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公民参与决策的主体、方式以及限度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公民参与的结果及其有效性,进而影响到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其中参与限度是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公民参与限度理性模型,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划分为四种类型.该模型表明不同参与限度与决策过程和决策产出的关系,并论证了现代社会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鉴于Haque公共性理论的抽象模糊特性,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其进行了解构,并提出了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影响因素模型。对模型的实证检验表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受公共监督的有效性、决策参与的有效性、政策相关服务的质量、公共服务与公共期望的契合度、政策受惠者结构的合理性、与政策对象的互动程度和政策绩效七个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可用于明示决定公共政策公共性强弱的关键因素,有助于识别提高公共性的最佳途径和关键路线。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公民政策参与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政策参与是公民影响公共政策过程的行为,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政策参与状况有了长足的进展,表现在参与的过程、动机、功能、途径和方式等多个方面,但同时仍有许多问题存在。因此,需要从公民自身条件的改善、政策系统的优化、参与途径的制度化、参与平台的基层化、参与手段的现代化等多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法院的公共政策形成功能:比较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有学者认为,我国已现实地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但中国法院参与公共政策的现实方式仍然是司法解释。在对国外特别是美国和德国法院参与公共政策形成的方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中国法院参与公共政策形成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即可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法院既不能以司法解释的形式,也不能以违宪审查的方式参与公共政策形成,判例是法院参与公共政策形成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5.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发起者和参与环节的不同,公共政策参与可以划分为监督式、咨询式、申诉式和倡导式四种模式。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不同模式的有效性都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但从中仍然可以归纳出一些基本原则来规范政府和公民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行为,从而推动积极、有序、有效的公共政策参与。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转型的制度设计:从权威推动型到公共参与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的权威推动型公共政策,不可避免地因为政策制定者所掌握的信息不全面而影响其合理性,少数团体或政策制定者还可能在其所起草的公共政策中夹带着私心私利,公众也会因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零参与而缺乏了解而制约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现代信息社会公共政策从权威推动型转向公共参与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既要不断拓宽公共参与的渠道,保证利益相关公众尽可能地参与到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来;又要继续充分发挥权威部门的主导作用,在公共参与和权威推动之间寻找平衡。  相似文献   

7.
公民政策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途径,以政策参与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行为。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实质上是利益关系,根据这种利益关系可以对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做出界分。公民政策参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现实的反映,只有将公共政策体制和制度作为重要变量纳入分析视野,才能推动公民政策参与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公民参与对政策问题确认、政策议程建立、政策方案规划和政策合法化等环节有着重要的影响.明确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合法性、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增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能动性、完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有序性、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性,有利于扩大公民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制定公共政策是地方政府实现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合理分配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扩大公众参与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即将进行大部制改革.而同时由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严重缺失,导致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正当性、合法性不足.本文试图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问题以及大部制改革下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主要从制度建设层面着手对加强公众参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作为政策活动的逻辑起点,是公共问题向公共政策问题转化中对问题现状的察觉、界定和描述的过程.从本质上讲,这一过程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人为性.因此,为了确保公共政策问题的公共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接受性,公共政策问题构建应是由多元主体参与并通过对等的、公平的对话来达成共识.公众话语权是公民参与的重要载体,为了尊重和保障公众话语权的使用,需要在分清公共政策问题类型的基础上,确认话语权的真实性并形成其分享的常态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我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公民参与的途径和范围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扩展,但在环境、公民自身、参与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因此,必须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公民参与的路径。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以实现对国家的善治。  相似文献   

12.
公民的政策参与是现代的公共政策的基石。尤其是非营利组织兴起以来,这种参与由公民的个体参与转变为组织性的活动。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也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虽然它本身还有很多局限性。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应该积极主动的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主动吸取非营利组织参与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是民主国家治理社会的主要工具,公民参与则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公共政策公民参与面临"内输入"公共决策系统、"附属物"社会利益团体、"官本位"政治参与文化、"残缺化"制度保障机制、"喉舌论"大众传媒体系等问题,要改善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还需从还原利益团体的政治本色,构建以民为本的参与文化,增强大众传媒的公共话语权,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框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涉案网络舆论的研究视角,是从网络热点案件的公共属性展开的讨论。涉案网络舆论是网络技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网民议论有着监督执法和公共参与初级阶段的性质。沟通引导,是以互动的方式、以增加信息量的方法说服网民,并把网民从情绪化引向理性。  相似文献   

15.
公安机关与社会层面长期接触和直接摩擦,决定了其执法行为极容易引发网络舆论危机。在公安机关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中,沟通是最重要的工具。公安机关应当梳理当前危机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疏通沟通渠道,才能保障危机沟通的有效性。实践表明,有效的危机沟通需要公安机关注重做好五个环节的工作:树立尊重网民的平等沟通理念;增强网络危机的沟通技能;加强网民教育,促使网络舆论从不理性到理性的回归;培植网络危机沟通的中介力量以及推进网络危机沟通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处于较低水平、面临许多困境,因此,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渠道,规范公民有序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行为,最终形成政府与公民、媒体、非政府组织等等良性互动的合作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共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基石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及背景支持 ,对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进而实现其良好的施行效果具有实质性的作用和极其重要的功能 ,可谓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的基石。然而 ,履行公民参与也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与争议。对此 ,必须深入反思并研究对策 ,以进一步推动公民参与的发展 ,制定出有效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深化公共就业政策改革是推动我国公共就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在注意力配置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为主要研究材料,通过文本分析和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就业政策的变革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顶层设计上越来越重视公共就业问题;公共就业政策变革中经历了双轨制就业政策、市场化就业政策、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及就业优先战略政策阶段,不同阶段政策措施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经济发展形势、劳动力供给状况和党的执政理念是驱动公共就业政策变革的关键因素。未来中央政府应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公共就业政策创新空间,各级政府在政策改革中应充分考虑党的执政理念、注重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和人口质量红利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政策供给呈现出典型的功能双重性、价值多重性和技术非均衡性时代特征并呈现出体系化趋向。民生政治、制度创新、解构并重构固化的社会结构,是农村公共政策供给的价值导向、技术导向和目标导向,三者共同构成了农村公共政策供给的逻辑进路。体制性传递与“泛政策化”、选择性供给与失真性执行、政策供给与制度创新的弱耦合性,是当前农村公共政策供给面临的现实挑战。农村公共政策供给带来的政策泡沫和信任危机降低了农民的政治效能感,引发潜在的政治认同危机;涉农政策“打架”现象根源于农村公共政策供给机制失调,导致制度性成本增加;制度创新热衷于制造概念并引致制度空转现象背离农村公共政策供给的逻辑要求。推动农村公共政策供给侧改革,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政策社会监督体系,优化农村公共政策内部考核评估体系,是新时代优化农村公共政策供给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