害怕、动摇。在枪林弹雨的火线上,无论是随陶勇打敌伪,或是打石港进剿徐承德,还是敌机轰炸掘港的时候,母亲都奋不顾身地抢救伤员,从来就不懂害怕,只管救人。1943年夏…  相似文献   

17.
程程:亲爱的女儿,在你24年的生命里,我记得,我们只有一次书面通信的机会,那是你上高中去郊外野营的作业。今天,作为母亲,我第二次给你写书面的长信。现在不住一起,我们都通过手机或是电脑进行三言两语的交流,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眼泪     
陈文海 《中国保安》2006,(10):46-48
童年的记忆中,母亲是个极好强的人。她虽然不识字,但很识大体,是典型的贤妻良母。父亲一直缺少家庭的责任感,他那时是村里的会计,官不大,架子却不小。在家什么事不做,整天在外吃喝赌。是母亲一个人把家里家外料理得那么好。我小的时候,身体不太好。那时,村里的医疗水平很差,每次犯病,母亲总要背着我走上10几里路到乡里的医院去看病,父亲总以工作忙为借口,没有陪过我一次。记得有一年夏天,我发高烧并不停地呕吐,而不巧的是那天母亲也卧病在床。可是体弱的母亲硬是挣扎着起来背上我向医院赶去。一路上,母亲走得好艰难。在村口,我们遇见了喝得…  相似文献   

19.
母亲放心了     
仲夏的一天,我从祖国的北京,来到香港.我和居住在台湾的母亲相约在那里见面. 我本来也生在台湾.当我六岁的时候,父亲为了谋求职业,和母亲一起带着我来到大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到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参加了工作,第二年,父母又迁回台湾.我已是五十五岁的人,可是我和母亲分离却已有三十七年了. 一九八○年初,我头一次得到了在台湾的亲人的消息:父亲已经过世,母亲仍健在,五个妹妹均已成家;还有一个弟弟是母亲到台湾后生的.七十多岁的老母知道我还活在世上,自然也是喜出望外. 但母亲总担心我在大陆穷困,难以度日.老人家通过亲戚带来的头一个口信便是:“实在不好过的话,就想办法出来吧!”母亲  相似文献   

20.
母爱无言     
黄进 《人大论坛》2007,(10):46-46
又是一年中秋节,母亲从乡下打电话来,问我、妻子儿子是否回家过节。我因工作原因对母亲说不能回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