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突然从眼前消失,活在漆黑中,生活起居、吃喝拉撤全靠人服侍。这种痛苦、这种无奈、这份期盼,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叫张光珍,家住贵州省桐梓县坡渡镇九店村三组,现年59岁。1994年,可恶的白内障使我双目失明,五彩斑斓的世界从我眼前消失,光明只残留在记忆深  相似文献   

2.
我是个双目失明的盲人,在我6岁那年,可恶的白内障夺去了我的视力,虽然父母四处求医,但都没能改变这一残酷的现实。12岁的时候,父亲把我送到了烟台盲哑学校读书。当时我心想:一定好好学习,将来能够自食其力,有口饭吃。 在校期间,我学习了推拿、按摩、针灸专业。为了能更好地体会到  相似文献   

3.
2003年5月27日,一起特殊的人身损害赔偿案,在四川省雷波县落下帷幕。此起由玩火药引发的爆炸,导致13岁少年双目失明,公房受损  相似文献   

4.
我叫黄锦平,今年44岁,汉族,高中文化,1973年5月因患眼疾双目失明,1974年8月,被甘肃省临夏监狱录用为电话接线员。尽管命运坎坷,但我不屈服命运  相似文献   

5.
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体工大队工作,过去是篮球运动员。1996年,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致使双目失明,当时我只有18岁。可是我没有消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又投身残疾人体育,在教练的指导下,在战友们的鼓励下,在亲人朋友的支持下,在部队和残联领导的关怀下,我成为一名田径运动员,并在本届奥运会上夺得三级跳远银牌,跳远铜牌,实现了人生的一次大跨越,也实现了我自己的誓言:  相似文献   

6.
当双目失明的袁宏国摸索着从法官手中接过赔偿款时,仍在失声痛哭。“我不要钱,我要他们赔我的儿子!”袁宏国夫妇的呐喊声在乡间久久回荡。祸从天降袁宏国夫妇是一对“病鸳鸯”,袁宏国双目失明,其妻马忠菊因脑膜炎而留下后遗症。1991年8月11日,袁宏国夫妇喜得贵子。为了祈祷香火的强旺,这对特殊的夫妻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袁强。袁强在袁宏国夫妇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由于家庭困  相似文献   

7.
我叫杨发生,今年48岁,家住云南省元谋县花同乡太平村,双目失明,但能上山下田,背柴挑水,能听音识人。每天,我都站在山上练听力。每天晚上,都要摸黑在山上转,用耳朵“寻查”自己的果园,曾经在夜里捉到几个小偷。我能编背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铜陵县盲人焦照磊,今年40岁。他虽双目失明,却凭着一个坚强的生活信念和一种顽强的拼搏意志,经过苦心钻研,掌握了多  相似文献   

9.
无边的黑暗中,一对苦人儿喜结连理 现年66岁的靳凤福出生在界首市靳寨村一个普通农家,5岁时双目失明。20岁那年,他决定学说书养活自己。拜师学艺后的靳凤福刻苦奋发,加之天资聪颖,他很快就成了师兄弟中的佼佼者。盲人师傅每次云游四方,都要带他出场唱第一出戏。两年后,靳凤福就提前出师了。这时,生活已基  相似文献   

10.
杨波  曹永龙 《公民导刊》2004,(11):44-45
重阳节,记者来到重庆市万盛区万东镇敬老院采访。一跨进院门,便看见一老头坐在院子里修理一把暗锁。同去的朋友告诉我,那便是双目失明的傅芝鸣。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个残疾人,叫李引红,又是山西省阳城县残联的理事长,22岁时因公致残,双眼双手遭严重创伤,在生活道路上拼搏了30年。1997年调到县残联,开始为残疾人的事奔走呼号。 我是残疾人,我要求自己时刻想着残疾人的疾苦和利益。董封乡郭马村残疾人刘燕锁,左上肢缺失,爱人自小双目失明,育有一子一女,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我多次专程到他家慰问,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帮他的儿女完成学业。残疾人孟彪、陈露瑶需要康复治疗,我和  相似文献   

12.
1997年5月12日,是14岁的吴树新终身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他失明的双眼见到了光明,看到人世间美好的一切。 小树新家住江苏省建湖县裴刘乡民生村。一家三口都是病残人。59岁的父亲是个驼背,6旬的母亲患精神病,而小树新是先天性白内障,双目失明。多年来,  相似文献   

13.
今年37岁的杨兴昌系陕西延安市富县茶坊镇川口村农民,1988年双目失明。他凭着自强拼搏的精神先后办起了家庭“金龙针织厂”和“民间艺术经理部”。1996年6月,他独身一人手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达川地区社会福利院双目失明的党风(15岁)、党姣(8岁)、党莉(6岁)刚被收养到福利院一个月,她们虽看不见电视中播出的滚滚洪水,看不见解放军  相似文献   

15.
李兆民 《半月谈》2003,(16):56-57
郭权和徐萍是一对年轻的残疾夫妇。郭权在5岁时,一场大病导致双目失明。徐萍则是先天视力只有0.03。1999年两人在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取得大专毕业文凭后,勇敢地闯深圳,下广州,体验了挑战生活的滋味。2000年,  相似文献   

16.
张稚 《中国残疾人》2012,(10):58-59
正男,辽宁人,35岁,盲人跳远运动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体工队运动员,四届残奥会运动员。2012年伦敦残奥会夺得一枚银牌一枚铜牌。13岁进入沈阳军区体工队,两次入选国家青年队。1996年,一次意外导致双目失明。1998年,省残联到盲校招运动员,入选辽宁省残疾人田径运动队,同年获得全国选拔  相似文献   

17.
生活的颜色     
《中国残疾人》2006,(4):60-61
石哥:各位聊友,今天的话题是“生活的颜色”。这个题目可能抽象一点儿,但大家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交流交流对生活不同的见解,让咱们的日子更有滋味。诸位请——我的生活多彩而美丽我叫周长越,20年前,我因公负伤双目失明,不得不离开火热的军营,回乡长期休养。当时,我眼前一片漆黑,  相似文献   

18.
我的大学梦     
站在大会堂的讲台上,我的内心很不平静。这里,来过很多人。总统,教授;这里。也来过不少残疾人,坐轮椅的,双目失明的……来的人很多,却唯独没有一个聋人。是啊,让聋人演讲,多么需要想象力!但是今天,此时此刻,站在这里的我,是一位聋人。  相似文献   

19.
马广乐今年45岁,他人生坎坷,先后当过乡村教师、鞋匠、电视台记者、开过书屋、网吧,烤过白薯,还卖过冰棍……是一位有着丰富阅历的残疾人。他还是一个出了名的热心肠。1987年,小集镇一孤寡、双目失明的老人患了肺结核,一病不起。村里人怕传染,无人过问。  相似文献   

20.
视线     
七旬失明老人办工厂专门招收残疾人家住重庆沙坪坝双碑的王书声今年已72岁高龄。他3岁时双目失明,60岁时发明的螺母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比日本技术生产效率高10倍。目前,他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专门招收残疾人。《重庆晨报》2007.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