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本论》作为马克思毕生最重要的科学巨著,它集中了马克思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最卓越的研究成果。《资本论》的问世,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完成,而且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范畴得到了最深刻的检验、精确的表述和科学的证明。正如列宁所说:“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马克思曾经运用它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客观规律.而今,我们正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这标志着新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端.因而,深入研究《资本论》的方法,对于我们创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无疑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资本论》作为一部政治经济学的宏篇巨著,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辉《资本论》首先是一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巨著,同时又是一部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花费了四十年心血从事《资本论》这部近三百万字的科学巨著的写作,直到1883年3月14日逝世;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之后,又花了十二年时间,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自己论证,现行《资本论》客观存在三大逻辑局限。正确认识《资本论》三大局限对当代经 济运行的影响,是建立新政治经济学体系和建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背景出发,研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特别是马克思《资本论》主要观点产生的过程及《资本论》的主要内容。文章认为马列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学三大组成部分,《资本论》阐述了其主要观点,在当代仍具有伟大的价值。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构想与马克思在1871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两大基本任务(劳动与和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21世纪资本论》是一本研究当代资本主义财富收入分配的重要经济学著作,有其自身的独特学术贡献,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巨大反响。但是《21世纪资本论》并非马克思《资本论》的续篇,也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它是西方经济学家为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财富收入分配问题,开启的一次新的理论自觉和具体尝试。不可否认,《21世纪资本论》对人们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意义,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特征与当代中国现实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问题,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在《资本论》德文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段话从文字到内容都是准确明晰、别无二义的,而且在以后的各种版本中,也从未做过修改。这段话被公认为是对《资本论》也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最权威的表述。然而,几十年来在我国所有的教科书中,几乎都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生产关系,而不知不觉地将“生产方式”抹去了。这不仅不利于对《资本论》的理解和研究,还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中一篇重要著作,是创立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开端。而异化劳动理论是《手稿》的核心理论,是当时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基础,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以往概念的成果。从异化概念出发,马克思在介绍异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然而,异化劳动理论只是马克思阶段性的理论成果,其本身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异化劳动理论必然向剩余价值理论转化。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处处闪耀着科学理论的光辉。《资本论》是一座思想丰碑,被尊为世界级经济学经典,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社会现实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资本论》是一座理论宝库,显示了马克思严谨的研究作风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资本论》是一座当代灯塔,引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引导剖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0.
《资本论》的产生和出版曾在西方世界引起资产阶级的巨大惶恐和不安,这是因为它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丝入理的分析和深度挖掘使得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进行残酷压榨和血腥剥削的真实面目袒露无遗。《资本论》第一卷用抽象的方法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在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即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积累过程特别是原始积累的考察中,暗含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体系的伦理批判。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以往混淆了"研究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理论体系、研究对象存在着一些错误的理解。马克思经济学根本的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抽象法并不是政治经济学所特有的研究方法,而是所有科学的一般方法和要求;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也不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而只是其叙述方法;《资本论》三卷或四卷并不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全部体系和内容,只是马克思完整计划的一部分,很多问题马克思还未及研究。我们不能仅仅将政治经济学理解为研究生产关系或生产方式的学问,而应该理解为一种"研究范式"。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应该大力扩展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范围,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致力于对马克思经济学原来未曾解释的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资本论》作为人类最伟大的著作,她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100多年,并继续对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与马克思《资本论》的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本文具体分析了马克思《资本论》的发展思想,从中看到了科学发展观与《资本论》发展思想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并从社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与契合性出发,进一步思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青年马克思开始政治经济学研究到他思想成熟时期的《资本论》,货币一直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将货币视为人的本质的异化的人本主义异化逻辑,到从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关系中分析货币的客观唯物主义逻辑,再到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研究货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视角,马克思的货币批判思想经历了一个螺旋型的上升过程。厘清马克思货币批判的理论逻辑,不仅对马克思思想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而且对我们当前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也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的序言中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经济运动规律”,所要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①。据此,在俄国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在第一章都开宗明义地写道:政治经济学是关于生产关系的科学,它研究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然而,政治经济学是对特定经济制度中经济现象与经济活动规律的揭示,它总是与一定经济制度中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相联系,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脱离现实背景的政治经济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在今天,马克…  相似文献   

15.
论《资本论》的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首先是一部伟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它以严密的逻辑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科学地阐述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资本论》在主要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矛盾的同时,合乎逻辑地推导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某些基本特征和经济规律。在今天,无论是研究现代资本主义,还是搞社会主义建设,都要以《资本论》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按照研究对象的特殊矛盾、存在形式、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运动内在联系的客观逻辑,科学地选择逻辑起点范畴、中心范畴、范畴体系结构和秩序,创造了组织构成系统化、结构关联功能化、功能耦合机制化的《资本论》科学体系,全面展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运动的客观机理,系统模拟和整理发展运动的规则和秩序,揭示其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历史趋势。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逻辑构造方法上的革命和创造。通过这种革命和创造,《资本论》成为政治经济学、唯物辩证法、系统逻辑构造方法“三位一体”的科学经典,马克思成为科学研究和使用系统方法论的历史先驱和现代系统论的科学奠基人。《资本论》逻辑构造的科学方法和高超艺术所形成的科学范式和标准系统,揭示出科学理论系统化逻辑构造的一般规律性。应用这种科学方法的主要规则,一是研究对象的主体存在形式和发展运动结构,决定理论范畴系统的逻辑结构;二是将构成要素建立在成熟和典型性形态的逻辑考察基础上,使各个范畴的内在规定和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理想的平均形式中表现出来;三是特殊矛盾及其各种发展形式的内在联系,决定各个范畴之间发展转化的逻辑结构和秩序。  相似文献   

17.
对商品定义的思考──《资本论》学习札记邓志雄商品是什么?“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中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通常都是这样给商品下定义的。也有的书上表述成“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二者的意思是相同的。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介绍马克思的经济...  相似文献   

18.
从抽象到具体是形成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即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法。本文剖析黑格尔、形而上学对具体、抽象的错误观点,阐明马克思对"从抽象到具体"科学方法的革命性创新和应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科学选择逻辑起点、逻辑顺序,建立了系统的逻辑范畴体系。《资本论》中的逻辑方法对科学理论的建构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资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资本论》的内核是论资本,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之一剩余价值学说同样来自于对资本的分析。然而,马克思对资本的认识不是恒定不变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经营方式和企业制度的变化,马克思对资本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资本主义私人资本,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对资本的认识历程最能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20.
《资本论》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史上的意义不仅体现为已经成熟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在经济逻辑体系中的运用,而且还应该把它理解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发展中的一个新的阶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用能动的实践概念界定了具体的社会生活过程的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这种具体的生活过程的本质作出了阐释,《1857 1858年经济学手稿》从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辩证统一的角度对上述社会生活过程的本质内涵进行了深层的解剖,而《资本论》,尤其是其中的第三卷则完成了在具体的生活过程的层面把其本质凸显出来的理论使命,可以说,《资本论》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