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乾隆皇帝《食栗》诗中描绘了隆冬季节围炉食板栗的情趣,并称板栗有美容的功能。慈禧太后就是常食粟子粉加冰糖和面粉蒸的窝窝头,称为美容“御食”。宋代诗人苏东坡晚年患腰脚病痛苦不堪,通过服板栗半月治愈。  相似文献   

2.
许晖 《政府法制》2012,(15):42-42
杜甫写有《空囊》一诗:“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世人共鲁莽,吾道属艰难。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这首诗写尽了诗人生活艰难的窘境。其中“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就是我们今天常用的成语“囊中羞涩”,也写作“阮囊羞涩”。  相似文献   

3.
亦明 《政府法制》2011,(26):4-4
唐代京都长安的夏季异常炎热,写实诗人杜甫在诗中写道:“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又说:“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即便到了初秋,依然热得连饭都吃不下。在热浪的煎熬中,那些权贵人家便去想法子避暑,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4.
蒋姣  杨汝欢  梁海娟 《方圆》2022,(3):42-45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北宋诗人苏东坡的诗句,使素有"百粤群山之祖"的罗浮山闻名于世.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的罗浮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5%,是博罗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生物多样性的宝库、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支撑和生态安全格局的骨架,发挥着城市生命支持系统中的生态基质和"绿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主要针对近代频繁出现的诗人自杀这一文化现象,分析诗人自杀的内部心理动因,及与相关生活事件的联系。诗人相较于普通人,更加的脆弱和敏感,更容易罹患抑郁症,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中,或者突然面对重大的应激事件,就容易产生自杀的念头。而诗人意志相对来说更加坚定,自杀的念头就更容易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6.
佚名 《政府法制》2013,(5):45-45
中国的读书人怕是没有不知道苏东坡的:大诗人、大散文家、大学问家和大书法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说起他的文章,史称“浑涵光芒,雄视百代”。苏东坡之所以有此成就,当然不是天生的,尽管他从小聪慧。家庭环境使然,但和其一生好读书和善读书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7.
过去学界常将"九叶"诗人视作"反主流"或者"反传统"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其实这种"主流——边缘"的二元视角有失准确。相比而言,组成这一群体的《诗创造》一支与新诗传统有更多的延续性和同构性,他们身上有很多"主流"以及"残余"因素,在四十年代后期才开始体现出一些"新变"因素;而西南联大一支则更多地体现出过去新诗传统中没有的"异质性"。"九叶"诗人与左翼作家的分歧其实主要不是"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分歧,而是关于文学要不要体现"人民本位"、要不要当作"宣传工具"等问题上的分歧。尽管"九叶"的两分支体现出不同程度的"新变"因素,但是对于"人民文学"而言,它们都是"异端",都应予以"收编"。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理解"九叶"这一群体是如何被视为/自视为一个"流派"的。  相似文献   

8.
雪山感觉     
北方 《法治纵横》2011,(14):1-1
真正能把雪山写绝的诗人没有 你说诗人不属于雪山 尽管他们曾给雪山无数壮观的颂辞 但方格纸上 爬不出雪山气势 在刺眼的炽光里马走的很远 也很悠然  相似文献   

9.
"窗含西岭千秋雪",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凭窗西眺所看到的雪山之景。1000多年后,住在成都温江区的人们不仅可以远眺青藏高原东缘连绵不绝的雪山,还能见到成雅铁路上飞驰的动车。这幅画面,展现的正是"长江经济带"上游成渝城市群的独特一角。成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为双中心向四周辐射,包括重庆市的27个区县以及四川省的成都、泸州、宜宾、绵阳等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  相似文献   

