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佚名 《法制博览》2010,(20):28-29
孔子和鲁迅,古今两圣人。生前与死后,他俩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世时的命运都不济。论官阶,鲁迅不如孔子高,但为时均不长,仕途茫茫;孔子周游列国,到处遇冷、碰壁,那套修齐治平的方略推销不出去,落得“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受困中断粮七日的孔夫子,  相似文献   

2.
邓晓芒 《南风窗》2010,(15):97-97
<正>在《书屋》今年第6期上读到摩罗先生为他的《耻辱者手记》第二版所写的序言《我们是需要自审的一代》,终于对他10年来的心路历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其实嘛,他所走过的路,不过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道路的一个缩影。想当年,五四知识分子何等激进、何等慷慨激昂,经过30年的奋斗,当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喊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时,大批怀有五四情结的文化人都不禁热泪盈眶,用胡风当时一首诗的标题来说,叫做时间开始了!  相似文献   

3.
下一站,转向“国民幸福总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统奎 《南风窗》2010,(4):44-45
中国应以提升国民幸福总值为施政目标,进而推动建立分享式的民主。这不仅是中国模式的转型问题,也是国民生活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张慧瑜 《南风窗》2012,(4):86-89
对于现代中国来说,孔夫子就像是一个文化幽灵,试图告别却又无法告别。一方面孔夫子被现代革命宣判为糟粕,这种深刻的自我批判导致中国主体被放逐;另一方面孔夫子又不断地被召唤回来,作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  相似文献   

5.
萧武 《南风窗》2011,(22):54-55
以往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本身是学习和效仿西方文明的结果,从政治制度到社会文化、经济增长等各个层面而言,本身并不对西方文明传统构成挑战。中国无论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都有一套自己的模式,并不与西方完全相同,从而构成了对西方文明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首先要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长期以来,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还很落后的古代,世界上各大文化区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的。这些文化都适应了各自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无优劣可言。  相似文献   

7.
何明星 《南风窗》2010,(10):91-93
没有价值观的传播是万万不行的,不仅文化生意做不强,也很难发挥文化传播的增值效果。不改变这点,21世纪的中国不仅不能改变世界,恐怕还无法企及红色中国时代对西方世界的影响水平。  相似文献   

8.
2008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及至今仍然看不到“光亮”的西方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不仅严重冲击了西方经济,也对西方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广泛质疑.对此,西方国家不仅需要调整国内制度与政策,其对外经济政策与方式也将面临重要变化与调整.其中近年来美日两国围绕“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的政策变化就是其中一例.如果说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加入TPP是美国回归亚太战略在对外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那么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日本一改过去东亚共同体构想转而宣布加入TPP谈判,使TPP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则是日本呼应美国“回归亚太”战略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问题上,古代政治模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它包括相互关联的四个环节:一个民为邦本的政治理念;一支明君贤臣的执政队伍;一种居安思危的政治文化;一套整肃吏治的监察制度。这个政治模式虽存在着历史的局限,但也包含着古今国家治理的某些共性,其中的合理元素经过吸收改造可以为我们克服中国当前的四个危险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马国川 《南风窗》2010,(14):86-88
从经济学上讲,不存在中国奇迹。没有奇迹,只有常规。常规就是走全世界共同的发展道路,一定要强调特殊国情,独辟蹊径,历史已经证明此路不通。正所谓殷鉴不远,希望那些无视走过的弯路,仍然试图找到第二条道路、第三条道路的人们警醒为是。  相似文献   

11.
南方朔 《南风窗》2010,(1):102-102
<正>人们常说官大学问大,这并不是大官真的就比较有学问,而是大官处于更优势的知识权力位置,话语权在他们的那一边,他们谈起话来没有学问都变成了有学问。而这种现象不仅如此而已,不同的文化体、国家、社会、男女性别间亦莫不如此。对  相似文献   

12.
唐小兵 《南风窗》2014,(17):72-75
<正>20世纪中国的历史,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极其艰辛、曲折而漫长,而在这个新陈代谢过程中,精英与民众的关系是中国文化重建中最为关键的议题之一。文化比较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曾任教美国孟菲斯大学的台湾学者孙隆基,其早年著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在1980年代的文化热中,曾经以地  相似文献   

13.
田磊 《南风窗》2011,(8):88-91
文化一旦只是作为GDP发展的策略,它就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物化了,就不再是文化了。近代以来,文化成为经济的奴仆,这是最为悲剧的命运。我们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尽力避免宿命重来。  相似文献   

14.
田磊 《南风窗》2011,(7):92-96
文化建设就是从一种应急性的体制,到一种常态的体制;从造反思维、革命思维到执政思维,从战场思维到日常思维,从纯粹的政治思维,到一种广阔的文明思维,甚至也可以说是从以圣人之心为心,到以百姓之心为心。  相似文献   

15.
张凯 《当代世界》2015,(11):75-76
<正>记者:您多次访华,著有《美丽的旅行:沿着丝绸之路》一书,专门介绍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国情况有较深了解。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寻求与沿线国家深化经济合作。您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斯里兰卡和中国可以在哪些方面开展合作?萨曼:"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理念和设想。对于中国这一"倡议",一些国家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16.
张洁 《当代世界》2015,(8):37-41
<正>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在自身谋篇布局的同时,必须准确把握沿线国家的发展需求,做好战略对接。印尼扼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文简称"一路")的战略通道,又是东南亚国家的领头羊,必然成为"一路"建设中的重点合作国家。实现与印尼的战略对接,需要中国在历史与文化情境下,从政治、经济、安全等多维度理解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以海洋为核心,开展经济合作,维护地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