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阿蓝 《乡音》2014,(2):22-23
在今年省两会上,省长张庆伟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绿色崛起的内容,成为委员们讨论最积极、发言最热烈的议题。的确,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河北是第三梯队,发展还不够快;在京津冀发展中,河北还是洼地,是后发地区。这样的情况决定了发展仍是河北第一位的任务。但是,河北要发展只能是绿色发展,河北要崛起只能是绿色崛起。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须要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红线就是发展红线,这个雷池不可逾越。在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委员会们围绕绿色崛起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以改革引领绿色崛起,使绿色崛起理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
黄娟 《湖湘论坛》2020,33(4):5-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提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新思想,它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就是发展绿色生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形成绿色生态、生产、生活方式,构建绿色生态、生产、生活体系,营造绿色生态、生产、生活环境,实现生态美丽、生产美化、生活美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生态之美、生产之美、生活之美。这是一条生态优先、"三生"和谐、"三美"合一、人民幸福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提出历程、历史依据、现实依据、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来看,提出并实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现代化强国与中国梦、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共同建设美丽生态地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祁从峰 《群众》2022,(1):18-19
<正>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近年来,建湖坚持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着力点,把独特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差异化竞争力,全力推进现代化经济强县建设,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科技创新百强县、绿色发展百强县。发展生态经济是建湖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全省"1+3"重点功能区建设,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引领县域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努力在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中争当"优等生"。  相似文献   

4.
余春存 《政策》2013,(8):87-88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为我们指明了科学发展的新方向。竹溪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处于我国中东部南北气候分界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对于竹溪而言,就是要高举生态大旗,积极对接融入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坚定不移地建设生态大县,加快绿色崛起,努力建设成为鄂渝陕毗邻地区的绿色明珠。一、蓄积绿色资源,提升绿色指数。良好的生态植被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竹溪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5.
<正>虎林市幅员面积9334平方公里,总人口31.7万,设有国家一类陆路客货运输口岸,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虎林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推动十大重点产业发展的部署,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坚持绿色发展、加快赶超跨越,全力建设生态宜居幸福虎林,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7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亿元,分别增长7%、25%和39%。虎林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两年晋升3位;连续七年跻身全国产粮大县行列,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民生十强县,先后获得中国绿色稻米强市、全国文化体育先进县、科技进步先进市等多项桂冠。  相似文献   

6.
《今日浙江》2010,(7):23-24
丽水市将围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形成,着力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资产化等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绿色生态屏障”功能,建成生态产业创新发展、生态环境和谐优美、生态文明发扬光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为全省乃至全国山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
卢春华 《新东方》2008,(9):25-27
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经济之路。发展生态经济要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绿色GDP与领导政绩挂钩,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8.
陈长江 《群众》2020,(17):4-5
近年来,江苏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摆在压倒性位置,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产业布局优化,呈现出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的绿色发展态势,正不断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高质量的实现形式,加快实现绿色发展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9.
《政策瞭望》2016,(3):47-48
2015年,仙居县被省政府批复同意在全省率先开展县域绿色化发展改革试点。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仙居县按照生产循环化、生活低碳化、全域生态化、治理现代化的思路和要求,通过建立五大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试点工作,努力将仙居建设成为全省县域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区、绿色生活方式践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相似文献   

10.
中共恩施州委六届七次会议作出《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恩施的决定》。美丽恩施建设,既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又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和重要抓手,更是城乡广大居民共同期盼的美好梦想。因此,必须制定生态文明和美丽恩施建设的总体规划,促进"绿色布局";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加快"绿色转型";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共享"绿色福利";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树立"绿色导向";大力推行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绿色文化";健全和完善保障措施,实现"绿色繁荣"。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海南》2013,(9):50-51
近年来,白沙县紧紧围绕"绿色发展"主题,深入实施"三地一区"发展战略,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和风情小镇建设,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开创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新局面。坚守绿水青山,打造生态白沙。自沙县坚持实施"生态兴县"战略,把生态建设作为谋发展的第一责任,坚持教育与  相似文献   

12.
徐震 《今日浙江》2013,(8):50-51
新世纪以来,我省以生态省建设为龙头,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相继提出了"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美丽浙江"等一系列战略目标,这三者一脉相承、互为一体,是我省环境保护实践和认识的重要结晶,昭示着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脉络和方向。"绿色浙江"代表了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生态浙江"是生态立省方略的目标归宿,"美丽浙江"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在表现。厘清这三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白瑞  秦书生 《理论月刊》2012,(7):106-109
绿色发展思想是"十二五"规划中确立的主题发展思想。绿色发展思想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为理论基础,同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绿色发展意蕴,是以绿色技术为支撑,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统一与协调为价值取向的科学发展思想。绿色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向,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绿色技术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以来,长兴县按照建设全国生态县、打造"绿色长兴"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优县"战略,走上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近年来,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至2008年底,12个市控以上断  相似文献   

15.
胡亚波 《政策》2011,(5):67-68
近几年来,江夏经济快速发展,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排名第一名。区委、区政府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明确提出,江夏要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十二五"时期,江夏经济要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态经济,走生态立区之路。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把"生态文明,绿色低碳"作为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强调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多年来,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对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大胆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小城镇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一是坚持先进理念,确立生态立镇战略。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还是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是许多地方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长沟镇党委书记李中华认为,以牺牲生态环  相似文献   

17.
《政策》2016,(1):71-72
<正>绿满荆楚行动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民生福祉、建设"两型社会"的迫切需要。自全省动员会以来,孝感市坚持"绿色决定生死"理念,创新实施路径,以"九大模式"落实绿满荆楚行动。2015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6亿多元,其中社会资金5亿多元,累计完成造林19.91万亩。"绿"之举:各具特色的模式政...  相似文献   

18.
《重庆行政》2013,(4):2-5,130
<正>武隆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响应市委关于"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建设"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崛起"之路,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旅游富民、工业强县"战略的首要位置,加快建成"全国生态县"。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将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地呈现出来,促使生态主义在抗疫政治对比的座架下转向抗疫议题。围绕野生动物保护、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中医存废、生态文明定位、绿色发展走向等问题,生产主义和生态主义、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绿色资本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等思潮展开了激辩。只有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整个社会生态、自然生态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森林覆盖率高达83.74%,全省生态核心区,素有"森林王国"的美誉……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琼中,那一定是绿色。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是发展最动人的底色。中央12号文件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作为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之一,要求海南为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经验。地处生态保护核心区的琼中,以"绿色"为主线,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大力实施封山育林、绿化宝岛等护林育林工程,着力打造绿橙、养蜂、林下经济等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