10.
古树     
十字路口,耸立着一棵参天古树。 清晨,最先路过这里的是一位诗人,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满腔激动,啧啧赞叹道:呵,多美妙的诗! 紧接着路过这里的是一位画家.他掩不住一脸的兴奋:呵.真美丽的画!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政府法制》2013,(35):37-37
据说在北宋时期,有一个年轻人平时爱编些粗俗的顺口溜,于是他就白命不凡,以诗人自诩,对乡下的文人墨客都不放在眼里。后来他听说朝中有一位叫欧阳修的大诗人,是当代文坛领袖,能诗善文。这位年轻人有些不服气,认为天下诗人非我莫属,欧阳修还会比我高明?他决心要与欧阳修比个高低,于是就去找欧阳修。  相似文献   

12.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王某,女,26岁。于2016年8月某日在我市某形象设计公司进行美容整形。经左额部注射玻尿酸过程中出现左眼视物模糊,稍后进行性加重致左眼无光感。因操作人员涉及非法行医,我处应办案单位委托对王某进行人体损伤鉴定。1.2病史摘要当日就诊记录:患者3小时前在美容诊所注射"玻尿酸"填充额部时即刻出现左眼失明,于40分钟后入眼科抢救。经查左侧额部见青紫肿胀,左眼  相似文献   

13.
刘涵之 《法人》2015,(4):92-93
在余秀华的两部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和《摇摇晃晃的人间》出版之前,余秀华就在网络上爆红。人们关注她是因为她是一个患脑瘫症的农民诗人。女性诗人、农民身份、脑瘫症,这本来就能形成话题,供人们做茶余饭后的谈资。阅读一两首余秀华的诗,再静下心来思考她的爆红,进而坚持读完她的一本诗集,并非是一件多么费心和挑战智力的事  相似文献   

14.
俞丰 《检察风云》2008,(22):76-77
"珠玉成彩翠,绮罗如婵娟."这是唐代诗人元吉<乐府十二首·下客谣>中的诗句.取此为题,固嫌香艳,但笔者窃以为对隋<田光山夫人李氏墓志>所传达的美感,这句诗几乎是浑然天成的评语.……  相似文献   

15.
赵捷 《政府法制》2012,(36):51-51
唐代大诗人杜牧是个很有才华的诗人,二十余岁进士及第,又很快通过制策登科。可杜牧年轻时,却过于狂放和自傲。一般人谁也约束不了他。丞相牛僧孺镇守扬州时,任命他为节度府中掌书记。而杜牧在公务之余,却少不得饮酒作乐,纵情声色之中。  相似文献   

16.
最佳选择     
赵元波 《政府法制》2012,(33):53-53
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具有开拓性的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不过,其幽默锐利的思辨能力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苏东坡是一个很达观的人,即使被贬在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可他在给朋友的信中仍幽默地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在他看来,无处没有幸福。正是这位诗人的坦荡胸怀中,我们不仅看到流传千古的诗文佳作,而且还看到蕴涵其中的法治情怀。  相似文献   

18.
徐耀武 《检察风云》2010,(17):76-77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厦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白羽扇》。从此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早在唐代时,人们对窗子的喜爱已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9.
偶然想到     
关于草 草是世间凡物细物,它不同于花那样受人推崇。但丰草绿缛,既可以饲养牛羊,又可以美化环境。宋代诗人曾巩在《城南》诗中曰:“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就业门槛的不断提高,不少单位除了对学历和技能设定标准,还对应聘者的身高、形象等外在气质提出了或直白或隐性的条件,从而使得职场应聘者,特别是女性,在应聘过程中想方设法地"打扮"自己,去美容院绣眉、漂唇、祛斑甚至整容,以求给自己"加分"。但由于目前美容行业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行业服务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有些女性选择了不正规的美容院和美容产品,不但未得到"加分"的效果,甚至出现了"减分"、毁损健康乃至毁容的情况。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法官结合近年来所审理的美容纠纷案件中的几个典型案例,提醒女性应聘者,在选择美容院和美容方式时应慎重,认真审查相关资质,不要为盲目追求一时的美容效果和职场形象优势,而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一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在美容过程中,应具备保留相关证据的意识,以备纠纷发生时有效维护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