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艳 《学理论》2010,(11):29-30
政党执政是指政党通过一定方式进入国家体系并通过国家体系实现政党意志的政治行为,所反映的是政党外部的政治关系及其运作;在法治条件下,执政党要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行使执政权力;政党执政权力来源于社会,是社会权力的一种实践形式;政党是国家与社会的桥梁,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状况与政党执政权力的实现有密切关系。非政府组织的蓬勃发展给国家与社会关系带来的新变化,向政党执政权力的职能定位和实现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制度建设是反腐败的根本性举措。从国外一些长期执政政党制度反腐的经验来看,首先是注重制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建设,其次是重视制度的执行力,对腐败实行零容忍,最后注重加强内外约束机制的构建,使政党时刻处于监督之中。而有些长期执政的政党,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反腐措施,腐败泛滥,积重难返,最终丧失政权。例如,苏共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形成特权和腐败的制度化,最终被人民抛弃;印度国大党实行家族式统治,导致垄断和官僚主义及权力寻租的蔓延,最终失去选票;日本自民党"金权政治"泛滥,失去民众信任,等等。执政党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3.
王报换  唐援朝 《民主》2013,(7):12-16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必然导致绝对腐败。"这是被人类历史上无数政党兴衰成败的实践所一再证明了的政治常识。如何通过对公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制约,把公权力关进笼子里,历来是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核心课题。在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架构下,如何看待参政党民主监督职能的战略定位,并真正提升和加  相似文献   

4.
<正>加拿大的政治腐败可归为权势市场型腐败,有四种典型特征:以政府合同为工具,滥用政治权力,谋取个人利益;以政府合同和公共政策换取政党利益,政治权力为竞选资金服务;钻取制度漏洞,以集体腐败的形式骗取政府福利;公职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和社会规范,进行不当消费和交易。同时,加拿大政治腐败中组织性腐败和集体性腐败突出。组织性腐败围绕政党利益,利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树立正确执政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晓呼  陈阳 《理论探讨》2005,(4):143-145
执政理念是执政主体对其执政活动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取向。执政理念决定一个政党能否对自身执政权力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执政行为的价值取向。执政理念的内容包括对权力来源和本质的认识及其观念,对权力如何行使和行使权力的价值指向的认识及其观念,对执政权力监督的认识及其观念三个基本要素。在坚持正确的执政理念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克服认识上的各种偏差和缺陷,切实践行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6.
完善权力监督机制是防止权力异化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力具有“双重性” ,权力既可以为人民谋利益 ,也可以为个人谋私利 ;权力可以造就人 ,也可以腐蚀人。当前 ,社会公共权力的异化 ,其核心都表现为权力腐败。因此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 ,建立与完善执政权力的监督机制 ,特别是对高层权力、高级干部的监督机制 ,是消除权力腐败 ,保持执政廉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执政党是执政国家政权的政党。执政党执政,就是按照党的意愿控制国家权力的产生和对权力进行科学配置。执政党执政的实质,就是执政党如何控制国家权力的产生和权力的配置以及权力的监督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六十多年的执政实践中,实现了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执政特色,在政党政治与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上有重大突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借鉴西方政党的执政经验,这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选择。就增强政党执政的政治合法性而言,西方政党有五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是积极扩大政党的社会基础;二是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三是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统一;四是政党活动法制化;五是强化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在借鉴西方政党执政经验时,要善于把其执政经验与其根本政治制度区别开来,善于把其执政经验同我们的国情党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科学地借鉴西方政党的执政经验,才能真正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9.
依法执政是由特定的主体、客体与内容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什么政党或政党联盟可以成为依法执政的主体 ,是由一国的法律规定或确认的 ;依法执政的客体是指执政党依法掌握、控制和行使的国家权力 ;依法执政应包含法律至上的精神实质内容及执政行为方式的法治化内容  相似文献   

10.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近现代意义上政党的国家,政党政治比较发达和成熟.英国政党的权力运作对英国社会的影响较大,同时也较为公开和规范.本文试图从英国执政党的权力取得、运作及制约机制三个环节入手,探讨英国政党的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11.
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党内民主的发展和防治县委权力腐败具有重要的价值。当前仍然存在不少制约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因素。要实现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需要我们构建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腐败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人类社会健康肌体上的毒瘤 ,正吞噬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当前的腐败主要表现为权力的腐败 ,而权力的腐败与制度、体制上的弊端有着直接联系 ,只有从制度、体制的变革中才能找到医治的良法。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进行制度体制创新已迫在眉捷  相似文献   

13.
民主政治视阈下执政资源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民主政治视阈下,政党、国家、社会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素,执政资源的研究应以执政党为轴心,以执政党处理国家、社会关系为切入点.据此执政资源应该是由政党优势资源、权力资源、民意资源、制度资源组成的有机整体.执政资源建设要从政党树立执政成本的理念入手,增强资源意识;要着眼于资源运行的环节,建立执政资源的运行机制;要立足执政资源运行的现状,增强执政资源建设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蔡霞 《理论探讨》2002,(6):78-80
建国以后我们党形成了党政不分、过度集权、依赖行政权力实行硬性控制的执政领导方式。依赖权力实现领导的观念与过度集权的体制的相互作用 ,不仅成为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 ,而且已经阻滞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平稳发展。改革党的执政领导方式 ,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明确区分政党与国家政权机构的不同社会职能、不同活动规律 ,建立科学的国家政治体系。二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深度和广度。三是根除事实上的“权大于法”的现象 ,切实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和权力运行机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荣 《理论导刊》2002,(8):49-51
政党的执政活动是有规律的。本文通过总结共产党执政的经验教训,指出把共产党的执政活动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可以看出执政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执政现象背后深藏着规律性的东西。为此,我们要在实践中遵循执政规律,努力建构优化党和国家权力结构,不断完善权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直接授权: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机制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执政权力的来源与执政地位关系紧密。建立直接授权机制,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改革与完善中国共产党执政机制的有益探索。直接授权机制的建立,不但不会动摇和威胁党的执政地位,而且还将有效地增强其执政能力与执政合法性,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有效性作为政党执政过程中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具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重价值,其内涵“是指政治权力的实际作为,是指政治权力对社会进行政治管理或政治统治的实际业绩。”在当今政党主导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各国执政党无不把有效性作为合法性的外在逻辑,从执政的有效性过程中汲取合法性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一、现代政党的执政模式 1、以苏联为代表的一党执政模式.社会主义国家在理论和法律上认为议会(苏联称苏维埃,我国称人民代表大会,罗马尼亚称大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是实际上,国家最高权力中心却属于党中央,从而形成"一党执政双重领导"的执政模式.国家机关从上到下自成体系,党的组织也从上到下自成体系.这不仅表现在党对政权的纵向领导,而且表现在同一权力层上的横向领导.在苏联,  相似文献   

19.
所谓党的执政理论并非泛指所有政党执政的理论,而是特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党的执政理论"是以执政党如何掌握、运用国家权力为核心而形成的一整套思想体系,包括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多方面内容。"它应该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较强的实践性、历史和现实的合理性以及开放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运用现代管理学理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既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贯方法,也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内在要求。要依循组织—公共组织—政党组织—执政的政党组织—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的逻辑过程,积极借鉴运用人本管理、目标管理、控制理论、管理绩效评估等一些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理论与方法,完善党内制度机制,规范党内权力运行,丰富党建工作技术手段,为党的建设科学化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